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造型企业纳税风险管控问题研究

2020-09-21李国庆

管理学家 2020年11期
关键词:制造型企业风险管控纳税

李国庆

[摘 要] 纳税风险管控是指企业从自身发展的实际和实现战略目标的角度出发,在遵守国家法律的前提下,计划和安排企业的纳税工作,并对企业可能面临的税务风险进行有效控制的过程。纳税风险管控关系到企业的稳定和长远发展,对企业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制造业具有产品数量多、税务核算复杂等特点,制造业的纳税工作比较复杂,对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也更高。文章旨在分析制造企业纳税风险管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为制造企业的纳税风险管控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关键词] 制造型企业;纳税;风险管控

中图分类号:F406.7 文獻标识码:A

我国的每个企业都必须按照法律要求向国家缴纳税款,这既是企业的法定义务,也是企业发展的保证。良好的纳税风险管控能够帮助企业降低税务风险,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制造业本身具有生产的产品种类多、数量大,税务核算复杂等特点,在制造企业中开展税务风险管控工作难度更高,需要工作人员充分考虑企业自身特点和发展面临的实际情况,通过科学方法对企业的纳税活动进行管理。笔者以制造企业的纳税风险管控为研究对象,分析企业纳税风险管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制造型企业进行纳税风险管控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一、制造型企业纳税风险管控的问题

(一)纳税意识薄弱

工业制造企业的管理层缺乏纳税风险管控意识,普遍认为企业的纳税工作是财务部门的工作,只要保持账务数据正确,就能避免出现风险,而将企业的全部人力物力集中在业务工作上。因此,企业的纳税风险管控工作机制不健全,工作制度不完善,也没有纳入企业战略规划中。近年来,国家加大了税务管理工作力度,高度重视企业偷税漏税等违法行为,暴露出了很多企业纳税风险管控工作的缺失。因此,企业的管理层逐渐强化风险管控,完善企业当前的风险管控机制,提高企业科学应对税务风险的能力[1]。此外,因为我国出台的有关税务方面的法律法规很多很杂,并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地进行修订和变更,因此需要企业的纳税风险管控工作人员提高风险管控意识,加强税法知识的学习和更新。

(二)税务风险管控工作内容繁杂

制造业具有产品数量大、种类多等行业特点,使得制造业的税务工作也包含很多的项目和内容。在制造企业整个生产经营活动中,从产品生产、销售,到企业项目资金的筹集等都涉及纳税风险管控,因此纳税风险管控工作也会因为生产经营活动的变化而产生相应的变化,使得制造业的纳税风险管控工作存在很多的可变因素,给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另外,制造业的纳税风险管控工作还存在机会风险,即由于采用不合理的方法开展企业纳税风险管控工作,导致企业选择最佳的工作方案时可能会存在的潜在风险。也就是在进行风险管控工作中,企业管理层考虑有形利益时就会忽略无形利益,考虑短期利益时就会忽略长期利益,考虑局部利益时就会忽略整体利益,这种机会风险也可能对企业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三)纳税风险管控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制造业纳税风险管控人员的专业素质与企业实际需求相差甚远,严重影响了企业税务风险管控工作的顺利进行,降低了企业应对税务风险的能力,给企业带来了潜在税务风险。因此,企业的纳税风险管控人员应该提高自身的纳税风险管控责任意识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学习有关的专业知识,增加专业储备,否则将导致企业面临高额的税务风险。另外,企业的纳税风险管控人员还需要不断学习税务方面的法律法规,增强对于新形势、新政策的把控能力。同时,提升个人及财务管理团队的数据分析能力,避免因传统会计而导致的风险识别能力不足、风险评估不准确的情况发生。

