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心“创生”练习 发展数学能力

2020-09-22郭君

读天下 2020年24期
关键词:层次开放应用

摘 要:课堂练习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要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灵活掌握某种知识或技能,教师就要在课堂教学中,精心“创生”练习,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从而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

关键词:层次;应用;开放

课堂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对所学习内容的再接触或再反馈,也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还是师生交流信息的一个重要窗口,更是学生巩固掌握所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要想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灵活的掌握某种知识或技能,教师就要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练习,“创生”练习,使练习生动化,层次化,应用化,开放化。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数学的应用意识,开阔思维的灵活性和求异性,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

一、 “创生”适合不同学生数学能力的层次练习,使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课程标准中就指出“要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每一个学生都会有各自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数学课程要面对每一个有差异的个体,适应每一个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所以如果再用整齐划一的练习题去要求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要么使学生“吃不饱”,要么使学生“吃不了”,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教师就要结合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差异,在课程中“创生”练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数学上都有不同的发展。

于是,我在设计课堂练习时就注意讲究梯度,依据儿童的认识规律,由浅入深,逐步提高,将课堂练习分为三个层次,并设计成肯德基套餐的形式:

一類是A餐,即基础练习,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注意班级中的后进生和学困生,内容以本节课应掌握的基础题为主。

二类是B餐,即提升练习,是面向班级中的中等以上的学生,题目设计要有一定的难度,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类是C餐,即思维训练题,面向班级中学有余力的优秀生,内容在二类题的基础上要有一定的发展,培养发散思维的能力,鼓励超前学习。

要求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完成A餐题,在此基础上,试一试B餐和C餐题,中等生除了完成B餐题以外,还可要求他们努力完成C餐题。这样一来,各层次的学生完成练习的积极性都很高,许多学生在完成规定层次的练习后,还能带着胜利的喜悦高兴地做高一层次的练习。

二、 “创生”与游戏相结合的练习,以焕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新知,发展能力

练习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低年级学生对于大量枯燥的口算、笔算不感兴趣,甚至产生厌倦心理,学习处于被动状态。如果把练习内容寓于游戏之中,就能帮助他们从厌倦的情绪中解放出来,唤起他们主动参与练习的激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这是因为游戏符合儿童爱玩好动的天性,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为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创设最佳环境,能吸引全班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使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例如在一年级《拼图案》的教学中,最后我就设计了一个拼图案的游戏。教师讲解游戏规则,让学生记住每个圆都表示1,每个长方形或正方形都表示2,每个三角形都表示3。随后老师示范,利用这些图形拼成了一个图案(人,如下图),并把这个图案表示多少,列式算出结果1+3+2=6。接着让学生自己利用学具模仿拼图并计算。最后在小组展开拼图竞赛,在紧张而又愉悦的气氛中,同学们拼出了一副副美丽的图案,并算出了结果。

其实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还能创造和设计出很多新颖有趣的游戏与竞赛活动,如在教学《分数的认识》这一抽象的概念课后,我把原本枯燥的练习设计成职业游戏练习的形式,

这样的游戏练习大大“创生”了练习的形式,学生兴趣浓、情绪高、思维活、反应快,在“玩”“乐”中获取知识,增长智慧,大大提高了巩固练习的效果。

三、 “创生”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练习,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数学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这就要求教师要“创生”一些机械练习,使练习中的内容与日常生活接轨,给学生创设运用数学知识的机会,让学生在练习中,更加深刻地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例如,在学生学习解决问题后,我就设计了让学生举例自己在生活中碰到过哪些问题,试着编出来。学生积极开动脑筋,编了很多问题,如“妈妈给我买了8个梨,爸爸又买了3个梨,我一共有几个梨?”“我有10支笔,丢了3支,还剩多少支?”“小红有3支铅笔,我比小红多6支,猜猜我有多少支?”等等,这样学生通过从买东西,家里发生的事情,自己的生活中“找”数学,培养了学生从数学角度去观察生活的意识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就应该积极“创生”与生活相联系的练习,比如在学习了“第几”之后,可以设计一个学生排队的练习,让学生排完对后说说从前往后数,你排在第几个,从后往前数,你是第几个?这一排一共有几个?你是怎样计算出来的?为什么?还有在教学完“钟表的认识”之后,让学生动手拨一个自己喜欢的时间,并说说你在这个时刻在干什么,还可以请学生给自己设计一个作息时间表,( )时起床,( )放学,( )吃饭,( )活动,( )睡觉等等,给自己安排一个有意义的一天。在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后,我设计的课堂的最后一个练习就是让学生用今天所学的长方形、正方形的知识和以前所学的图形,为我们班设计一个班徽,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设计出来了很多美丽大方又具有意义的班徽,还给这些班徽起了名字,有“腾飞”“自由”“奋进”等等。这些练习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机会,还帮助学生了解了数学的价值,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情况,精心“创生”各种各样的练习,使练习题的教学变得民主开放,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让学生主动发现数学问题,探求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更主要的是培养了学生优良的数学思维素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

作者简介:

郭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哈密市第十五小学。

猜你喜欢

层次开放应用
数学作业多元评价促学生发展
浅谈日本职业技术教育体系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苹果软件更“开放”更“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