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血消瘕调经汤联合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术后复发及卵巢功能的影响

2020-09-22

浙江中医杂志 2020年9期
关键词:肌瘤活血证候

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 浙江 宁波 305040

子宫肌瘤是发病率较高的女性生殖系统良性肿瘤,临床表现月经异常、腹部肿块、压迫症状及继发不孕等,严重危害女性的身心健康。既往,临床上多采用子宫全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随着微创手术近年来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在子宫肌瘤的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取得的治疗效果满意,但术后仍存在较高的临床复发率,其对机体卵巢功能的影响亦尚未明确。因此,一般在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应用药物辅助治疗,从而促进患者康复,但目前国内外对此项研究报道较少。米非司酮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子宫肌瘤的药物,具有拮抗孕激素受体的作用,在子宫肌瘤切除术后的应用不断增多。笔者对子宫肌瘤术后患者,联合应用活血消瘕调经汤与米非司酮治疗,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96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年龄32~48(40.27±5.63)岁;病灶直径2.7~8.73(5.39±0.62)cm;33例肌壁间肌瘤,15例其他肌瘤;31例单发,17例多发。观察组年龄30~49(40.31±5.72)岁;病灶直径2.65~8.52(5.43±0.64)cm;35例肌壁间肌瘤,13例其他肌瘤;34例单发,14例多发。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符合《妇产科学》中子宫肌瘤的相关标准[1]。中医诊断符合《中医妇科学》[2]中癥瘕肾虚血瘀证的诊断标准。主症:下腹部肿块、质硬、触痛,腰膝酸软;次症: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经血黯有血块,头晕耳鸣,尿频尿急,乳房胀痛,下腹坠胀等。舌脉:舌质紫黯、甚至有瘀点或瘀斑,脉弦细或沉细。具备上述主症及2项及以上的次症,结合舌脉即可诊断。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西医及中医标准;②年龄在20~50岁,未绝经;③具有手术适应症;④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①子宫内膜恶性病变,或伴有宫颈、附件等病变者;②心、肝、肾功能严重不全者;③过敏体质,或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④妊娠、月经期妇女。

1.4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术前3天及术后第1天,对照组口服米非司酮(上海汉殷药业有限公司,批号:20130118),每次1片,每日1次,连续服用3个月。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自拟活血消瘕调经汤,方剂组成:莬丝子、淫羊藿、巴戟天、生龙骨(先煎)、生牡蛎(先煎)各15g,三棱、莪术、益母草各12g,香附9g,穿山甲6g。水煎300ml,每日1剂,早晚2次服用。1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1.5 观察指标:①中医证候积分[3]:分别对腰膝酸软、月经量多、经期延长、头晕耳鸣、尿频尿急、乳房胀痛、下腹坠胀等症状严重程度进行计分评价,无、轻、中、重分别记为0分、1分、2分、3分,计算总积分。②复发情况:术后前3个月每月随访1次,然后每3个月随访1次,1年后每年随访2次,连续随访2年,观察子宫肌瘤有无复发。子宫肌瘤复发标准:通过阴式超声检查发现肌瘤瘤体直径超过0.5cm、伴盆腔邻近器官压迫症状,月经异常。③卵巢功能:检测治疗前后血清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及黄体生成激素(LH)水平。④不良反应:观察患者用药期间有无不良反应的发生。

1.6 统计学处理:数据分析处理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经统计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s,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治疗后8.42±1.37▲△13.60±1.85▲组别观察组对照组例数48 48治疗前20.84±3.71 21.13±3.50

2.2 两组复发情况比较:观察组术后2年复发率以及总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复发情况比较[例(%)]

2.3 两组治疗前后卵巢功能指标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血清E2、FSH、LH水平经统计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 E2、FSH、LH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变化更显著(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卵巢功能指标水平比较(±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卵巢功能指标水平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L H(I U/L)时间E 2/(p m o l/L)F S H/(I U/L)观察组(4 8例)对照组(4 8例)2 9.7 9±4.8 0 1 5.8 5±3.1 6▲△3 1.2 1±5.2 3 2 2.6 7±3.7 0▲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2 7 9.1 0±3 4.3 1 1 2 5.8 2±1 4.4 8▲△2 8 3.8 1±3 5.2 3 1 6 9.3 6±1 8.5 0▲2 3.2 9±3.2 7 1 0.7 2±3.8 0▲△2 4.8 2±3.4 5 1 5.2 1±4.2 8▲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对照组为12.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均轻微,经对症处理后均恢复,不影响治疗。详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手术是治疗子宫肌瘤主要方式,目前常用的是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对患者造成的创伤程度较小、术后恢复较快的特点,但由于未彻底清除瘤核,其在子宫的肌壁间持续生长,术后复发率亦较高,可达25%左右。因此,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应用药物辅助治疗,能够抑制瘤核的活性,预防其继续快速生长。米非司酮是P受体的新型拮抗剂,能够拮抗机体的孕激素受体,并且对雌激素受体的激活起到协同抑制的作用,雌孕激素受体活性受到明显抑制,导致平滑肌细胞DNA快速生长的风险降低。米非司酮对平滑肌细胞的间质纤维化有抑制作用,导致子宫肌瘤体积的萎缩,对临近正常平滑肌细胞起到保护作用。但有临床报道认为,单用米非司酮作为术后辅助治疗药物,其治疗时间长,长期服用副作用大,而且影响月经周期,术后复发率控制仍不够理想。

子宫肌瘤属中医学“癥瘕”“石瘕”等范畴,属虚实夹杂之证,其发病的原因与血瘀密切相关,“瘀”贯穿癥瘕始末。肾虚血瘀证属于癥瘕常见证型之一,肾为先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根,由于女性患者肾阳亏虚,机体阴阳气血失调,长期积累损及冲任,导致胞脉气血不畅、瘀血内停,形成有形之邪,则成癥瘕积聚。本研究所使用的消瘕方中,莬丝子、淫羊藿、巴戟天补肾助阳,促进肾脏功能恢复,三者共为君药;三棱、莪术活血化瘀,破血行气,二者共为臣药;佐以益母草活血调经,清热消肿;穿山甲活血散结,消痈软坚;香附疏肝解郁,调经止痛;生龙骨平肝潜阳,固涩止带;生牡蛎滋阴散结,敛精固涩。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温阳益肾、活血散瘀之功,促进肌瘤消散和吸收。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明显降低,术后2年复发率以及总复发率亦明显降低。说明在子宫肌瘤剔除术后,给予自拟活血消瘕调经汤联合米非司酮辅助治疗,可明显助力临床症状消除,预防肌瘤复发。

有研究报道,性激素水平与子宫肌瘤的发生与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血清E2、FSH、LH水平均明显降低。提示在子宫肌瘤剔除术后,给予自拟活血消瘕调经汤联合米非司酮辅助治疗,可调节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改善患者的内分泌功能,使其形成一种无周期性激素模式,保持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在早期滤泡状态,内源性孕激素不足,导致性激素水平不能够激活瘤核的活性,从而达到防止其复发的目的。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说明术后中药辅助治疗方案和单用西药一样,具有较高安全性。

综上所述,在子宫肌瘤剔除术后,采用自拟活血消瘕调经汤联合米非司酮辅助治疗,能明显改善肾虚血瘀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调节血清性激素水平,具有较高安全性,更有利于患者康复。

猜你喜欢

肌瘤活血证候
肥胖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昆明地区儿童OSAHS中医证候聚类分析
补肾活血祛瘀方治疗中风病恢复期100例
活血舒筋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6例
活血化痰法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证候与辨证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