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镖局”:中国导弹押运兵的故事
2020-09-22
战士们“一趟押运感受四季,一次任务历经春秋,一身伤病常伴左右”,“导弹列车”里的生活神秘而艰苦。但导弹腾飞的那一刻,他们最骄傲。“看着我们押运的导弹上天,就像看到自己的孩子考试得了100分”。
导弹押运兵的名头听上去让人羡慕,“名山大川,尽收眼底”。可很多人不知道,他们“一趟押运感受四季,一次任务历经春秋,一身伤病常伴左右”,“导弹列车”里的生活神秘而艰苦。
“出任务”
中国14万多公里铁路线连接各地,支撑起经济社会飞速发展。这其中有5公里铁路线,延伸到白山黑水间的一个山沟。1978年8月,火箭军某团铁路运输连(以下简称铁运连)在那里成立,担起押运“国宝”重任。42年里,铁运连执行过1600余次铁路押运任务,累计行程700余万公里。连队官兵用一句顺口溜总结自己的任务:“火车皮,硬干粮,守国宝,护四方。”四级军士长马海峰喜欢称呼连队“东风镖局”。
铁运连三分之二的战士常年穿行在中国万里铁路线上,“连里最多同时执行18项任务”。战士们把押运导弹叫“出任务”,但任务不是谁都能出,连队有一个清华大学高才生叫李春龙。连长韩冬对他的评价是“非常优秀”。即便如此,当兵近两年,他也只在前不久才第一次执行押运任务。即便是经验丰富的老兵,想“出任务”也要经过激烈比拼。理论笔试、技能竞赛、班排推荐、群众选举、任务前考评、党支部研究。这套流程战士们很重视,“大家比起来了,进步就快”。
但竞争也有例外。有一年国庆节前,连队突然接到命令,押运某新型装备。懂此专业的指挥员都在外执行任务,唯有四级军士长王全耀有空。妻子临产,他刚登上休假的火车。领导们左右为难,最后迫于无奈还是打通了王全耀的手机。
“保证完成任务!”连队指导员李佩强模仿着当时的场景,“王全耀嗓门大,估计整个车厢人都能听到”。打通妻子的电话,王全耀却支支吾吾。“有任务就放心去吧,怀孕这几个月没你照顾不也过来了吗……”妻子明理,王全耀忍不住泪流满面,未到家就中途折返。孩子出生那天,王全耀也在“出任务”,等结束任务归来,儿子已9个月大。
每次“出任务”,连队都会组织出征仪式,官兵们一起高呼口号,其中有一句是“列车就是战车,铁道就是战场,坚守战位,寸步不让”。“刚开始只是例行程序,执行任务多了,就成了任务的一部分。”王全耀说,“最开始感觉有点儿‘傻,后来发现,这叫壮怀激烈!”
鏗锵行
铁路公司把军列分为两种——零担和专列。专列上全部车厢为军用;零担是单独一节或几节军用自备车,大多随民用货物列车编组。专列和零担都编有自备生活车,生活有保障,“但有时零担也会‘耍单(不挂自备生活车)”。四级军士长马海峰表示,无论是专列还是零担,押运导弹装备的车厢必须全时有人值守。战士们一路吃住都在导弹旁,一方面监测导弹状态,另一方面定时检查加固情况。
这样的车厢,生活设施非常简陋,只有两张床焊在列车内两侧壁上,没有风扇或空调,没水没电,甚至没有厕所。在这样的车厢里生活,夏天算“轻松”,“即便40多摄氏度,火车跑起来就有风,挺挺就过去了”。冬季是最难熬的,最低零下30摄氏度,“晚上用睡袋再加两床被子还会被冻醒”。
喝不上热水、吃不上热饭是常有的事。冬天的晚上,战士们会把冻上的矿泉水瓶放进被窝,用身体把冰融化。“有时忘了‘捂被窝,有时嫌冷,第二天干脆啃‘冰棍儿。”
上士武博文当兵11年,是连队单次执行任务时间最长的战士,纪录是15个月零3天。武博文19岁来到铁运连服役,26岁那年查出严重胃病。医生说“年轻人得这病的不多”。
“‘老点儿的战士都有胃病。”武博文追本溯源说,“有一次断水,口渴了60多个小时;有一次断粮,下车连吃5碗米饭;也还可能是冬天‘冰棍儿吃多了……”
战士黄艳生当兵12年,最长一次押运任务12个月。“现在这种情况不会有了。”去年开始,上级要求每4个月组织一次人员轮换。“不耽误休假,更人性化。”另外,随着导弹换型,连队陆续接收了一些新型自备生活车,“生活条件改善很多”。
获得感
除了战时或特殊任务,军用列车运行等级低。《铁路技术管理规程》中规定,军用列车运行等级位于七等,货物列车八等。但马海峰说:“挂在货物列车上的零担车常改变编组,等的时间长,相当于等级更低了。”
“等十天半个月是常有的事,不能急,得耐住寂寞。”1992年出生的武博文显示出超越年龄的老成,“每次任务都要有充分心理准备,适应与艰苦相守、与寂寞为伴”。
经过漫长枯燥的长途押运,战士们最骄傲的是导弹腾飞的那一刻。“看着我们押运的导弹上天,就像看到自己的孩子考试得了100分。”每当这时,大家都会以会餐的形式庆祝,“文采好的还会写写心得体会”。四级军士长曾强生激动地说:“那场景一辈子也忘不了。”
近年来,如果列车停靠时间长,会允许战士轮流走下列车,到附近的烈士陵园、战斗遗址拜谒参观。曾强生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在一个战斗遗址重温入伍誓词,他跟另一个战士站得笔直,大声“吼”军人誓词,很多老百姓围观。“我们宣誓完了,老百姓都鼓掌。那会儿就觉得再苦也值!”
(《中国青年报》 202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