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020-09-21张群波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0年7期
关键词:语言实践交际能力策略

张群波

摘要: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教师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不宜采用大量讲授口语交际原则、要领的方式。教师应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要重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要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一定要提高学生想说的意识,为学生创设能说的条件,强化语言实践,激励其交际的信心。

关键词:语言实践;交际能力;策略

口语交际能力是语言最本质的功能,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教师应重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可以说这个目标的提出既向教师和学生发出了新的挑战,又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有了些许肤浅的体会,下面就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以生为本,提高学生想说的意识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口语交际同样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交流。以学生为本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口语交际教学的立足点。

(一)创设条件,增强学生主动交流的参与意识

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多地给学生以人文关怀,满足所有学生的交际需要,让学生学会充分展示自己,并从中获得自信和交际的乐趣。同时,还要将口语交际教学渗透于各学科及学生课余生活的各个方面,让学生在动态的、生活化的、实用化的氛围中大胆地进行口语交际,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富有成效的与人交往的能力和协调能力。

(二)给予机会,让每个学生承担具体的交际任务

长期以来,口语交际教学往往是善于表达、乐于表达的学生的殿堂,他们总是在侃侃而谈,老师也会尽可能多地给他们提供表达的机会,使口语交际教学变成了少数学生表现自我的舞台,而大多数学生则充当了“忠实观众”。针对这种现状,教师要把交际的任务交给每一个学生,让他们以小组或同桌为单位,采用讨论、辩论赛、课本剧表演、小记者采访、实话实说、演讲会、画画解说、自我介紹、问答等多种交流形式,积极参与到交际活动中。

二、创设交际情境,再现生活的精彩画面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口语交际教学要选择直观、形象的内容,生动活泼的教法,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投入到说话训练中,积极地观察、思考、想象,这样他们的语言才会如涓涓溪流,流出心田。生活就是口语交际的内容,口语交际就是生活的工具,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为口语交际教学提供了源头活水。在口语交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捕捉现实生活中的精彩画面,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一)把学生从课堂带入现实生活

如教学口语交际“接待客人”这一内容,教师可在课前组织学生互相到同学家里做客,或建议家长带上孩子到亲戚家做客,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实践中体验如何接待客人。由于学生是带着任务参与交际,在接待客人或做客时会更加留心观察,这样,在课堂便更加有话可说、有话想说了。口语交际练习“请教”“购物讲价”等,都是学生现实生活中经常有的场景,在教学前我们都可引导学生走进现实生活,去体验,去观察,去实践,这样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要把学生从现实生活带入课堂

学生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之外,享受着课余生活的快乐时光,他们的创造精神也往往会在这段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中得以充分体现。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把课余生活带入课堂。如口语交际练习“介绍健康小常识”的教学,教师可布置学生课前搜集关于“健康小常识”的资料,以及自己日常生活中了解到的一些健康常识和经验,在课堂教学时,让学生以身说法,讲述自己保持身体健康的做法或自己曾经历过的教训,或表演再现当时的生活情景,使学生自己的生活经历成为课堂里的话题,并与大家共享健康的快乐。这样,生活中一些有趣的事或深刻的教训自然就被带入到课堂教学中,从而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学生也会在生活经验的重温中产生更强的口语交际欲望。

三、强化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锻炼交际能力

一直以来,语文课堂教学只重视读写,而轻视听说。学生的口语训练往往仅局限于课堂教学中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很少有双向互动的口语实践。要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这种现状,教师必须在语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有意识地设计师生、生生互动的口语交际实践训练。

(一)有意识地设计双向互动训练

如在教学“家乡的变化”这一口语交际练习时,我设计“当小记者”的活动,设计时我特别注意两点:一是做到师生互动。教师扮演记者,全体学生为被采访对象,记者进行现场示范采访。二是做到生生互动。学生既充当记者,又扮演被采访对象,在全班范围内开展生生交流活动。在教师有意识的师生、生生互动设计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得到充分锻炼。

(二)有意识地组织双向互动训练

如口语交际“要路还是要树”的教学要做到以下方面。首先,教师出示讨论要求:“要路还是要树?”并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根据要求自由讨论,直至小组内形成一致意见。其次,选派一名主持人,倾听各小组的主要意见(小组代表也可倾听其它小组的意见),教师协助主持人筹备全班交流会。第三,主持人主持全班交流会,各小组阐述交流意见(小组代表发言,其他成员可作补充),教师要适时对各小组的发言予以充分肯定。在教师有意识地组织双向互动的口语交际实践中,学生自然会得到充分的听、说的训练。这样,学生充分利用了整节课的时间进行口语交际实践训练。

四、倡导积极肯定的评价方式,激励交际信心

《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的评价,应按照不同学段的要求,综合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情意态度和表达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从积极的角度去肯定学生,激励每个学生交际的信心,具体做到:

(一)欣赏成功的学生,让他们感受成功

对于表达能力和交际欲望强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对他们的发言表示祝贺,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当他们的成功被同学们所欣赏时,他们会感到巨大的成就感,也会看到自身的价值。

(二)鼓励沮丧的学生,让他们更有尊严

在课堂交际训练中,难免有学生答非所问,势必会遭到同学们的嘲笑,在无形中他们的身心会受到伤害。出现这种情况,教师要微笑着走到这个学生的面前,用手轻轻地抚摸一下他的头,面向全班同学,给他以鼓励:“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你回答问题很积极,老师相信你下一次一定回答得很完美!”并暗示同学们为他鼓掌加油。这样,他不至于因一次回答失误而丧失交际的积极性;相反,他会激动不已,力争下次表现更积极,回答更完美。

(三)唤醒自卑的学生,使他们发现自己

班级中有一部分学生喜欢独处,沉默寡言,常常陷入顾影自怜、自我封闭的境地,对任何事情总是漠不关心,熟视无睹。针对这部分学生,教师要专门为其创造表达的机会,让他们感觉到老师并没有遗忘自己,而是时刻关注着自己。即使回答并不完美,哪怕答非所问,教师也要及时给予鼓励,并不失时机地专门为他们讲述演讲大师的成长故事,他们一定会从中受到启发,从而唤醒一个自卑的学生,使其信心倍增,变自卑为自信。

(四)爱护“出错”的学生,使他们多受启发

作业是口语交际的成果展示,也是学生通过语言文字与老师交流的方式。教师要通过批改作业让学生加强体验学习,并发现问题,更重要的是为学生释疑解惑,改善学习环境。面对“出错”的学生,教师不应该向其出示令人“胆战心惊”的红叉,取而代之的应该是问号及“再仔细想想”等提示语或启发性的文字,从而消除出错学生的心理畏惧。这样,他们会认真解决,或主动向同学或老师沟通出错的原因。

总之,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一定要提高学生想说的意识,为学生创设能说的条件,强化语言实践,激励交际的信心。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这三大能力,不要仅仅停留在课堂、学校,还应当延伸到学生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去,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韩晓洁)

猜你喜欢

语言实践交际能力策略
如何对待小学英语课堂上学生的语言错误
高中英语课中如何指导高中生探究性学习
语言积累,和风细雨最润物
标准发音对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
运用情景会话构建高效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