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胆结石手术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的心理干预护理分析

2020-09-21余幼凤袁燕婷林玉婵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年19期
关键词:胆结石分值血压

余幼凤 袁燕婷 林玉婵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医院,福建 宁德352100)

高血压属于临床常见疾病,该病的发生和发展,与精神、情绪等因素密切相关。胆结石合并高血压患者,多因胆绞痛而致使血压持续升高,而在血压持续升高状态下,极易对胆结石手术的顺利开展产生直接影响;由此而可见,有效控制血压是确保胆结石手术顺利开展的前提和保证[1]。调查发现,胆结石合并高血压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明显较单纯胆结石患者的差,因此为确保手术顺利开展,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至关重要。为进一步分析胆结石手术合并高血压病患者接受心理干预护理的价值,特择我科53例患者展开,现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科2019年1-11月内的53例患者,遵循护理模式差异分为对照组(26例):13例男、13例女,年龄区间48.5-75岁,均值(61.75±11.52)岁。观察组(27例):12例男、15例女,年龄区间49-75岁,均值(62.15±12.33)岁。对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采用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统计学不成立(P>0.05)。

纳入标准:(1)符合临床对胆结石合并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2)临床资料完整、符合胆结石手术指征;(3)患者、家属知晓并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1)与纳入标准相悖者;(2)存在胆结石手术禁忌症者;(3)存在凝血功能障碍者;(4)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严重病变者;(5)既往血压水平控制情况较差者;(6)恶性肿瘤者;(7)意识不清者[2]。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常规护理:热情接待患者入院,后指导其完善各项检查,予术前常规准备,并通过书面及口头宣教将围术期注意事项告知患者。

1.2.2 观察组联合开展心理干预:(1)组建干预小组:由科室护士长和数名护理骨干成立小组,护士长担任组长,组织成员定期培训和学习,主要以胆结石合并高血压病理生理知识、临床主要症状表现、常规治疗、针对性干预措施等为重点内容,定期组织培训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确保护理人员具备过硬的业务能力和较高是心理素质,及时准确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心理安慰等护理。

(2)术前干预:通过围术期视频、护理宣教平台等形式开展术前心理认知教育,将“胆结石合并高血压的医学知识、心理状态影响手术疗效的重要性、胆结石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和成熟性”等信息告知患者,并且告知患者“早发现、早治疗、早观察”的重要性;及时、婉转、耐心的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注意避开敏感话题,避免增加患者心理负担。

(3)术中干预:入室后将麻醉医师、麻醉方法和手术安全性告知患者,通过熟悉手术室环境、有效交流等方式来缓解患者内心的恐惧和焦虑。

(4)术后干预:指导患者学会并充分掌握自我放松方法,以此来缓解术后心理的不良反应:给予营造温馨舒适的病房环境,指导患者听轻音乐、观看喜欢的书籍,电视节目等措施来调节患者情绪;也可以指导其在安静的状态下自己进行呼吸放松、意向放松

等活动,从而很好的调节心理状态,减少心理应激反应,促进术后康复。

1.3 观察指标

(1)观察护理前后血压水平改善情况;(2)观察护理前后心理状态改善情况;主要从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来对比。焦虑用SAS量表评定,分值<50分记录为“无焦虑”,分值50-60分记录为“轻度焦虑”,分值>60分记录为“中重度焦虑”。抑郁用SDS量表评定,分值<53分记录为“无抑郁”,分值53-60分记录为“轻度抑郁”,分值>60分记录为“中重度抑郁”[3]。

1.4 统计学分析

此研究软件:SPSS22.0版本,变量资料(连续性):计算以±s表达,行t检验。定性数据:以百分比(%)表达,行χ2检验。P<0.05区间:产生数据差异显著,并且统计学意义成立。

2 结果

2.1 护理前后血压水平改善情况相较

护理后观察组血压下降幅度较大,血压水平较低(P<0.05)。见表1。

2.2 护理前后心理状态改善情况相较

护理后观察组心理状态改善幅度较大,焦虑、抑郁评分较低(P<0.05)。见表2。

表1 护理前后血压情况(±s)

表1 护理前后血压情况(±s)

?

表2 护理前后心理状态情况(±s)

表2 护理前后心理状态情况(±s)

?

3 讨论

高血压是现阶段心脑血管常见疾病,同时也是肾血管、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该病属于一种全身性、基础性疾病,患者以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特征,同时该病也是外科手术禁忌症之一[4]。经国内外大量临床研究证实,手术患者在围术期,受各方因素的影响,其心理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而患者血压、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会随手术的临近而逐渐递增;因此对接受手术治疗且合并存在高血压的患者而言,若血压控制情况较差,极易会导致手术风险明显增加。由此可见,为降低手术患者心理应激反应、提升临床疗效,需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开展心理干预。

受术前心理应激反应等因素的影响,患者血压会出现升高并且导致疾病进一步加重,而单纯治疗措施的实施,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压水平,但无法有效改善围术期患者心理状态,从而导致临床疗效大打折扣[5]。对胆结石手术合并高血压患者,自其入院后便开展心理干预,通过介绍疾病机制、手术治疗优势等信息,在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的同时确保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接受后续治疗。后期通过饮食调理等干预措施,在有效控制患者不良情绪的同时舒缓其内心焦虑、抑郁情绪,不仅有利于机体血压的调节,还能有效提高手术安全性及治疗效果。

此研究结果示:(1)护理后观察组SBP、DBP较对照组低(P<0.05)。所得结论与李萌等人[6]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提示:对胆结石手术合并高血压患者,通过心理干预的实施,不仅可以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减少内心恐惧,整体增强治疗信心),还能调整自身情绪,从而对交感神经兴奋性进行有效抑制、有效降低血压水平。(2)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所得结论与李奕等人[7]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提示:心理护理属于针对性的干预措施,秉承并贯彻“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严格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开展和实施心理疏导措施,可确保护理措施更具一定的专业性、有效性和针对性;在降低患者血压水平的同时全面疏导其心理状态,从而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猜你喜欢

胆结石分值血压
胆结石的症状有哪些日常护理知识需知道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观察
芍梅化阴汤对干燥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哪些人易得胆结石?得了胆结石该怎么吃?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悄悄告诉你:统计这样考
谁是科创板创值全能冠军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最怕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