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排螺旋CT 低浓度对比剂在颈部血管成像扫描中的应用
2020-09-18张爱英刘明海
张爱英,刘明海
万安县人民医院放射科 (江西吉安 343800)
颈部血管成像技术具有特异度、灵敏度高等优点,对头颈部血管疾病的检出率较高,可清晰显示颈内动脉、椎基动脉等血管结构[1]。有研究[2]报道,64排螺旋CT 血管成像对中小血管病变的显示率,与插管法血管造影一致。对比剂注射是动脉血管成像的关键,但所带来的不良反应受到临床重点关注。高浓度对比剂会加重肾脏负担,肾毒性表现明显;低浓度对比剂相对安全,但是否具有清晰的图像质量仍存在争议。本研究分析64排螺旋CT 低浓度对比剂在颈部血管成像扫描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行颈部血管成像扫描的患者,均采用64排螺旋CT扫描,按不同对比剂浓度分为低浓度组(碘海醇300 mgI/ml)和高浓度组(碘海醇320 mgI/ml),每组35例。低浓度组男21例,女14例;年龄40~72岁,平均(54.81±6.89)岁。高浓度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40~72岁,平均(55.28±7.01)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患者认知清晰、精神状态良好;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碘对比剂过敏的患者;伴有心、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的患者;支架植入术的患者。
1.2 方法
采用Philips Brilliance 64排螺旋CT 机行颈部血管成像扫描,电压80~120 kV,电流5~235 mA,球馆旋转速度0.4 s/圈,视野220 mm×220 mm,螺距0.891,扫描层厚0.627 mm,重建0.5 mm。患者仰卧位,去除假牙、金属物等,固定头颈部,平静呼吸,从自主动脉弓扫描至颅顶部。高浓度组从患者右侧肘正中静脉注射碘海醇320 mgI/ml,速率4 ml/s,注射剂量50 ml。低浓度组采用的碘海醇浓度为300 mgI/ml,其他同高浓度组。两组对比剂注射结束后,以4 ml/s 速度注入0.9%氯化钠注射液40 ml。之后,开展对比剂跟踪自动触发技术,确定感兴趣区,造影剂注射10 s,行低剂量跟踪扫描,监测阈值120 HU。扫描图像传至EBW4.5工作站,利用最大密度投影(maximal intensity projection,MIP)技术、容积再现技术(volume rendering,VR)、曲面重组技术(curved planar reformation,CPR)处理。由3名工作经验丰富的影像医师进行阅片,评价图像质量。
1.3 临床评价
(1)图像质量评分:4分,图像质量显示优秀,清晰显示血管结构;3分,图像质量较好,不影响血管等结构分析;2分,图像质量差,影响分析;1分,图像显示很差,无法观察。(2)静脉干扰评分:4分,锁骨下静脉残存较少对比剂,未影响病变观察;3分,锁骨下静脉内残存较多对比剂,对动脉观察产生一定影响;2分,颈内动脉残存对比剂,低于颈总动脉分叉部位;1分,残存对比剂高于颈总动脉分叉部位。(3)计算信噪比:血管内CT 值/图像噪声。(4)统计主动脉、右颈总动脉、基底动脉的强化CT 值。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图像质量、静脉干扰评分比较
两组图像质量、静脉干扰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图像质量、静脉干扰评分比较(分, ±s)
表1 两组图像质量、静脉干扰评分比较(分, ±s)
组别 例数 图像质量 静脉干扰低浓度组 35 3.68±0.36 3.36±0.34高浓度组 35 3.70±0.35 3.40±0.35 t 0.236 0.485 P 0.407 0.315
2.2 两组强化CT 值、信噪比比较
两组信噪比及主动脉、右颈总动脉、基底动脉的强化CT 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强化CT 值、信噪比比较(±s)
表2 两组强化CT 值、信噪比比较(±s)
基底动脉(HU)低浓度组 35 26.41±4.27 298.46±45.28 358.78±76.89 291.65±42.78高浓度组 35 27.01±4.32 310.75±48.54 365.85±78.49 308.58±45.25 t 0.584 1.095 0.381 1.608 P 0.280 0.139 0.352 0.056组别 例数 信噪比(%)主动脉(HU)右颈总动脉(HU)