二、制造业纳税风险管控的优化策略

(一)提高纳税风险意识

制造企业管理层应当提高纳税风险管控意识,在整个企业开展相关宣传,提高企业全体员工的纳税风险管控意识,树立正确的纳税观念,丰富税务方面的法律法规,在整个企业树立良好的纳税风险管控环境。企业的管理层和纳税风险管控人员要时刻关注税务法律法规方面的变化,避免在工作中出现违反法律的行为。此外,良好的纳税风险管控氛围和意识可以使企业的纳税风险管控方案更容易被接受,避免企业出现纳税风险,为企业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税务法律法规的变化对企业的纳税风险管控工作有着重要影响,关系到风险管控工作的顺利进行,企业管理层和纳税管理人员要时刻关注法律法规的变化。我国正处在社会经济的重要变革时期,税务法律也会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发生相应的变化,企业管理层关注这方面的变化,就能够使企业的税务管控工作更加贴近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显著提高企业的纳税风险管控工作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同时,应在传统会计岗位中,融入管理会计的先进方法和经验,以此全面推动税务筹划意识提升,严控预算、维稳成本、降低税务风险,全方位实现税务管理与预算的全面结合,更加系统有效地提升制造业纳税风险管控水平[2]。

(二)选择合理的纳税内容

制造企业由于其行业特性的原因生产的产品基数较大,而且种类丰富,在各项目环节中,需要把控的财务风险有所不同,其中有很多项目内容很难进行纳税风险管控,导致企业面临着很高的纳税风险,可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解决难题,企业的纳税风险管控工作人员要认真地分析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把握合适的工作实际情况[3]。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纳税风险管控工作人员选择适合企业发展方向和生产目标的风险管控方案,提高税务工作的效率。在开展日常工作时,正确掌握企业税务风险管控工作的方向,从企业整体生产经营活动出发,分析企业的纳税业务内容,合理安排税务工作流程,实现企业税务管控工作高效率、全覆盖。总而言之,纳税管控人员在开展工作之前,仔细分析企业当前的业务流程,列出涉及纳税工作的内容,制定科学高效的风险管控的计划和方案,一定要保证该方案能够兼顾企业各方面的利益,将机会风险降到最低。

(三)提升纳税风险管控人员的专业素质

纳税风险管控人员的专业素质的高低决定了企业纳税风险管控水平的好坏。因此,企业要不断提高纳税风险管控人员的专业素质,强化风险管控专业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及最新的税务法律知识等,采用线上、线下培训,外出参观等多种培训形式,更新税务风险管控人员的知识体系,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为更好地开展工作奠定良好的专业基础。与此同时,风险管控人员自己也要提高自我要求,加强自身学习,主动地获取税务风险管控方面的知识,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另外,因为制造企业风险管控工作的特殊性,工作人员应当在熟悉业务流程、了解企业发展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目标要求,使纳税风险管控工作目标要求与企业发展保持一致,保证工作方向的正确性,提高工作效率[4]。在工作人员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发展实际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税务风险管控方案,明确工作的方向和内容,制定出工作具体流程,特别标注出业务相关的涉税内容。同时,明确规定每项工作的责任人,确定工作的联系人,将企业的涉税工作职责进行合理地分配,规避纳税风险。另外,在工作过程中发生任何问题要立即与联系人和责任人进行沟通,采取更合理的方式解决问题,提高纳税风险工作的效率,保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三、结语

对于制造企业来说,良好的纳税风险管控有利于企业规避纳税风险,有利于企业合理纳税,有利于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但是,目前制造业的纳税风险管控还存在很多问题,不能有效解决,就会使企业面临很大的税务风险。因此,企业的管理层和全体员工都应该提高纳税意识,为纳税风险管控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氛围。加强企业纳税风险管控工作,完善工作机制,制定出适合企业发展实际的工作方案。另外,提高风险管控人员的专业素质,强化道德素质和专业知识的培训,尤其是税法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促进传统会计向管理会计的变革,加强数据化管理,实行量化决策,有效提升企业的税务风险管控水平,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覃颖威.公司合同中的涉税风险防范[J].低碳世界,2019(1):264-265.

[2]周英.进出口企业税务筹划涉税风险应对[J].经贸实践,2019(2):17-18.

[3]葛萌.营改增背景下制造业企业的税务筹划及风险应对[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16):111-112.

[4]譚光荣,张立华.汽车制造业税务风险的实证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8,39(2):84-87.

猜你喜欢

制造型企业风险管控纳税
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
项目建设与纳税筹划
略论制造型企业资金与成本管控的结合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风险考量与管控
浅谈集中监控开关实传试验的“三步控制法”
工业4.0时代中国制造产业“先富带动后富”发展模式研究
制造型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现存问题及优化方式研究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管控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