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量泵与肌内注射罂粟碱对断指再植术后皮瓣存活率及血管危象的影响

2020-09-21杨军万梅红

医疗装备 2020年15期
关键词:罂粟碱断指危象

杨军,万梅红

江西省新余市中医院 (江西新余 338000)

断指再植术是一种显微外科手术,可帮助患者将完 全或不完全离断的指体接回原位,并吻合离断的神经、血管及肌腱,从而恢复离断手指的结构及功能,降低残疾率[1]。术后患者需长期卧床休息,预防修复过程中因外伤等导致再次离断;同时,应减少体位调整,避免对离断手指造成刺激而引发血管危象,造成断指血供障碍,影响恢复效果。目前,临床多采用血管扩张药物预防血供异常,罂粟碱是常用药物之一,可缓解血管痉挛及扩张血管[2]。该药的传统注射方式为肌内注射,长期如此易出现注射部位疼痛、肿胀或形成硬结等现象,降低患者的用药依从性[3]。而微量泵注射可定时定量释放罂粟碱,避免反复注射引起的不良反应,且利于维持体内的血药浓度,稳定局部血液循环。本研究旨在探讨微量泵及肌内注射罂粟碱对断指再植术后皮瓣存活率及血管危象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行断指再植术的86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男25例,女18例;年龄26~58岁,平均(37.87±5.39)岁;伤情性质,锐性15例,钝性21例,撕脱7例;再植指数量,1指18例,2指19例,3指6例。试验组男24例,女19例;年龄25~59岁,平均(37.91±5.37)岁;伤情性质,锐性16例,钝性21例,撕脱6例;再植指数量,1指17例,2指20例,3指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核批准,患者均已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两组均卧床休息,并予以抗感染、镇痛等基础治疗。

对照组予以注射用盐酸罂粟碱(开封康诺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667)肌内注射,60 mg/次,每6小时1次。

试验组予以注射用盐酸罂粟碱(开封康诺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667)微量泵注射,使用保定申辰泵业有限公司提供的ISPLab01型微量注射泵,经中心静脉持续泵入60 mg,保持6 h 内泵完。

两组均持续治疗1周。

1.3 临床评价

(1)血管充盈时间及血氧饱和度:治疗1周后,比较两组的血管充盈时间及血氧饱和度。(2)皮瓣存活率及血管危象发生率:治疗1周后,比较两组的皮瓣存活率及血管危象发生率。(3)疼痛状况:治疗1周后,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两组的疼痛状况进行评价,分值0~10分,由患者主观判断,分数越高则疼痛越强烈。(4)不良反应:皮疹、头痛、硬结。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 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管充盈时间及血氧饱和度比较

试验组血管充盈时间短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管充盈时间及血氧饱和度比较(±s)

表1 两组血管充盈时间及血氧饱和度比较(±s)

组别 例数 血管充盈时间(s) 血氧饱和度(%)试验组 43 1.02±0.13 92.24±2.76对照组 43 1.19±0.28 89.79±4.65 t 3.611 6.973 P 0.001 0.000

2.2 两组皮瓣存活率及血管危象发生率比较

两组皮瓣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血管危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皮瓣存活率及血管危象发生率比较[例(%)]

2.3 两组疼痛状况比较

对照组VAS评分为(5.36±1.28)分,试验组为(3.18±1.0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68,P=0.000)。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出现3例皮疹、5例头痛、3例硬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58%(11/43);试验组出现1例皮疹、2例硬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8%(3/43);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60,P=0.020)。

3 讨论

血管危象属于断指再植术的常见并发症,也是导致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在疼痛刺激、心理状态、饮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部分患者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刺激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从而导致血管收缩,增加血管危象的发生风险[4];同时,吸烟、辛辣等会刺激患者的末梢血管而导致痉挛,进一步增加血管危象的发生风险。血管危象发生后,断指部位会出现血液供血障碍,导致断指坏死脱落,因此,及时应用血管扩张药物尤为重要。

罂粟碱是当前常用的血管平滑肌松弛剂,可通过抑制钙离子内流,降低磷酸二酯酶活性,升高机体内环磷酸腺苷水平,降低外周血管阻力,预防肢体动脉痉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少血管危象的发生[5]。肌内注射是常用的给药方式,简单、快捷、方便,但会对皮肤产生较强的刺激,导致注射部位出现疼痛、硬结等不良反应,降低患者的依从性,甚至造成肌肉坏死,影响治疗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血管充盈时间短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血管危象发生率、VAS 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皮瓣存活率略高于对照组,表明微量泵注射罂粟碱用于断指再植术中的效果优于肌内注射,可加快患者血管充盈速度,提高血氧饱和度,减少血管危象的发生,安全可靠。微量泵属于定容输液泵,具有定时、精准度高、流速稳定等特点,可稳定地向患者输入药物,利于长时间维持血药浓度稳定,持续发挥药效,预防血管危象[6];同时,该方式下药物起效缓慢而持久,可避免对机体造成过大的刺激,从而减少疼痛、硬结等不良反应,减轻患者疼痛。

综上所述,微量泵注射罂粟碱可缩短断指再植术患者的血管充盈时间,提高血氧饱和度,在一定程度上增高皮瓣存活率,减少血管危象,减轻机体疼痛,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 杨荣,陈雁西.抗血管痉挛药物局部给药方式对断指再植术后动脉危象的疗效评价[J].浙江医学,2017,39(17):1483-1485.

[2] 王青玉.罂粟碱配合护理干预预防断指再植术后血管痉挛30 例效果观察[J].中国药业,2017,26(21):69-71.

[3] 安丽影,赵秀红,陆玉兰,等.断指再植术后患者肌内注射部位外敷金黄散的效果观察[J].上海护理,2015,15(6):45-47.

[4] 肖思顺,雷青,魏平.断指再植术后发生血管危象的因素及处理[J].临床骨科杂志,2017,20(4):447-448.

[5] 汤俊君,张建,吴克俭,等.罂粟碱促进跟骨骨折手术切口愈合的疗效评价[J].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15,4(2):133-136.

[6] 李献凤,班荣曼,韦梦江.罂粟碱微量泵持续给药在小儿断指(肢)再植术后的应用[J].中国病案,2018,19(12):110-112.

猜你喜欢

罂粟碱断指危象
显微外科血管吻合术局部注射罂粟碱后创面有形物质形成原因的探讨及预防
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相关危险因素
罂粟碱不良反应文献概述
餐饮行业中吗啡类违禁成分的危害及其鉴定方法研究
伤科黄水预防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临床观察
罂粟碱用于治疗分娩时宫颈水肿产妇的疗效分析
疼痛控制在吸烟患者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护理中的应用
单纯吻合指动脉在末节断指再植术中的应用
多节段断指再植术后护理
微型静脉皮瓣在缺损性断指再植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