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种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和安全性网状Meta分析
2020-09-21陈思文李湘鹏许馥容唐源苑向丽萍
陈思文,李湘鹏,许馥容,唐源苑,向丽萍
(1.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410208;2.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湖南 410005)
慢性荨麻疹(chronic urticaria,CU)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以自发性风团、血管性水肿或两者并存为主要发病特点[1]。其病因复杂,易反复,瘙痒难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显示,不同地区之间CU的患病率存在实质性差异,全球范围内患病率约为0.5%~1%,且其发病率在日益上升[2,3]。慢性荨麻疹临床以非镇静类抗组胺药作为第一线治疗方法,但其种类众多且疗效各有差异。目前相关Meta分析多为两种抗组胺药疗效的直接对比[4,5],缺乏多种抗组胺药的相对疗效评价。因此,本研究选取左西替利嗪、依巴斯汀、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咪唑斯汀、奥洛他定、卢帕他定、非索非那定8种抗组胺药,通过网状Meta分析(network meta-analysis,NMA)对现有的随机证据进行分析,从而评估其治疗CU的疗效和安全性,并进行最佳概率排序,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循证医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标准 ①P:慢性荨麻疹患者,年龄>12岁;②I:左西替利嗪、依巴斯汀、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咪唑斯汀、奥洛他定、卢帕他定、非索非那定;③C:不同于干预措施的其他7种抗组胺药;④O:包括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纳入研究的疗效标准均按4级评分法,并以症状评分降低指数(SSRI)来判定疗效,SSRI=(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100%,计算有效率时SSRI≥60%。⑤S:随机对照试验(RCT)。
1.2 排除标准 ①研究对象含急性荨麻疹患者或为儿童慢性荨麻疹、寒冷性荨麻疹、皮肤划痕征等特殊类型荨麻疹患者;②多种抗组胺药物合用的研究;③治疗组或对照组<30例;④无可用结局指标或数据无法获取的文献;⑤非RCT、综述、系统评价或重复发表的文献。
1.3 检索策略 计算机检索 CNKI、Wanfang、CBM、PubMed、Embase,时间界定为建库至2019年12月。中文检索词包括:慢性荨麻疹、荨麻疹、左西替利嗪、依巴斯汀、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咪唑斯汀、奥洛他定、卢帕他定、非索非那定、随机等;英文检索词:(chronic urticaria OR urticaria)AND (levocetirizine OR ebastine OR loratadine OR desloratadine OR mizolastine OR olopatadine OR rupatadine OR fexofenadine)AND(random ORrandomizedORrandomizedcontrolledtrail)。
1.4 文献筛选和质量评价 首先剔除重复文献,再由2位研究者分别阅读文献标题和摘要以排除不符要求文献,最后仔细阅读全文,筛选适合文献并将文献相关内容分类整理,有分歧则听取第三位研究者的意见。使用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从具体随机方案、分配隐藏方法、盲法、有无缺失结局数据、选择性结局报告情况、其他偏倚6个方面评估纳入文献的总体质量。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tata 15.1绘制证据网络图,并制作比较-校正漏斗图,评价纳入研究是否存在小样本效应。同时运用ADDIS 1.16.8软件对整理的数据进行网络Meta分析。以比值比(OR)及95%置信区间(CI)为效应指标。使用点分法模型进行不一致性检验,若P>0.05,提示纳入研究异质性较小,选择一致性模型进行分析;反之则选择非一致性模型进行分析。收敛性以潜在尺度缩减因子PSRF表示,当PSRF接近或等于1,说明收敛性良好,一致性模型分析结果可信度较高[6]。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 初检得到相关文献4 800篇,经逐层筛选后,最终纳入37篇RCT。文献筛选流程见图1。
图1 文献筛选流程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和偏倚风险结果 37篇RCT[7-43]总样本量为 4 677 例,1 项[43]为 4 臂研究,其余均为双臂研究;所有RCT均对有效率进行报道,1篇RCT[41]未报道不良反应,1 篇 RCT[21]缺乏两组不良反应具体数据。所有研究均提及随机,其中13项叙述随机方案,2 项提及分配隐藏,12 项实施双盲,2 篇文献[16,37]结局数据不完整。纳入RCT均未出现选择性报告研究指标,未发现其他偏倚。见表1。
2.3 网状Meta分析
2.3.1 证据网络 纳入的37个RCT共涉及8种治疗措施,其网络关系见图2。图中圆点的大小对应该干预方案的研究数量;连线表示两种干预方案之间存在直接比较,线的粗细对应该研究的样本量。
2.3.2 一致性检验及收敛性诊断 点分法模型结果显示所有P>0.05,提示直接比较和间接比较异质性较小。研究结局指标PSRF均近等于1,表明收敛性良好,故选择一致性模型进行网状Meta分析。
2.3.3 有效率 37项研究均报道了治疗后的有效率。网状Meta分析显示,依巴斯汀、地氯雷他定、咪唑斯汀的有效率均优于氯雷他定,其余各组间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对8种干预措施有效率进行概率排序,Rank1数值越大越好,最佳概率排序:依巴斯汀(P=0.47)>非索非那定(P=0.18)>地氯雷他定(P=0.15)>卢帕他定(P=0.12)>奥洛他定(P=0.06)>咪唑斯汀(P=0.02)>左西替利嗪(P=0.00)=氯雷他定(P=0.00),见表3。
2.3.4 不良反应发生率 35项研究报告了不良反应情况,主要包括口干、嗜睡、乏力、头晕、头痛、心悸。网状Meta分析显示,8种抗组胺药之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4。
2.3.5 小样本效应评估 根据临床有效率绘制比较-校正漏斗图(见图3),结果显示纳入研究分布对称性一般,提示可能存在小样本效应。
表4 不良反应发生率的网状Meta分析
图3 比较-校正漏斗图
3 讨论
慢性荨麻疹是临床常见的过敏性疾病,目前首选非镇静类抗组胺药治疗。非镇静类抗组胺药不易透过血脑屏障,且H1受体选择性高,一般不产生中枢神经抑制作用[44],其具有良好的抗组胺和抗过敏作用,能有效减少荨麻疹患者风团的数量、大小及风团持续的时间,并能减轻瘙痒症状[45]。
网状Meta分析结合了基于临床试验的直接和间接证据,目前认为其对干预措施优势评价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本研究共纳入37个RCT,通过NMA对8种抗组胺药治疗CU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依巴斯汀、地氯雷他定、咪唑斯汀的疗效均优于氯雷他定,其余药物之间的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8种抗组胺药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提示本研究纳入的8种抗组胺药安全性相当;概率排序图显示有效率从优到劣依次为依巴斯汀、非索非那定、地氯雷他定、卢帕他定、奥洛他定、咪唑斯汀、左西替利嗪和氯雷他定。
本次研究第一次采用网状Meta分析的方法,比较了左西替利嗪、依巴斯汀、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咪唑斯汀、奥洛他定、卢帕他定、非索非那定8种抗组胺药之间的疗效、安全性差异,并对其疗效优劣进行排序,为临床上抗组胺药物的选择提供了证据支持,但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如:一些纳入研究没有充分报告随机化、盲法和分配隐藏,这些因素可能会破坏总体研究结果的有效性;纳入研究均为中文文献,可能存在语言偏倚;部分治疗措施缺乏直接比较,虽然NMA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一局限,但仍需要更直接的证据才能得出更稳健、更可靠的结论。
综上所述,基于本研究,纳入的8种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荨麻疹均有一定疗效,其中依巴斯汀成为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最优用药选择的可能性最大。但本研究结论尚需更多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