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贴压贴敷缓解肺癌术后患者疲劳综合征30例*
2020-09-22王豫鲜孔红武杜晶晶谢柏胜
王豫鲜 孔红武 杜晶晶谢柏胜 王 军
杭州市中医院 浙江 杭州 310007
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低剂量高分辨率CT在肺部筛查的应用,更多肺癌患者在早期被发现,手术仍是治疗肺癌的主要手段。在加速康复理念和微创技术充分的运用后使患者快速康复成为可能。而术后疲劳综合征(POFS)的发生严重阻碍术后的快速康复,主要与疲乏-疼痛-睡眠不安密切相关。现代医学对此缺乏相应的外治手段,中医外治,尤其是贴敷疗法,对术后造成的POFS的治疗颇具特色,能够贯穿整个围手术期,协助患者术后的快速康复。我们运用中医外治改善肺癌患者术后POFS,取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6月在杭州市中医院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纳入标准:①年龄≥40岁,≤70岁;②经病理确诊并行肺切除手术者;③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术前患有严重心肺疾病、肝肾功能严重不全者;②无法配合者,如合并有神经、精神疾患。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认可,所有患者或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治疗组30例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45~70岁,平均61.57±6.07岁。对照组30例中男11例,女19例;年龄40~69岁,平均60.13±6.69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采取常规快速康复护理:①入院当天:介绍病区环境、加速康复相关内容及相关实施方法和必要性,告知诊疗经过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及相关解决方法,缓解病人的焦虑,获得病人的配合。护理评估心肺功能,并进行宣教,指导训练呼吸功能。②住院第1天至术前:建议戒烟、戒酒,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呼吸训练(腹式、缩唇呼吸),同时配合吹气球训练。③术前日:进行心理疏导,再次告知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状况及解决方法,强调加速康复相关内容的意义。再次评价心肺功能,评估患者进行有效呼吸锻炼后的情况。④术日:术前禁食6小时、禁饮2小时,术前2小时嘱患者饮用含碳水化合物饮品等。⑤术后:吸氧,麻醉清醒后即鼓励患者半卧位,并在床上进行四肢活动、深呼吸、咳嗽等锻炼,术后1日即鼓励其下床活动;麻醉完全清醒后即可少量饮水,无特殊不适后可逐步给予半流质饮食。同时进行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给予相应物理措施进行预防。每日给予肺叩击,帮助患者排痰,督促患者呼吸功能锻炼。
2.2 治疗组:在常规快速康复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中医外治贴敷疗法:①耳穴贴压:术后即行王不留行籽点压式按压,取穴“交感、神门、肺”,每日3次,每次3~5分钟,3日1疗程。②穴位贴敷:术后即行,予吴茱萸粉6g加白醋调和成膏状,使用2cm×2cm的纱布包裹,每晚入睡前用温水泡脚后敷于双侧足部“涌泉、申脉、照海”3穴位,次日早晨揭下,3日1疗程。术后第1天,吴茱萸粉调膏状纱布包裹此药丸敷于神阙、中脘、天枢、气海、上巨虚、足三里等穴位,每日1次,每次贴敷4~6小时。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①采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评价患者术后1d、3d的疼痛程度。②在术后1d、5d、14d选用围手术期疲劳测评表(ICFS)调查,量表评价5个子量,包括疲乏感觉、活力感觉、对注意力的影响、对能力的影响以及对日常生活活动的影响并进行改编转化。③目视模拟疲劳尺度,在术后1天、5天、14天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在刻度尺上标出自己的疲劳程度。0分:没有疲乏;1~3分:轻度疲乏;4~6分:中度疲乏;7~10分:重度疲乏;分值越高则说明疲乏越严重。
3.2 结果:分述如下。
3.2.1 两组患者住院天数比较:治疗组住院天数6~11天,平均7.90±1.73天;对照组住院天数7~12天,平均9.23±1.55天。治疗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
3.2.2 两组患者术后1天、5天、14天ICFS、视觉疲劳模拟尺度比较:两组术后1天ICFS、视觉疲劳模拟尺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天、14天ICFS比较,治疗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天视觉疲劳模拟尺度比较,治疗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天视觉疲劳模拟尺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ICFS及视觉疲劳模拟尺度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ICFS及视觉疲劳模拟尺度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ICFS 例数治疗组对照组14d 1.87±0.57 2.17±0.75 30 30 1d 83.27±7.05 82.53±7.42 5d 44.07±6.31*54.70±6.45 14d 30.67±5.91*37.73±6.67视觉疲劳模拟尺度评分1d 7.47±0.57 7.33±0.66 5d 2.57±0.63*3.13±0.73
3.2.3 两组患者术后1天、3天VAS疼痛评分比较:术后第1天疼痛评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疼痛评分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VAS疼痛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VAS疼痛评分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例数30 30 VAS疼痛评分1d 3.53±0.94 3.47±0.86 3d 2.27±0.74*2.70±0.60
4 体会
术后疲劳综合征指患者术后出现疲劳、乏力、失眠、抑郁、紧张、焦虑等一系列症候群,是手术后最常见且主要的并发症之一。POFS在非复杂手术术后往往不被重视,与疼痛的影响相似,是延迟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的主要原因。国内外对术后疲劳综合征的发病机理并不明确,且治疗手段局限,不能快速、有效地缓解症状。
本观察选用贴敷法中的耳穴贴压,通过局部穴位疏通相应的经络,调整全身脏腑功能,促使人体达到阴阳平衡;王不留行籽贴压交感穴位时交感神经受到刺激,有效调节机体免疫力,神门穴针对患者情志、胃肠功能紊乱等,肺穴调畅气机升降。交感穴滋阴清热,宁心安神,调节胃肠,也是治疗内脏疼痛的要穴。耳穴三穴联合贴压,刺激经络的传导促进睡眠,减少患者的焦躁情绪状态,减少术后疼痛,加快机体的恢复[1-2]。而贴敷法中的穴位贴敷是通过透皮吸收,使局部药物浓度明显高于其他部位,通过经络的传导直达病处,并对脏腑功能进行整体调节,还具有益气活血之效。涌泉穴为肾经常用腧穴,主治肺系病、大便难等。《医宗金鉴》曰“(神阙穴)主治百病”,且其仅通过皮肤穴位进行治疗,从而改善腹胀、便秘、乏力等。本研究证实,ICFS、视觉疲劳模拟尺度评分、VAS疼痛在术后第1天到达高峰,运用贴敷疗法中的耳穴贴压和穴位贴敷治疗后,治疗组的ICFS、视觉疲劳模拟尺度评分、VAS疼痛评分均逐渐好转,效果优于对照组。
综上,在现有的快速康复路径基础上联合中医外治贴敷疗法,不但能减少患者术后疲劳、乏力、焦虑等症状,提高患者舒适感,而且能够减轻机体的疼痛、胃肠道功能紊乱等应激反应,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促进胃肠道功能快速恢复,从而达到治病求本、标本兼治的目的,显著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