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策略

2020-09-21雷丽娟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04期
关键词:教育策略中学生

雷丽娟

【摘要】当前中学生的日常行为,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偏差,这些不规范的行为,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而造成这些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家庭、社会及校园内的不良风气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面对这一现状,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策略入手进行改善:(1)及时建立家庭与教育机构的良性沟通;(2)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3)重视并开展加强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活动。

【关键词】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策略

当前中学生的日常行为,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偏差现象。例如,穿奇装怪服、不讲究卫生、举止不文明、习惯性说脏话、抽烟喝酒、沉迷于网络、打架斗殴,等等。这些不规范的行为,不仅直接影响着中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学校的教育管理和社会的进步,甚至会影响到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国家未来的发展。中学生出现这些不良行为的原因主要有:(1)家庭教育的缺失或错误的家庭教育理念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2)社会不良文化的影响;(3)学校的管理方面的不足。

初中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和家庭、社会、学校三者是分不开的。针对当前中学生日常行为出现偏差的情况,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策略入手进行改善:

一、及时建立家庭与教育机构的良性沟通

常言道:“三岁定八十。”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跟他们幼年时期所接受的教育也是息息相关的。

当前社会,人们对学生受教育的意识越来越强,也越来越早,早教机构、托儿所及幼儿园林立。家长及监护人把学生送到早教机构、托儿所及幼儿园以后,并不意味着把对学生教育责任完全托付给他人,以便自己能安心工作。把学生送到一些教育机构,不单是让学生得到妥当的照顾,或者提前接受教育,同时,家长及监护人也应该在这里学习一些先进的、科学的教育理念。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专家李玫瑾教授指出:“孩子性格培养的关键期要让孩子克制任性、防止压抑、学会控制、学会忍耐、防止自私、经历挫折……”这些教育理念是需要家长们去学习去了解知悉,并且需要践行。

教育方法并不是千篇一律的,及时建立家庭与教育机构的良性沟通,家长们知道自己的孩子在这个年龄阶段应该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内容,有着某些特点的学生又应该采取怎样的教育手段或方式,用科学的教育理念指导自身,让每一位家长都能做孩子的良师。

二、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

我们都知道成长的环境对个人影响的重要性,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的效果也会间接甚至直接影响社会教育及学校教育。家长们的言行举止一定程度上也是社会动态的反映,良好的家庭环境,不仅对学生性格及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有积极的作用,而且对他们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也是有益的。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学生,能用友善宽容的态度看待某些社会问题,让学生们在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时,有意识地趋向积极向上的、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方面。

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往往不能凭一己之力,它需要大家同心协力去打造。学校经常会采取一些积极措施,虽然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不是学校所能做到的,但学校是社会的一部分,在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方面,学校承担着一定的责任和义务。学校可以加强与家庭的联系,例如,经常进行家访、电访,或者邀请家长们来学校跟教师们共同探讨教育问题,又或者开展家长、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第二课堂活动。家长们是来自社会各界的,这些措施不仅有利于协调好家校教育,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协调社会各界力量办好“家长学校”。

三、重视并开展加强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活动

中学生行为规范教育,主要是引导受教育者以文明素质作为行为准则,教育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负责、学会追求,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和行为习惯。进行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始终应当坚持向学生讲明道理、提高认识,让学生真正认识到《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每一条都有精辟独到之处,都是科学合理的要求 ,都是中学生在日常行为中应当遵守和必须做到的。认识到行为规范的养成是建立正常教育秩序、社会秩序的基础,是学校开展工作的保障,也是形成优良班风、校风的基本条件;它对个人成才、对提高民族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搞强制灌输。否则,学生不可能形成真正的自律道德,只会造成师生情绪对立,或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不可能达到规范教育的目的。

学校可以经常开展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活动,例如,进行跟习惯的养成有关主题的进行在国旗下的讲话;进行以培养学生孝敬父母为主题的一些实践锻炼;经常进行检查评比活动,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在班级里开展主题活动或者辩论会,充分发挥班集体的教育功能等。

我们知道,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老师是学生的引路人,老师的言行举止,学生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容易被潜移默化;同时,教师又是中学生一代心灵的启蒙者和塑造者,因此,还要求教师要不断充实和完善自我。组织教师进行继续教育的培训,在校内外进行教研活动等,使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得到不断提高。建立一支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教书育人的教师队伍,这样更加有利于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从一定意义上说,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中学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阶段,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是学生从事其他活动的重要前提,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是优良品德形成的标志,我们在关注学生的成绩和追求升学率的同时,应该加强中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教育,要把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作为一项基本文明工程建设来抓,坚持全面要求,从点滴做起,分布实施,严格训练,常抓不懈。在教育方法上,既要有共同要求,又要有具体目标,还要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区别对待,因人施教。要时时抓、处处抓,使之成为班级、学校的一项长期的一贯的工作,有计划、有目的地形成制度,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使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长期有效地进行下去。这样才能培养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德才兼备的人才,从而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顺利进行,使我们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参考文献:

[1]吴海军.职业中学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J].科教文汇,2010(1).

[2]别忠全,楊丽娟.浅谈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6(4).

猜你喜欢

教育策略中学生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弱势群体与特殊家庭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及教育策略
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