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管理要有学术思维

2020-09-22何石明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理性学术德育

何石明

学校日常的管理工作错综复杂、千头万绪,如果管理者没有头绪,不爱做研究,只能发现事情越来越多,工作越来越枯燥,疲于奔命。

评析:面对纷繁复杂的管理工作,我们应静心梳理,系统考虑教育和学校的发展,综合分析研究。这就是学术思维,即为了认识事物的内在本質和规律而进行的思维方式。

学术思维有助于系统解决共性化的问题。遇到学校管理过程中的难题,不要急于赶快解决完事,而是要运用学术思维,先做研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与过程,搞清问题的本质,厘清相关概念,参阅相关理念和经典著作,进行纵横对比,再提出解决方案。这样处理问题就比较理性、科学、全面、可持续,而且适用于类似的问题,如果能够动笔成文,则善莫大焉。以“学术思维”面对工作,工作就不再是眼前单个孤立的任务,而是一个组织中的某个环节,我们的任务也不再是被动地完成上级指示,而是主动去优化系统中的环境,以研究的心态看待个别变化,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吸取不同意见,籍以从中发现自己未发现的问题。工作中有了这样的学术思维与科研精神,就能够看得更长远、更宏观,就有了坚强的意志和信念,也就有了敢于面对失败、大胆创新的精神。

学术思维让管理者知其所以然。学校管理中,紧急的事情很多,我们不能陷入不断解决眼前问题的困境中,要学会寻找事情的本质,进行深入、全面、持续的思考,关注问题内部联系和一般规律。这样处理问题才会更理性,不会出现“拍脑袋工程”,工作效果才会更好。例如,学校实施一体化德育,管理干部就要提前理性地分析德育一体化的实质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要一体化,依据何在,怎样做更科学等问题,这样才能更有针对性地、科学地定位德育目标,创新德育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使德育工作层层深入、有机衔接。

学术思维让工作得以创新。杜威认为,人类应该从事实中探索真实的知识,训练自己利用环境的本事,培养创造力,去做真理的主人。学校工作中得到的经验千差万别,但真正的学校管理水平是通过理性的研究与实践结合而产生的,而学术思维作为一种清晰严密的批判性思维逻辑,可以通过洞察、分析和评估的过程,融合理论与实践,使学校管理工作得以创新。以学术研究精神去完成任务,并不否认做学术与完成暂时的任务之间有很多不同,但学术思维让我们的工作一样可以“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做工作本身是一件探索未知领域、揭开事物神秘面纱的过程,当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一定是碰触到了事物的本质,管理工作也会因此更为纯粹且令人喜悦。

编辑 _ 李刚刚

猜你喜欢

理性学术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本转职”是高等教育的理性回归
理性的回归
学术
对一夫一妻制度的理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