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在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2020-09-21段俊梅
段俊梅
腹部手术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外科手术治疗手段,但是患者在术后会有一定几率出现粘连性肠梗阻的情况,这就需要通过有效的护理工作为患者进行干预,降低患者出现粘连性肠梗阻的情况[1]。因此,本文将针对综合护理干预在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护理中的应用展开分析。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2019年3月-2020年6月作为研究时间。研究患者纳入到我院接受治疗的106例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根据患者护理方式的差异进行分组。每组患者数量均为53例。采集两组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一般资料。统计学分析后发现:所有患者一般资料数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为患者一般资料数据。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为患者予以健康宣教、心理疏导以及饮食干预等护理。
研究组患者予以综合护理。首先,为患者予以肠胃减压干预。为患者使用负压吸引设备对患者肠胃进行减压操作[2]。其次,为患者进行饮食护理,指导患者在术后食用流食,在患者肠胃功能恢复后在进行正常饮食[3]。再次,为患者进行腹部按摩护理。对患者腹部进行按摩,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20分鐘。控制好按摩力度,持续按摩一周。最后,为患者予以运动护理。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可以床上运动后,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性运动训练,每天3次[4]。包括上肢运动、呼吸训练等。
1.3 观察指标
在护理期间收集并分析所有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粘连性肠梗阻发生几率等数据。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通过问卷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患者评分分为三个等级:十分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患者满意度:十分满意+基本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20.0软件对患者护理数据进行分析。利用率(%)表示护理工作满意度、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的计数数据,通过卡方检验。利用±标准差来表示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的计量资料,经t检验。判定统计学差异的标准为P<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数据分析
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干预满意情况为:98.11%(52例)。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干预满意情况为:83.02%(44例)。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数据超过对照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表2为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数据分析。
2.2 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粘连性肠梗阻发生几率对比
研究组患者在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粘连性肠梗阻发生几率等方面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表3为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粘连性肠梗阻发生几率对比。
3 讨论
腹部手术后出现粘连性肠梗阻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患者发病后会产生剧烈的疼痛感,这就需要为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术后护理干预,降低患者出现粘连性肠梗阻的几率[5]。而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在各个方面为患者提供积极的护理服务,帮助患者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在本文研究中,研究组患者在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粘连性肠梗阻发生几率等方面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为患者予以积极的护理干预,也可以进一步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工作的满意程度。在本文数据分析中,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干预满意情况为:98.11%(52例)。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干预满意情况为:83.02%(44例)。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数据超过对照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在针对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护理工作中,为患者予以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护理效果,提高患者肠胃功能的恢复情况,提高患者对护理干预的满意程度。综合护理干预应当在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实际护理工作中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范建云.腹部手术粘连性肠梗阻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预防效果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25):26.
周彩霞,陈婷兰,张锋霖.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护理中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26):26.
蔡玲玲.综合护理干预在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26):33.
张凌燕.综合护理干预联合常规护理在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护理中临床疗效评价[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22):22.
党元莉.综合护理干预在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中的应用价值[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14):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