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级护理模式应用于ICU重症肺炎患者护理价值分析
2020-09-21代欢欢
代欢欢
入住ICU患者往往病情危急,护理难度大,护理内容较专业。重症肺炎属于ICU中一类较典型的严重呼吸系统疾病,院内感染风险高[1]。如何开展规范科学的护理干预,降低患者治疗期间风险,就成为护理人员所需不断思考的工作难点与要点。层级护理是基于常规护理基础上衍生而来,为护士进行分级,做到护理内容的细化与各司其职,更好地发挥每位护士工作特长,专一工作内容,综合护理质量得以提升[2]。笔者现就ICU重症肺炎患者的层级护理应用价值展开论述,详见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本单位2018年01月至2019年12月间70例罹患重症肺炎送入ICU接受诊疗的患者作研究样本,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取其中35例为对照组,男女比例19:16,平均年龄(52.74±9.21)岁;另35例为实验组,男女比例20:15,平均年龄(53.16±10.42)岁。研究已上报本单位伦理委员会并获批准,以上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围护理期间严格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进行安全用药管理,加强心理护理,为患者制定健康宣教与营养补充计划。
实验组施行层级护理:上级护士监督、培训下级,护士长考评整体护理质量,核验各环节护理记录,做好护理环节优化:①助理护士:熟悉ICU管理制度,负责患者的卫生清洁与消毒隔离管理;②一级护士:掌握基本的护理技术,了解各项检查意义与常见药物,具备一定病情分析评估能力,并进行相应护理对策调整;③二级护士:能够护理重症患者,掌握ICU患者护理要点;④三级护士:具备熟练使用医疗器械的能力,能够参与至患者急救与危重症护理中去,同时具备护理查房、统筹临床教研成果的能力。
1.3 观察指标
(1)感染发生率;(2)满意度:采用本单位自制百分制满意度调查问卷:①优:80~100分;②可:60~79分;③差:0~59分。满意度=[(優+可)/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两组感染发生率比较
实验组感染2例,发生率达5.71%(2/35);对照组感染8例,发生率达22.86%(8/3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268;P=0.001<0.05)。
2.2 两组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ICU重症肺炎患者病情较危重,住院期间易合并感染,加重临床治疗难度。因此,围病期开展科学的护理干预方法,保障患者安全预后,尤为重要。层级护理是通过前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分级,使不同业务水平的护士能够更好地发挥自身专业领域知识,实际工作中各司其职,能有效提升工作的专注度与熟练度,进而保障各项护理环节的开展准确无误,促进临床总体护理质量提升。综上,予ICU重症肺炎患者层级护理,感染风险低,护理满意度高,可推广。
参考文献
雷娟,范光伟,申雪莹,等.层级护理模式对提高护理人员技能与ICU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J].西部医学,2016,28(7):1025-1029.
林岚.层级护理模式应用于ICU重症肺炎患者的护理价值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9):249-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