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体化谈“学、练、赛”及其应用
2020-09-22于素梅
于素梅
摘 要:體育课程一体化提出“学、练、赛”多种形式联合,需要有效的联合策略。本研究从形成运动能力、满足运动兴趣、塑造体育精神等方面分析了强化“学、练、赛”对体育课程实施的价值体现,探讨了课堂内外“学、练、赛”认识误区,并从全面把握特点及关系、合理组织活动及创新、有效评价结果及推进等方面提出了基于一体化的“学、练、赛”联合策略。旨为顺利推动体育课程一体化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方法借鉴,为深化体育课程改革、提高体育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发挥一定的助推作用。
关键词:一体化;学、练、赛;联合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20)08-00-03
体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提出了“多元化”机制,其中,强调了“学、练、赛”联合对促进一体化的重要作用[1],基于以前体育课程实施从形式上强调了“学”与“练”,而对“赛”多有忽略,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就显得力度不够,效果不突出。体育课程一体化提出了“学、练、赛”联合应用,意味着三者缺一不可,三者之间还要协调把握,各自发挥作用的同时,体现相互联合的积极影响作用,实现对学生发展的全面促进。
一、强化“学、练、赛”对体育课程实施的价值体现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曾多次强调体育学科课程要提倡“教会、勤练、常赛”,这意味着三者缺一不可,当我们从学生学习与提高的角度来理解的话,实际上,就是要强调“学、练、赛”的协调一致和高度统一,三者有机联合才能对体育课程实施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学、练、赛”是形成运动能力不可或缺的方式
体育专项运动的学习要经历学习运动技术、掌握运动技能、形成运动能力三个递进的过程,三者之间关系密切,前者依次是后者的基础和保障,学会运动技术代表着动作的正确程度,学对了也即学会了技术;掌握运动技能是运动技术的熟练程度,熟练了即掌握了技能;形成运动能力是运动技能灵活运用程度,灵活了即形成了能力。技术、技能和能力与“学、练、赛”密不可分,尤其是要形成运动能力,三者更是不可或缺,一方面运动能力是从技术到技能再到能力的递进式形成的过程,另一方面学与练更倾向于技术与技能的学习与掌握,练与赛更侧重于技能与能力的掌握与形成,因此,要想达到运动能力的形成,“学、练、赛”缺少任何一种方式都难以实现。因此,一体化提出“学、练、赛”联合,更为明确地指向于体育课程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过去的学习某项技术或掌握运动技能的层面上,希望能够“学、练、赛”多种形式联合达到运动能力的形成,运动能力也是高中课标提出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能力。运动能力形成也为学生终身参与体育锻炼奠定了基础。
(二)“学、练、赛”是满足兴趣养成锻炼习惯的前提
不同的学生有着各自的运动兴趣,但也有其共同特点,即爱动与喜欢竞争,在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中,如果能够提供给学生更多的练习机会,不失时机地组织各种各样的比赛活动,就能够有助于满足学生们共同的需求,同时,通过让学生参加自己喜爱的或通过选项学习所选择的运动项目的勤练与常赛,也能满足学生不同的专项运动兴趣。现实情况反映,当前很多学生尚未养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所以,有些学生除了参与学校开展的体育课、大课间等活动,课外、校外都难以保持经常锻炼,而体育课程一体化强调“学、练、赛”联合,将在一定程度上助力学生锻炼习惯的养成。“赛”在一定意义上来讲,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练”,或者称为更高级形式的“练”,达不到勤练和常赛,学生就难以强化练习,锻炼习惯也就无从谈起。由此可以看出,“学、练、赛”也是满足兴趣和养成锻炼习惯的前提,“学、练、赛”也就更不容忽视。
(三)“学、练、赛”是塑造体育精神健全人格的保障
体育精神是体育的整体面貌,是公平、公正、公开及凝聚力、感染力和号召力的反映,是体育的理想、信念及体育知识、体育道德、体育审美水平的标志,是体育的支柱和灵魂。体育精神包含体育情感与体育品格。体育情感指学生在课内外体育活动中产生的持续、稳定的态度体验,表现出对体育的热爱,尤其对体育浓厚兴趣,这种兴趣能提升参与水平。体育品格是体育的品德和人格特征,如遵守规则、尊重裁判、勇敢拼搏、刻苦锻炼、互相激励等。体育精神塑造是体育学科在“以体育人”方面的重要目标,强化“学、练、赛”有利于体育精神相对完美的塑造。健全人格是指人格的正常和谐的发展,蔡元培先生在1919年就提出“完全人格,首在体育”。“学、练、赛”多种形式的联合不仅能够学会运动技术、掌握运动技能、形成运动能力,而且刻苦又持之以恒的学与练,拼搏又合作的参与竞赛能够有利于体育精神的塑造和促进人格更加健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说明在体育锻炼中强化“健全人格”教育的重要意义。
二、体育课堂内外强化“学、练、赛”应走出的误区
