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什么人配称“祖”“宗”

2020-09-22

新传奇 2020年32期
关键词:太庙太祖祖宗

“祖有功,宗有德”。由于“庙号”(“祖宗”)的容量有限,不是每一个皇帝死后都能享此“殊荣”,只有生前建有丰功伟绩的君主,其神主牌位才能够进入太庙立室奉祀。比如汉景帝奠定文景之治,却因后人认为其引发吴楚七国之乱,不配拥有庙号。

中国人历来有“祖有功,宗有德”之信念,将祖宗放到了至高的位置,敬莫大焉。而对祖先的崇拜,早已成为中国人心中难以割舍的家国情怀。

“祖宗”的起源

《史记》中记载,汉代开国君主刘邦有两个正式称呼:一是“汉太祖”;二是“高皇帝”。王力在《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一书中解释:“封建皇帝在谥号前面还有庙号……举例来说,汉高祖的全号是太祖高皇帝。”

“庙号”一词,感觉距离现代人的生活很远。但若换一个说法,大概就人人熟悉了。这就是“祖宗”。毛泽东在《沁园春·雪》里提到的“唐(太)宗”“宋(太)祖”就分别是李世民和赵匡胤两位帝王的“庙号”。

那么,什么是“庙号”?中国古代的帝王死后,必须在专门的祭祀之庙或在太庙里立室奉祀,在奉祀时不能直接称名,而必须特别追上一个称号,这就是庙号。由于“庙号”是皇帝死后由礼官和大臣根据其在皇族中的世系和功绩议定的,一般在皇帝生前是不可能出现的(当然也有个别例外)。所以有些电视剧里的皇帝自称“某某祖”“某某宗”,着实也是滑稽。

“庙号”的起源,至今还是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庙号是从汉代才开始使用的(据此刘邦是第一位拥有“庙号”的皇帝)。但是也有人考证,殷商时期的帝王最早使用了庙号,如商王太甲称“太宗”,太戊称“中宗”,武丁则称“高宗”。只不过后来的周、秦两代不再使用,而是到了汉代才算是恢复了“庙号”的使用。

但有一点是明确的,无论是“初建”还是“恢复”,汉代初期的庙号制度还不是很规范。比如,汉景帝虽然为刘邦和刘恒(文帝)定了庙号,但他和自己的儿子刘彻(武帝)死后就没有定庙号,直到汉昭帝之后的汉宣帝时才为武帝定下了庙号“世宗”。所以生活在汉武帝时期的司马迁就常常将庙号和谥号混用,在《高祖本纪》中对刘邦的称呼时而“高祖”,时而“高帝”,没有统一,反而“高祖”这一提法对后世的影响更大。

到底什么人配称“祖”“宗”

相比“庙号”起始年代的糊涂账,“庙号”所用的“祖”“宗”二字的出处倒是清楚许多。儒家经典《礼记》明确写着:“祖有功,宗有德。”然而,什么叫“功”,何者又谓“德”,这两个字究竟该怎样理解?每个人的看法也不相同。

东汉末期的学者应劭提出:“始取天下者曰祖,始治天下者曰宗。”“取天下”与“治天下”当然是“功”与“德”,但加上一个“始”字之后,似乎一朝一代最多也只能容下“一祖一宗”了,即便在当时,这也不符合汉代的实际情况(刘邦庙号“太祖”,刘秀庙号“世祖”,两汉的“宗”更多)。

所以,后世唐代的颜师古(著名的训诂学家,《颜氏家训》作者颜之推的孙子,颜真卿是其“五世从孙”)就直截了当地说,应劭的说法是错的。他认为“宗”不是“始治天下”而是“有德可尊”的意思。这样一来,一个朝代,就不必只限一“宗”了。

以颜师古在学术界的崇高地位,其言必影响深远。清代“桐城派”的创始人方苞就附和他的看法,认为“宗无定数”。当然也有人不向“学术权威”低头,北宋史学家刘攽就来了一句“颜说非也”。按他的理解,只有“始受命”也就是开国皇帝才称为“太祖”,至于其余皇帝,“有功亦称祖”。

另一方面,无论“祖宗”究竟应该如何理解,“庙号”总归与皇家的宗庙有关。在古代,太庙中受祭祀的帝王祖先在数量上是有限制的。周制有“天子七庙”,即太庙中同时受后世祭祀的祖先只能有7个。这7个祖先是最早的开国远祖和最近的六代祖先,合称七庙。贾谊在《过秦论》所写的“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一句中,“七庙隳”(七庙被毁)的意思就是祖宗太庙被毁,朝代也就灭亡了。正是由于庙的容量有限,不是每一个皇帝死后都能享此“殊荣”,只有生前建有丰功伟绩的君主,其神主牌位才能够进入太庙立室奉祀。比如汉景帝奠定文景之治,但他没有庙号,因为汉人认为他冤杀晁错、引发吴楚七国之乱,统治有瑕疵,不配拥有庙号。

西汉十二帝只有4位皇帝有庙号,东汉十三帝也只有7位皇帝有廟号,其原因盖出于此。

谁是你的祖宗

因孝道的传承,即使封建帝国坍塌,祖宗崇拜历久而不衰。“认祖归宗”是个体在社群种族之上对其身份确认和分类的一个过程,而中国人的认祖归宗情结则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情感态度。

在人们的心中,包括自己生命以及所有的一切均来自祖先,而且每个人都是祖先系统中的一环,死去的人是现在人的祖先,现在的人是将来人的祖先,家族中的宗祠和祖先代表着个人与天命的关联,这种力量不仅超越了生命,甚至超越了天地万物。而认祖归宗,就是要纪念祖先的功绩,借用祖先崇拜来加强共同的血缘关系,巩固以血缘为基础的内部团结,以及明确人们之间的辈分关系。同时,人都是有根的,是一代代传下来的,先祖忠于国家的品格、勇于牺牲的精神、开拓一方、安定一方,造福社会,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需要我们一代代传承下去。

那么,怎样找到你的祖宗?一般来说,从姓氏中,我们可以一窥祖宗的身份密码。比如,如果你的姓是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那么你的祖宗在西周时一定当过这个职务的官;如果你姓史,你的祖宗一定当过史官;如果你姓王、侯、公、皇、伯、公孙等,你的祖宗一定是古代某个时期的王公贵族;如果你的姓与工种有关,那么你的祖宗曾有一技之长,相当于现在的技术工人或高级人才。比如制过瓦的就姓甄,做过陶的就姓陶,杀过牛的就姓屠,从事巫术的就姓巫,占过卜的就姓卜;如果你是姓程、扈、崇、杜、房、雷、习、阮、戈、廖、彭,你的老祖宗有可能被封过侯,这些姓在过去都是大大小小诸侯国的国名。

(《国家人文历史》等)

猜你喜欢

太庙太祖祖宗
太庙历史文化展设计图、非洲木雕展设计图
八月十五月儿明
太庙礼乐文化的传承价值
婆婆纳
《钢琴课》中威尔逊的民族追寻
穿越时空探访“祖宗”
曹植聪慧
奶奶的宝贝鸡
气坏皇帝的宰相
我的同桌——“猫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