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服务于教学的探究

2020-09-21苏振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0年7期
关键词:教学模式信息技术服务

苏振

摘要:利用信息化服务教学,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大课堂容量、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改进教学方法等方面,有着远超于传统教学模式的优越性。教育工作者应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才能适应教育现代化素质教育的要求。

关键词:信息技术;服务;教学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和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课堂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地变革,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当代信息化教学,被广泛运用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受到越来越多的师生认可,这对学校的教育观念和教学形式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信息技术服务教学的优势

(一)多媒体资源,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传统教学模式主要采用教师语言描述的形式来给学生讲解知识,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无法用语言描述清楚的知识,如语文中的景色描写,大篇幅的生动语言描述有时候并不能取得期望的教学效果,如果通过图像、声音、视频等要素,把景色和相关情景生动逼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脑等多种感官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把景色和课文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增大课堂信息量,扩大师生知识面,提高教学效率

传统教学依靠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在有限的时间内,老师想把更多的知识教给学生,就显得力不从心,但是利用信息技術手段进行教学则能弥补这个缺陷,它可以节约授课时的板书、绘图的时间,同时利用搜索功能,可以把相关知识全部融汇在课件中,在有限的课堂上展示更多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课堂的信息量。学生也可以利用节省下来的时间进行深入的分析、综合、比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三)因人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习信心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只能采用折中的办法进行教学,这样既影响后进生的进步,又限制了优等生的发展。而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中,可以利用课外时间,通过网站、微信、钉钉等平台,把授课视频和相关资料发送给学生,学生就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有选择地挑选适合自己的课程进行学习。这样就突破了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可以有效缩短差距,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利用信息化服务教学,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大课堂容量、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改进教学方法等方面,有着远超于传统教学模式的优越性。因此,教育工作者应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才能适应教育现代化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信息技术服务教学现状分析

(一)部分教师对计算机操作不熟悉

现在存在部分教师对计算机不熟悉的现象,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受经济条件限制,当地计算机普及率低,教师没有学习条件;二是年龄偏大的教师,接受能力不如年轻教师,对新生事物有一定的排斥思想。这些教师在经过短暂培训以后,没有条件或者不愿深入学习,计算机操作不熟练,对一般的课件制作感到不知所措,只能借用别人的课件,但这些课件往往与自己的教学方法不相同,于是他们只能被迫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在实际授课中,由于应用的方法不够灵活,操作不够熟练,事先准备的课件要么是播放不出来,要么超前播放。基本的操作方法出现了问题,自己的教学方法被迫改变,这些都会影响教学的效果,教学质量也会打折扣。

(二)部分教师过度依赖计算机教学

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中,课件已经成为教师辅助教学的有效手段,成为课堂教学的常态,但是它只是我们教学过程中起辅助作用的工具,决不能代替教学。很多教师过分依赖课件,在课堂上播放的时候,教师的思维就被固定到原有的设定程序上,一切按照程序走,一旦程序出错,就会陷入思绪混乱的尴尬局面。这样做不仅忽视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不利于活跃教学气氛,而且忽略了应有的板书,让学生不能分辨重难点。

(三)过度引入多媒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多媒体的运用确实有助于设置生动的教学情境,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但凡事都有一个“度”,适度才有好的效果,过度则适得其反。例如,部分教师为了迎合学生的喜好,一味追求美化、新奇、刺激,在不该插图的地方插入一些与授课内容毫不相关的图片,在课堂上播放一些与教学内容格格不入的音乐,时不时地弹出一些稀奇古怪的动画。这些内容的确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却喧宾夺主,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给课堂教学带来负面影响。细想一下,一堂课在学生的惊呼过去之后,媒体产生的影响要远远大于知识本身。

三、信息技术服务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教师信息化教学培训

目前教师信息化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必须加大培训力度,以点带面,以偏带全。教师也应“主动突击”,学习并掌握信息技术,反对故步自封,在教学中应大胆尝试、合理利用,使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相得益彰,最大限度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效益。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适应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因此,对教师进行培训是十分必要的。

(二)正确看待传统模式和信息化辅助的关系

信息化教学以生动、形象、直观等特点著称,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但不能过分夸大信息化手段的优越性,抛弃传统的教学手段。传统教学模式是无数教育工作者归纳总结得到的,是教育的精华,在实际教学中,传统教学模式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应针对不同的授课内容,把信息化教学和传统教学进行系统比较,找到它们的平衡点,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适当合理地运用信息化服务教学

在教学中,我们运用信息技术服务教学一定要适当合理,要根据教学实际,进行优势互补,扬长避短,发挥各自的优势。例如,讲授的知识复杂、高度抽象、用语言难以表述清楚时,讲授的内容过多、板书时间不允许时,讲解知识需要重点突出、加深学生印象时,进行危险性实验、反应周期过长且无法控制反应过程的实验等,都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同时,我们还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变化,灵活调整教学手段,做到统筹兼顾、灵活运用。

总之,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正处于发展阶段,教师应该不断学习、不断实践,将信息化和传统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去其糟粕,留其精华,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构建灵活适用的教学模式,为教育事业做贡献。

(责任编辑:韩晓洁)

猜你喜欢

教学模式信息技术服务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两则跟服务有关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