浅谈初中地理习题在教学中的运用
2020-09-22蒋晓婉
摘 要:阐述了习题教学在地理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了应用的几个策略,并结合地理习题分析了习题教学的具体运用,以探讨习题教学如何更好地促进初中地理教学。
关键词:初中地理;习题教学;应用策略
地理学科作为初中教育阶段基础课程之一,主要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地理环境,掌握地理技能,并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地理课程具有社会学科与自然学科两大性质。为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理解、掌握和运用地理知识,需要一定量的习题做辅助,而且习题教学也是初中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充分发挥习题在教学中的作用与价值。可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初中地理习题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关于教学理念问题,不少初中地理师认为习题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以及检测自身教学效果,把它作为加强课堂管理与节省工作量的主要方式,这种教学理念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其次,对新课标中三维教育目标认识不到位,在初中地理习题教学中,部分教师对一些知识点挖掘得太深,学生难以接受;有的则只注重讲解教材内容,忽视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过程以及能力的培养,导致难以充分发挥习题教学的作用与价值,教学效果一般。再次,学生的学习方式與教师的教学方法实效性有待提升,部分初中地理教师在习题教学中比较过度依赖使用多媒体技术,忽视传统地理教学模式的运用,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有形无实,有的习题7讨论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但是教师缺乏一定的指引,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针对以上情况,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初中地理习题教学的具体运用策略
一、 巧用习题加强地理基础知识的识记
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涉及大量的地理基础知识,比如地球运动、板块运动、世界气候分布以及天气符号、天气预报和地势地形等。这些基本的地理知识是学生学习地理课程的前提与基础,如果仅靠纯粹的死记硬背,学生不仅感觉记忆困难,学习枯燥乏味、机械沉闷,而且还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实际应用也不够灵活。不过通过习题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地理基础知识的学习与理解。教师在习题教学过程中,不能单独讲解一道习题,应针对同类内容,尽量延伸、拓展和整合,使习题具有总结和归纳的作用。例如,在进行《我国南方地区》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综合性习题:学生每人准备一幅中国南方地区图,要求他们标注出我国南方的东部和西部主要地形差异、寻找主要山脉、河流以及气候特点等,将多个基础知识有机整合在一起,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再比如,在讲授中国领土四端位置和名称时,大部分学生在填图练习中不容易记得住,老师就把这样的习题尝试着编成顺口溜或者口诀,即北上头顶黑龙江,南下脚踩曾母暗沙岛,东边嘴喝两江汇合水,西边帕米尔上摇摇尾。有了这样习题式的口诀来助力,学生就会轻松记住不用犯难了。
二、 创新活用习题加强自然规律知识的认识
在初中地理教材中,涉及众多的自然规律知识,教师要想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自然规律知识,可以合理适度地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透析抽象的地理知识,为他们提供一些较为直观形象的感性学习材料,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学习,并自己感悟自然规律形成的原因以及影响因素。教师开展习题教学活动,教学目的并不是简单的让学生按照教材内容进行解答,对于新课改中提出的合作探究教学理念,教师应全面贯彻与落实,通过创新地活用习题教学组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运用实践操作展示某个自然规律的形成过程,摆脱仅靠想象与教材内容单一解决习题的传统模式。
三、 有梯度地明确地理习题方向与层次
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基础水平和学习潜力差异性较为明显,所以教师在习题教学中,应注重习题的考查方向与训练层次,尽量覆盖整体学生,让他们都能得以学习,并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感与满足感。教师在设计习题时,应从具体的教学内容出发,由于不少地理知识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教师可以将其进行综合整理,并为不同的学生设计出难易程度不一的习题,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够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与知识水平。例如,在进行《俄罗斯》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难易程度不同的习题:基础类,掌握俄罗斯地理区域划分、洲际分界;普通类,掌握该国主要山脉和河流,以及主要地形区和气候特点等;延伸类,掌握主要矿产资源、工业分布与相关产业的关系,以及发达交通和主要城市的分布等。
四、 开展课外活动让地理习题贴近学生生活
在初中教育阶段,地理学科作为一门以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为研究对象的课程,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关系十分密切,而且还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教师在设计习题教学活动时,应充分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引导他们走进自然,观察和研究地理现象,运用所学习与掌握的地理知识发现、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实践性不仅是初中地理习题教学的主要特点,也是地理课程的客观呈现。所以,教师布置的地理习题作业,可以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提升他们的认知能力,并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比如在教学《土地资源利用类型》这一课时,在习题设计中老师问学生能否说说自己家乡土地利用类型构成的主要特点。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我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参观本区茶博馆,让学生了解本区目前茶地规划和其他土地利用类型情况,还通过查问和收集资料,运用地理课中学习到的相关知识,在老师指导下绘制家乡土地利用类型构成的饼状图,结合图表分析学生便可以了解掌握自己家乡在土地利用类型构成的主要特点。用这样的方式把习题运用在实践中,学以致用,既可以使学生对自己家乡的土地利用和保护有认知,还可以达到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开阔视野,从而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总之,在初中地理习题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习题教学的重要性与价值意义,通过习题帮助学生深化理解地理基础知识,掌握自然规律,提升学生的地理知识实际运用能力,并注重习题的方向性与层次性,提升整体学生的地理知识水平和素养。
作者简介:
蒋晓婉,四川省雅安市,四川省雅安市名山中学蒙山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