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敬业”训练成习惯

2020-09-22王向明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敬业理论课人格

王向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有一个关键词“敬业”,这是对公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基本要求。然而,“敬业”不是喊口号,需要培养与训练,其最高境界就是把“敬业”训练成习惯。

1983年,我以优异成绩毕业留校,成为了一名医学专业课教师。但也在同一年,由于组织需要,我服从安排,转岗担任了校团委书记兼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室主任,开始了思政课教师的职业生涯。虽然成为思政课教师并非我个人的主动选择,但是我仍然严格要求自己,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和敬业的精神投入工作。

敬业的前提首先是“入行”,包括思想、知识和业务能力的“入行”。除了自身的努力外,我很庆幸遇到了两位专业道路上的引路人。

我在清华大学攻读第二学士学位时,遇到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位导师——林泰教授。与我的经历相似,林老师是从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后转岗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理工出身的林老师特别善于以严谨的逻辑来演绎马克思主义,他的授课注重说理,丝丝入扣,而且紧密联系社会意识形态演变的实际,这对我后来的教学产生了积极影响。而在中国人民大学攻读博士期间,我又幸运地遇到了导师许征帆教授。许老师强调要从本源上理解马克思主义,他严格训练我们进行原著学习,不仅使我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让我更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更加坚定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信仰。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的讲话中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人格要正”,这是思政课教师“敬业”的基本前提。从教37年来,我始终把塑造良正的人格形象作为自己努力的方向。盡管面对的学生是有差异的,但是我始终要求自己内心充满真诚信仰,以高度的职业道德全身心投入工作,真心实意、理直气壮地讲好思政课,最大程度地感染学生,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曾经有学生在课程结束后给我发来信息:“感谢王老师一学期真诚的讲授,正是您的真诚,让我们也真切地看到了前辈们雄关漫道的万里征程、苦难辉煌的历史画卷,感受到共产党的伟大和中国人民的豪迈,让我们有了拼搏奋斗的动力。”这是给我的最大肯定和褒奖。

教师的人格形象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智能人格”,它是教师在教学中整体综合能力的体现。我是云南人,初登讲台时,我口音比较重,而且“思”“师”不分,“蓝”“难”不分,前后鼻音不分。为了纠正发音,讲好普通话,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每次上课都会录音,课下重新听一遍,找出发音不准的地方,请专业老师进行指导。那段时间,我每天至少花三小时进行朗诵练习,后来,终于能够使用标准的普通话授课了。

一辈子做好一件事,把敬业训练成习惯,这是我从教37年的深切感悟,也是我终身追求的目标。

编辑 _ 王雪莉       汪倩

猜你喜欢

敬业理论课人格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偶像来了”之吴亦凡:左右自己命运的小爷
职校班主任敬业爱生立德树人研究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试论当好幼儿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漫画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