“学、练、赛”在认识与操作层面需要了解到位、方向明确、实践有效,否则,就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和价值。目前,现实中还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对“学、练、赛”在体育课堂内外强化中的误区,需要走出误区才能优化实施策略。
(一)走出一刀切、大统一学生被动参与学习的认识误区
体育学习是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一种特殊学习方式,是要通过实践活动,大多数情况下是通过听讲、观察、练习等多种学习行为方式共同完成的,而且,大多数课堂都是通过此方式体现学习的过程,基本上形成了固定的模式,被广大一线教师普遍采用。这种被大家认同的学习方式并无不妥,但在具体操作层面,却往往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即体育教师通常会按照自己的思路、习惯和施教方案组织学生学习,通常是“以教定学”。这样一来,把全班学生当作一个学生来教的现象就较为常见,具体看到的是一刀切、大统一的组织,学生往往是在被动地接受式学习,既没有结合学生的实情区别对待,也没有让学生有自主学练的时空安排。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长期以来,人们比较追求整齐划一的组织,尤其是在评优课上,一些专家明确提出要组织有序、队形整齐、步调一致等,这种认识实际上存在一定的偏差。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教师的教是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需求、学习能力等灵活把握该如何教,要“以学定教”,全面把握学情,有效组织学生学习,不切实际的、大统一的让学生被动参与学习的现象要尽可能规避,走出认识上的误区,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走出课堂过分追求大密度、大强度练习的认识误区
密度和强度是衡量体育课科学与否、质量优劣,以及锻炼效果等的重要指标,越来越多的教师已经认识到了体育课上合理安排练习密度和强度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尤其是《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明确提出了“保证一定的运动负荷,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果”,并进一步提出“每节课运动密度应不低于75%,练习密度应不低于50%;每节课学生平均心率,即运动强度,应达到140~160次/分”,一线教师们对密度与强度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候,部分小学和初中的体育课也有不少体育教师模仿高中课标中的规定强化了密度与强度,其中,有些课上为了能够不低于此规定,甚至有的教师在体育课上有过分追求大密度和大强度的现象。然而,一节体育课上无论是密度还是强度,在确定其大小之前,需要充分考虑课的类型、运动项目特点、学生实际等,单纯为追求密度和强度的体育课,显然其科学性和适宜性难以得到应有的保证,毕竟密度和强度不是越大越好,而是适中、有效才是好。
(三)走出将课内外比赛完全等同于竞技比赛的认识误区
在“学、练、赛”中的“赛”究竟与竞技体育中常说的竞赛是何种关系?是否等同?如有不同该如何把握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赛”?这些问题如能准确把握,有利于一体化提出的“学、练、赛”的联合与有效开展。“学、练、赛”中的“赛”不能与严格意义上的竞技体育中的比赛画等号,但也不是毫无关联。体育课程一体化实施强调“学、练、赛”综合发挥效应,要消除只重视“学”与“练”而忽略“赛”的现象,但要正确认识、合理把握和有效组织丰富多样的“比赛”活动,除了课堂上的教学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比赛强化练习,便于掌握运动技能和形成运动能力,还要注重组织课外的班级、年级、校际之间等的比赛,甚至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外一些社会机构组织的某单项运动的竞技比赛。一些在某项运动上有天赋的学生,或许通过参与多种层级的专项比赛能够进一步提高专项化水平,可以作为一项特长发展。普通学生通过“学、练、赛”这种系列化方式能够有效促进其对体育的兴趣,更有利于促进对终身体育技能的掌握等。然而,现实中,有一些人的认识存在一定的误区,往往将“学、练、赛”中的“赛”完全等同于竞技体育中的“赛”,会有两种现象存在:一是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尤其是在课堂上不组织教学比赛,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有的认为场地器材条件达不到比赛所需,或者认为上课时间不充裕,或者认为班级人数过多无法组织比赛,或者认为学生还没有掌握没有办法赛起来,等等。二是体教不融合,组织学生参与课余训练和校外各类比赛,但忽略学生文化课学习及其全面发展的教育,为比赛而比赛,锦标主义思想较为严重,上至校长,中至教练,下至学生,过多强调竞技运动赛事,带有明显的功利性,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影响学校体育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也影响体育课程一体化有效实施。
三、基于一体化联合实施“学、练、赛”的有效策略
走出“学、练、赛”的认识误区,就要在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中精准把握“学、练、赛”,然而,基于体育课程一体化提出的“学、练、赛”形式联合,该如何有效实施呢?
