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多媒体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融合探究

2020-09-22戴丽娥

读天下 2020年24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多媒体技术新课改

摘 要:多媒体技术有助于突出教材中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联性,能够使教师进一步结合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应用经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新课改;多媒体技术;初中数学教学

一、 引言

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全面体现教材的结构性,突出教师应有的洞察力和思维高度,将教材编撰者的“良苦用心”展现给学生们,避免以往按价值大小而选择性地牺牲教材内容,在教学过程冲充分将细节性的教学价值抽丝剥茧并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

二、 利用多媒体技术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

(一)利用多媒体充分展示教学重点、难点

对教师来说,首先要做到“吃透教材”,深刻分析教材的编写意图,一步步剖析教材编写的内在逻辑,挖掘出一节高效课堂中教材编纂者隐藏在其中的重点难点。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可扩展性围绕学生兴趣点,利用图画题、情境题等演示方法,帮助学生深度理解教材用意,试着让学生用文字叙述可视化内容,引导学生读题审题,抓住隐藏在其中的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尽快融入教学情境,充分利用教学时间,培养学生抽取主干性信息的能力。

(二)利用多媒体展示知识网络图

教材目录实际已经揭示了本学期数学教学的知识框架,但是学生非常容易忽视这一点。多媒体技术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演示教学效果,教师适宜树立整体观念,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本章节部分在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体现教材的逻辑性。可按照板块概念对知识点进行划分,形成相应的逻辑网络知识图,学生便可以清晰感受到所学内容属于哪个版块归集,和哪些知识有密切关系,这样就能对数学知识形成整体认识,提高学习效果。

华东版初二级教材目录隐含内线逻辑,学生一般不会养成先看章,再看节,各个小节统一看的习惯,因此多媒体的可视化、重复性高的特点教师可以多加利用。例如在第十四章“勾股定理”一章中涉及直角三角形,这一章节中涉及“三角形边、角定义”“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点,属于故知,因此用多媒体展示进行导学,唤醒记忆有助于扩展最近发展区,在新知的讲授中,要培养学生敏锐发现“三角形定义中的易错点”,例如在勾股定理中“如果直角三角形兩直角边为a和b,斜边为c,那么a2+b2=c2”,前提条件是直角三角形,然后c边是斜边,这两点可以通过对比研究强化教学效果。

三、 利用多媒体适当调整教学内容

(一)把握教学内容的疏密关系

多媒体可扩展教材的例题演示,突出教材的人文价值,提高每节课教学内容的丰满度,从而高效地利用教学时间。例如教材中的“思考”“探究”都是编纂者们考虑到某些概念课内容简单、余留时间较多。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将这些思考内容充分利用起来,鼓励学生们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提供操作、交流的机会和教学空间。

(二)展示数学知识点的来源与形成过程

利用多媒体采用“设置问题—建立模型—得出结论”的演示模式,对新的知识设立相应的情景,以相互关联的问题串形式展开,让学生真正地学会应用数学。例如,在第12章“整式的乘除”中,以一道例题进行演示:“为扩大绿地面积,要把街道花园的一块长为p米,宽b米的长方形绿地向两边加宽a米和c米,你能用几种方法表示扩大后的绿地面积?”这一问题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说非常简单,后续问题适宜适当增加难度:“不同的表示方法之间有什么联系,如何从数学角度认识不同的表示方法之间的关系?”这样让学生由易到难的思考,最终就会形成对整式乘法的认识。

(三)利用多媒体挖掘教材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数学知识的根源来源于人类对自然、社会的观察和认识,在实际生活中广泛存在原型,因此利用多媒体将教材内容与外界沟通横向打通联系,有助于运用教材知识解释生活原型,可以丰富初中学生们对自然、对生活的认知程度,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性,提高学生们数学知识的移情能力。

四、 利用多媒体教学合理转换学生的学习方式

(一)培养学生思维的缜密性

多媒体教学下有助于了全面分析展示问题,在讲解中排除更多的错误思维路线,这也有助于培养学生一种缜密的思考习惯,在学习数学中避免“以偏概全”的思维。利用多媒体技术,可在固定的教学时间内,将一个数学习题分几种情况进行解答,又可以从多个侧面进行分析。也可以在具体解题过程中将解题的程序清晰展示出来,学生对法则、公式等的程序思路更加清晰,有助于减少错误,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逻辑思维方式得出结论,快速掌握相似领域中的一般性逻辑思维技巧。

(二)培养学生的洞察力

洞察力在数学活动中不可缺少,实验、观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也是教学目标中的一个情感与思维的隐性部分。多媒体技术可以通过实现方法的多样性,促进学生的观察实验活动,可以扩大对多元化结论。可以利用初中学生较强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们的观察目的和观察计划。有的学生由于观察目的不明确,计划不具体,还沉浸在对旧知识的理解中,教师应及时诱导学生注意观察目的,促进知识的获得,在过程中能够提高观察能力。

(三)训练学生的推理能力

《新课标》强调推理能力的培养:“能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获得猜想,并进一步寻求证据,给出证明或举出反例,能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推理就要有思维导图,有一个或几个已有条件做出新判断的思维基础,而收集、归纳、演绎的展示能力较强。可以将推理思想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展示出来,学生掌握起来就不觉得难了,起到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效果。

五、 结语

华东版初中数学教材基本贯彻了“新课标”,结合多媒体技术的扩展能力,为教师在拓宽教材教学价值方面提供了便利性。教师的生活经验丰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强于学生,应利用多媒体技术以此为突破口。

参考文献:

[1]林奋进.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新课程:中学,2014(3).

[2]刘芳.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6(11).

作者简介:

戴丽娥,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惠安第四中学。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教学多媒体技术新课改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与多媒体的有效结合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多媒体技术在高职计算机教学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探究初中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方法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运用多媒体技术 服务生物课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