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颈转移性肺腺癌1例
2020-09-18姚宇琪贾世军段芳蕾
余 清,吴 宁,姚宇琪,贾世军,段芳蕾
患者女性,66岁。因双下肢水肿及阴道少许淡红色分泌物半年入院。既往史:2013年因右侧肺腺癌伴第8胸椎骨转移行根治性放、化疗,合计4个周期方案化疗(紫杉醇每天210 mg+顺铂40 mg)。同期针对右侧肺下叶占位行SBRT治疗D9550Gy/5f,T8椎体D95 4180 cGy/22 f。2015年患者腰骶部疼痛,骨扫描示T8、骶骨放射性异常浓聚,考虑骨转移,针对骶骨骨质破坏区域制定IMRT放疗15次后疼痛缓解。妇科检查子宫颈质硬呈菜花状,灶性糜烂。辅助检查:胸椎+腰椎+胸部CT平扫加增强:右侧肺癌骨转移放、化疗;CT示:(1)右侧肺下叶结节状致密影,周围肺斑片条索影,左侧肺上叶尖后段小斑片类结节影;(2)双锁骨上窝区、右侧腋窝、纵隔内、肺门多发增大淋巴结;(3)右侧部分肋骨高密度斑片影,局部骨质形态异常;(4)T1-4、T7-9、S3、4椎体及部分附件骨转移,右侧第8肋骨转移。彩超示:双侧小腿深静脉血栓;右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临床诊断:(1)右侧肺下叶肺腺癌伴胸8椎体转移放、化疗后,骶椎转移放疗后;(2)子宫颈癌待查。
病理检查子宫颈液基细胞学:肿瘤细胞成团或单个散在,核质比为1 ∶1~1 ∶2,核圆形、椭圆形,可见核仁(图1);液基细胞块:肿瘤细胞单个散在、小条索状、细乳头状(图2)、腺样;胞质红染有黏液样物质。免疫表型:TTF-1(图3)、Napsin A均阳性。随后子宫颈6点及12点取活检,眼观:灰白色小组织各1粒,大小分别为0.8 cm×0.5 cm×0.2 cm、0.6 cm×0.4 cm×0.3 cm,以腺状或微乳头状排列为主(图4)。免疫表型:瘤细胞中CK7、CKpan、TTF-1、Napsin A、CEA、SPB均阳性,HNF-1部分阳性,p16、Pax-8、ER、WT-1、MC、GATA-3、CK20、p63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约30%。基因检测:肺部原发灶及子宫颈转移灶均检测到EGFR基因19外显子突变。
病理诊断:子宫颈转移性肺腺癌,肺腺癌与子宫颈转移灶组织学形态一致。
①②③④
讨论子宫颈原发恶性肿瘤常见,转移性恶性肿瘤少见,由于子宫颈向外离心性淋巴引流的解剖学特征,肺癌转移至子宫颈在国内外文献中罕见,经PubMed及万方医学数据库检索国内外肺癌转移至子宫颈的文献报道仅6例[1-6],其中腺癌5例、神经内分泌癌1例,患者年龄44~76岁,中位年龄58.83岁。
本例细胞学诊断需与以下几种肿瘤鉴别。(1)子宫颈鳞状细胞癌:鳞癌细胞单个散在或呈巢状排列,核质比高,可出现裸核及梭形、蝌蚪状的奇异性细胞,且p63阳性。本例肺腺癌细胞呈腺样、细乳头状排列,且p63阴性,可资鉴别。(2)子宫颈管原位腺癌/腺癌:多呈菊形团或羽毛状排列,细胞核拥挤重叠并且拉长呈雪茄状。本例肺腺癌细胞核圆或椭圆形,CK7、TTF-1、SPB均阳性,CK20阴性,与文献[7]报道腺癌中CK7+/CK20-、TTF-1+和(或)SPB+时,高度提示为肺来源(特异性100%,敏感性85%)。另外,文献报道[8]转移肿瘤与原发肿瘤基因检测一致性较高,本例肺部原发灶及子宫颈转移灶均检测到EGFR基因19外显子突变,与文献报道相符。(3)子宫内膜腺癌:呈三维立体的球状细胞团,癌细胞核圆形,染色质颗粒状,核仁明显,胞质稀少可见空泡化及中性粒细胞,有水样肿瘤素质的背景,免疫组化标记ER、vimentin均阳性,CEA阴性。本例肺腺癌细胞呈平铺状,无三维立体的结构,免疫组化标记CEA、TTF-1、Napsin A均阳性,ER阴性,可资鉴别。
综上所述,肺腺癌转移至子宫颈罕见,但通过临床病史结合液基细胞学涂片、液基细胞块镜下特点联合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可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