(一)全面把握“学、练、赛”特点及相互关系
要在体育课程一体化实施过程中做好“学、练、赛”的联合,既需要把握各自的特点,还要能够明确三者相互之间的关系,否则难以联合发力促进一体化。首先,“学、练、赛”各有特点,“学”,是一个由外而内的过程,即从外界获取知识、技能和方法的过程。因此,“学”之源主要来自外部资源或由教师的“教”而传递。就体育学习而言,通过“学”而获取初始知识(包括操作性知识即技术)等,在这一过程中,就要确保外界资源和“教”的正确性、适宜性,否则,就难以获得理想的“学”的效果。基于此,“学”的特点比较强调对外部信息的精准性获取。“练”是一个自我主导的过程,是通过身体的不断体验,甚至会经历试错过程,最终达到对技术动作的熟练掌握,甚至是自动化程度,要想达到这一目标,对正确技术的“练”要持久,刺激量与强度不够就难以熟练掌握,自动化也就无从谈起。基于此,“练”的特点比较强调对正确技术等的持久性实践。“赛”是由内而外的展示,即把练习而获得的技能等通过比赛的方式展现出来,这个过程要把握赛的目的、赛的内容、赛的形式、赛的结果等,换言之,赛的目的要明确,赛的内容要清晰,赛的形式要多样,赛的结果要反馈,这样就能够通过“赛”达到理想的目标。基于此,“赛”的特点就比较强调丰富性的组织,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赛”能够体现综合育人功效,通过“赛”对“练”的高层次强化,通过“赛”培养拼搏进取、团结协助等的体育精神,通过“赛”激发学生对运动的热爱及浓厚的兴趣,通过“赛”检验学练结果等。因此,“赛”在体育课程一体化实施中少不得。其次,“学、练、赛” 三者不等同但关系密切,一方面体现出“赛”前要“练”,“练”前要“学”,即三者主要是依次呈现;也互为促进,以“赛”促“练”,以“练”促“学”,即三者是有结果导向关系。另一方面体现出依次强化达到不同的或相同的目标,强化“学”达到“知”,强化“练与赛”达到“能与行”,“知、能、行”三者有机联合共同促进“健”,因此,“学、练、赛”的联合实施有效促进“知、能、行、健”目标的达成。
(二)合理组织“学、练、赛”活动及强化创新
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练、赛”各种形式的活动开展要想达到一定的效果必须合理组织,不仅要注重单一形式活动的合理组织,还要把握两至三种活动联合组织的关键,更要强化活动形式的创新性体现,否则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就“学、练、赛”活动的合理组织而言,首先,单一形式在组织活动的时候要结合各自的特点,充分考虑学段特征,根据课程内容进度,综合把握“学”“练”“赛”的具体内容和方式方法,每一种形式的组织既要把握特点鲜明,还要体现进阶变化,更要充分调动学生“学”“练”“赛”的积极主动性。其次,形式联合组织活动的开展从理论上分析,会体现在“学与练”“练与赛”“学与赛”“学、练与赛”等四种联合方式上,在体育实践中,“学与赛”的联合不多见,因为没有“练”的形式开展,不太容易能夠“赛”起来,当然,体育课程内容中的体育知识、健康知识、安全知识等的“学与赛”除外。其他三种联合的具体表现,课堂内比较注重“学与练”的联合开展;课堂外对参与学校业余训练队的学生而言,“练与赛”的联合也较为常见,这些学生是体育特长生,但普通学生的课外“练与赛”并不突出;课堂内外“学、练、赛”的联合组织开展都较为缺乏。体育课程一体化提出“学、练、赛”联合,一定程度上是要强调协同发挥更大的作用。联合活动的开展要注重各自的比例关系,都需要强化,还要注重度的把握,经历怎样的“学”后,进入“练”的过程,“练”到什么程度开始引入“赛”,切忌机械组织,否则会出现“联而不合”的现象,即难以形成合力发挥更大作用。就“学、练、赛”活动的创新而言,一是不能为创新而创新,要明确在“学、练、赛”各自或联合活动开展中创新的目的,单纯追求创新会本末倒置;二是把握各自或联合开展活动中创新的时机,恰到好处的创新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失去良机的创新或许会出现事倍功半的徒劳现象;三是创新也要把握一定的度,过多的创新有时容易走进形式化误区。因此,“学、练、赛”的创新要有目的且方向正、抓时机且思路清、去形式化且效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