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生名著“三位一体”阅读模式及其实施探究

2020-09-22孙玲玲

安徽教育科研 2020年14期
关键词:三位一体

孙玲玲

摘要:在数字阅读时代,应构建新型的“教师导读—学生自读—网络助读”的“三位一体”课外阅读模式。同时,可将经典名著作为学生课外阅读的主要内容,以提升阅读品质,拓展阅读深度、广度。本文从教师、学生、网络三个维度,探究名著阅读的实施方式。

关键词:“三位一体” 经典名著 网络阅读

一、问题提出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本文所探究的课外阅读指的是学生在语文教材之外的文本阅读。中学生课外阅读以经典著作,即人类历史上被公认的优秀作家的作品为主要内容。

伴随着网络诞生的网络阅读是新型的阅读方式,其对于学生课外阅读模式和阅读习惯,甚至阅读的面貌与格局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因此,在新的阅读形势影响下,构建“教师导读—学生自读—网络助读”的名著“三位一体”课外阅读模式很有必要。

二、名著在“三位一体”课外阅读模式中的作用

经典作品是一些产生积极和深远影响的书,正是因为其可能对个人、群体,乃至民族产生深远的影响,故而将其作为“三位一体”课外阅读的主要内容才更合理,且具有推进意义。

(一)可靠的文本依托

经典名著既以作者严谨的创作態度为前提,又有诸多文学评论家为其高超的技巧、深邃的意蕴做“担保”,更有不计其数的阅读者以其阅读感受为验证。因此,名著可成为课外阅读的可靠文本依托。

(二)提升学生鉴赏能力

要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则需要以经典名著为“引擎”,提高学生对美句、美文、高尚作品内涵的感知度。走进美,方能识得美、懂得美。

(三)传授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

新课标中指出教师应加强对精读、略读和浏览等方法的指导。传授这些方法,无疑需要经典名著作为载体。

(四)珍贵的文化传承密码

在名著阅读中,鼓励中学生阅读本土名著,能让学生徜徉于民族文化之林,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力。

三、“三位一体”名著阅读模式的实施建议

经典名著是进行传统阅读的重要文本,也是数字化阅读时代同样重要的阅读对象。名著课外阅读的具体实施方式有许多,针对“三位一体”阅读模式有如下实施建议:

(一)教师导读:精选名著,授之以“渔”

教师在选取课外阅读的名著时可以充分利用部编版教材,如七年级语文教材上册名著导读为《朝花夕拾》和《西游记》,教师在导读课上即可围绕这两部名著展开。每一册中学语文教材上都推荐了一些文质兼美、意蕴深厚的名著,可以作为导读课的内容。

在教读名著时,教师不但要引导阅读内容及方向,而且要注重传授方法。教材中的读书方法仅是对教师教读此类经典的建议,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可结合自身特点进行充实。如有的老师在教授《西游记》的“跳读法”时,提供了“目录索引法”“人物名称变换法”“主要情节概括法”等多种跳读、速读方法。这种教材“母方法”下“子方法”的填入,能让学生的阅读更有抓手,更具操作性。

实现名著的“三位一体”模式阅读,在导学时教师可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

(1)了解学生阅读学情,确定适宜本校的阅读校本课程及教材;

(2)依据学生不断变化的阅读能力,适时调整名著阅读方法;

(3)教师找到阅读课上合适的“角色”。“三位一体”模式中,学生是主体,而教师则为阅读活动幕后的组织者、适当的引导者、隐形的推进者。

(二)学生自读:盘活形式,注重思辨

随着近年来对阅读的大力提倡,许多学校完成了阅读课程的阶段性探索,逐步形成了活泼、多元、深受学生喜爱的“走心”的阅读方式。当下较为新颖、广泛的阅读形式有作家会客厅、名著体验会、文学沙龙、演讲、微话剧、讲座等。针对某一名著,有读前推荐课、读中答疑课、读后分享课这些课程形式。

实现名著的“三位一体”模式阅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一些可借鉴的做法。如:(1)设立校本教材学生编辑,学生参与名著书目的遴选,编写推荐词,拟定部分阅读题等;(2)推选班级“阅读班长”,让学生管理班级阅读活动,主持班级阅读课程,反馈名著阅读情况等;(3)编写班级名著阅读专刊,定期展示阅读成果,分享阅读感受;(4)分小组进行名著阅读主题的综合性学习,协作完成论文。也可按照共同的阅读兴趣,分为文学类、物理类、医学类等小组,做同一主题的研究。

(三)网络助读:主次分明,物为我用

文学应坚持反映时代要求。作为一种全新的阅读方式,网络阅读面临着这样的尴尬:一方面电子书阅读量较大,且有上升趋势;另一方面,网络阅读又饱受质疑和批判,人们担心网络化阅读会对人的想象力和自控力、创新能力等产生消极影响。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网络助读却成为“三位一体”课外阅读模式中不可回避的一环。名著的“三位一体”阅读模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注意将网络作为阅读的辅助手段,居于“次”;学生依然是阅读的主体,拥有选择阅读内容的主动权,是为“主”。

网络助读可建立班级阅读群,教师是班级阅读群的管理者,适当指导,适时监督阅读动态,与学生一起阅读、探讨和交流,分享阅读心得,营造互动式、对话式的氛围;也用于教师推荐文学网站,师生推荐好书等。不少中外名著都已成功地搬上屏幕,像老舍的《茶馆》、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莎士比亚戏剧等,教师引导学生将文本与影视作品做参照,借助于影视作品立体了解文本,复归原著,感受文字张力,其后可组织影评类征文、座谈等活动来交流心得。教师定期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网上评价,评价依据为阅读时长和阅读心得等与阅读品质相关的材料、教师布置的阅读专题训练等。每学年,学生完善自己的电子阅读档案,记录自己本年度的阅读书目、收获。

网络助读的作用发挥应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健康优质的课外网络阅读环境;(2)充实学校多媒体阅读资源,通过教师初步筛选,确定有益学生身心发展的经典作品及多媒体素材,为学生的网络阅读“导航”;(3)关注阅读相关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做到经典的传统性与媒介的时代性的完美融合;(4)教师通过名著引领,让学生识好书、读好文,使学生掌握遴选优秀文学作品的能力。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应让网络为己所用,而不是被劣质网络作品吸引,陷入盲目、失控的网络阅读中。

四、结语

顺应新的阅读形势,为充分利用新的阅读媒介——网络,构建名著的“教师导读—学生自读—网络助读”的“三位一体”阅读模式,是对阅读方式的创新,也是“守正”。教师导读为引领,学生自读为主体,网络助读为支撑,三个维度有机结合,可使名著阅读课堂提升品质,拓宽深度,增强活力。其旨在引领学生提升语文素养,以阅读的形式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猜你喜欢

三位一体
构建政府、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
《金融市场学》课程教学新方法探析
《金融市场学》课程教学新方法探析
“三位一体”急救模式对急性脑卒中救治和预后的影响
从文化传统的视角看中西方古代道德教育的差异
岗位、证书、课程“三位一体”教学方案设计改革研究
信管专业生产实习过程自我管理的实现
基于“三位一体”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途径研究
论“有趣、有用、有效”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在商务礼仪课程中的运用
浅析高职院校三位一体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