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补上一堂生命教育课

2020-09-22朱永新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教育课敬畏学会

朱永新

习近平总书记说,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對我们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从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视角来看,这也是对我们教育工作的一次大考。我们看到,这次疫情给全国人民上了一堂生命体验课,确切地说是正在补上一堂生命教育课,因为这原本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上过的必修课。

生命与教育,本来就是一体的。教育,帮助一个生命从自然人变成社会人,通过拓展生命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帮助每一个生命成为更好的自己。这次疫情所暴露的民众缺乏健康与安全常识、公共卫生知识,避险求生和防范危机等技能普遍不足,以及对自然和生命缺乏敬畏等问题,再一次呼唤全社会,尤其是在教育领域普及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要关注自然的生命,这是生命的长度。人的肉身是生命的物质基础,基础是“1”,其它是“1”后面的“0”。如果我们的教育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安全与健康,从最基本的学会勤洗手、戴口罩,懂得禁食野生动物,懂得敬畏自然和敬畏生命,学会紧急避险与自我保护,养成科学膳食、锻炼身体、合理作息的良好习惯等,把这些基本的“1”写好了,生命的物质基础就打牢了。这些,不能等到灾难来了才想起,需要成为我们的行为习惯,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当然,也应该成为我们教育的重要内容。

生命教育,要关注社会的生命,这是生命的宽度。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之中,都要与别人打交道,如何学会换位思考,如何理解、宽容、尊重别人,如何成为受人欢迎、受人尊重的人?这些也都是需要学习的。疫情期间,我们看到了许多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家有难、众人相助的温暖故事,看到了许多医生护士无私的仁爱之心,这些都应该是我们讲述的榜样、教育的内容。帮助学生懂得感恩、懂得仁爱、懂得尊重,有着良好的社会情感,也是生命教育亟待加强的方面。

生命教育,要关注精神的生命,这是生命的高度。人是要有价值观和信仰的,是要过精神生活的。人类那些最伟大的智慧、最伟大的思想,就在那些最伟大的著作之中。通过阅读,与经典对话、与大师对话,阅读的高度就会造就我们精神的高度。能不能为了公共利益挺身而出,仗义直言?能不能为了普通百姓得罪权贵,敢于担当?疫情中,李文亮医生、钟南山院士、作家方方等身上闪耀的光芒,就是这种精神与信仰的体现。拓展生命的长宽高,指导学生理解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人与自我、人与社会的生死与共、和谐相处的生命关系,应该成为教育的基础内容。

生命教育,就是让教育回家,就是让每个生命成为最好的自己,这条路,让我们一起温暖地走下去。

编辑 _ 汤灏

猜你喜欢

教育课敬畏学会
疫情是一堂特殊的教育课——开学之际,给孩子们的一封信
一些敬畏
敬畏一粒米
学会分享
敬畏先烈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改革研究
一堂书法教育课
学会分享
敬畏 果决 笃信
实习教学中如何上好第一次安全教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