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2020-09-22杨娟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铁牛小羊创造性

杨娟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听说读写的要求都含有大量的思维能力与创造力培养的因素,学生如果在学习过程中具备了创造性的思维品质,就会以创造性思维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十分具有实践意义的,也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需要。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呢?

1.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是培养学生思维创造性的必要条件

学校教学要为学生的持续学习、终身学习打好基础,小学语文教学提供给学生的不应该只是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受到教学思想和方法的启迪,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例如,在教学语文第三册《狼和小羊》一课时,针对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结合该课文的童话故事特点,我采用了情景激趣的导趣方法,大胆地将课文编成童话剧贯穿教学的始终。首先,以观看童话剧拉开教学的帷幕,将学生引入“狼和小羊”的故事情景之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调动学生学习课文的主动性。然后,当要演到“狼三次故意找茬要吃小羊”这一高潮时,童话剧暂停,师问:想象一下,狼和小羊都来到小溪边喝水,将会有什么故事发生?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猜想后,教师趁机鼓励学生从课文中寻找故事的下文,并从文中找出狼要吃小羊的证据。通过朗读、讨论、交流体会狼的狡猾和小羊的机敏,让学生在情景中进行自我探究,完成课文重难点的教学。最后,童话剧继续,直到故事的尾声再次暂停,让学生拓展思维,大胆想象故事的结局将会如何发展,给学生留下创造和想象的空间。

2.平等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气氛是培养学生思维创造性的推动力

教学过程是师生信息传递、交流的双向过程,也是情感交流的双向过程。

发扬课堂民主,让学生能够大胆质疑。“思生于疑”,疑问往往是一系列积极思维的开始,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提出问题是坚持独立思考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能够突破原有水平,大胆地提出新的问题、新的见解,揭示新的现象,解决新的问题,这个思维过程就是探索性的、创造性的。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先提供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深钻细研,揣摩品味。然后集体讨论,自由发言,教师适时引导点拨,鼓励学生敢于对未知的事物进行探索,最终有所发现。这个过程就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过程。

例如,在教学第七册《捞铁牛》一课时,在确定了本课的学习目标之后,先让学生进行个体探究,带着“怀丙是怎样捞铁牛的?‘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送回来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在船上装沙子,有什么用”等有价值的问题阅读文本,做到“以疑促读”。然后,小组合作进行探究,交流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和思考。例如,有的学生说:“我通过读书知道了懷丙是怎样捞铁牛的,可我又从怀丙捞铁牛的过程中提出了新的问题,怀丙为什么要先摸清铁牛的位置?为什么要准备两只很大的木船?”本组其他学生可以针对这位同学的问题进行交流学习,做到“以读促思”。最后,全班进行探究交流,做到“以思促解”。在这个环节中,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解决问题。首先要指导学生分解学习目标,把一个大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来解决,如针对“怀丙和尚是怎样捞铁牛的”这个大问题,可以将其分解成“捞铁牛分哪几步”“准备工作做了什么”“怎样捞的”“结果怎么样”等几个小问题去解决。其次,要指导学生围绕目标边读、边思、边疑、解疑,学会理解语言、品味语言。学生自主解疑的过程,就是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

激发学习兴趣,提供广阔思维空间。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情感渗透的主要途径。

例如,在教学《黄山奇石》一课时,让学生以小游客的身份游览黄山,感受黄山石的神奇。学生在课的开始欣赏黄山风景影音录像,情感得到激发,仿佛自己真的身处黄山奇石的面前,由此产生了探索黄山奇石怎么奇、奇在哪儿的求知欲。这一情景的创设,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唤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他们处于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矛盾之中,为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3.安排适宜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培养绝非一蹴而就,其概念本身的内涵就是相当丰富的,包含多个角度、多个层面。语文教学中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还必须与听说读写的训练结合起来,把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

编辑 _ 于萍

猜你喜欢

铁牛小羊创造性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毛茸茸的小羊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狼和小羊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铁牛”缘何落水沟 疲劳驾驶超速行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
操作失控,铁牛“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