3 讨论
动脉硬化性血管疾病是致脑卒中的主要原因,其近年来发病率明显升高。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降低脑卒中发病率、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步骤。随着CT 技术的发展,多层螺旋CT 容积扫描技术实现了各向同性,空间、时间分辨力的提高,并可清晰显示血管腔、血管壁,而且后期的多种处理技术能多角度、全方位显示血管及周围病变[3]。但头颈部血管成像扫描会损伤甲状腺、眼球晶状体等器官,临床多建议降低管电压,减少辐射剂量。此外,检查注射对比剂时,对肾脏存在较高的潜在危害性。有研究[5]报道,90%对比剂肾病是因含碘对比剂引起。因此,降低对比剂浓度成为临床研究热点。
目前,临床常用的对比剂浓度为240~370 mgI/ml,不同检查部位使用的对比剂浓度也存在差异。对动脉血管、肿瘤性病变进行检查时,高浓度对比剂可提高病变的强化峰值,且优于低浓度。但高浓度对比剂含碘浓度高,会加重肾脏负担,而且黏滞度高,需具有较高的注射速率及注射压强,极易出现对比剂外渗[6]。因此,适当降低对比剂浓度,在获得良好的图像质量及强化峰值时,应减少对比剂带来的不良反应。本研究结果显示,低浓度组、高浓度组图像质量和静脉干扰评分、信噪比及主动脉、右颈总动脉、基底动脉的强化CT 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与320 mgI/ml 浓度对比剂相比,300 mgI/ml 浓度对比剂亦能获得良好的图像质量,对静脉造影的影响较小,且能获取良好的强化CT 值。原因可能为,64排螺旋CT 扫描速度快,能在5 s 内完成颈部扫描,且具有良好的图像采集质量;同时,采用靶血管自动触发技术,依据血管浓度确定触发阈值,可避免影响图像采集质量。通常370 mgI/ml 触发阈值为+100 HU,300 mgI/ml 为+80 HU。
64排螺旋CT 行颈部血管成像扫描时,为了获得良好的图像质量,应优化扫描模式,为了避免对比剂外渗,可选用20G 套管针,减少对比剂注入时的血管阻力,减轻直接接触对血管的损伤,以免发生对比剂外渗;此外,对头颈部血管病变诊断扫描时,应合理控制对比剂浓度(浓度不宜低于300 mgI/ml),以免影响CT 成像质量。由于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较多,患者体重、注射速度、对比剂种类等均会对图像质量造成影响,日后仍需增加样本量进行研究,综合分析各种因素。
综上所述,64排螺旋CT 行颈部血管成像扫描时,采用低浓度对比剂可获得较高的图像质量,对病变CT 强化峰值无影响,并能减少高浓度对比剂产生的肾脏毒性。
[参考文献]
[1] 庞燕,王益民.低剂量对比剂行256层螺旋CT 头颈部血管成像的可行性[J].山西医药杂志,2016,45(20):2375-2376.
[2] Braunagel M, Ortner F, Schönermarck U, et al. Dynamic CTA in Native Kidneys Using a Multiphase CT Protocol-Potential of Significant Reduction of Contrast Medium[J]. Acad Radiol, 2018, 25(7): 842-849.
[3] 张洪,马延贺,吕军,等.低浓度对比剂、低管电压结合迭代重建在CT 冠状动脉成像检查中的临床价值[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7,40(6):661-665.
[4]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头颈部CT 血管成像扫描方案与注射方案专家共识[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9,53(2):81-87.
[5] 苏文,陈谦,毛存南,等.3.0T MRI 使用双流高压注射器进行低浓度对比剂头颈部CE-MRA 成像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8,24(2):169-172.
[6] 董祥宝.低剂量对比剂联合生理盐水在CT 头颈血管成像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6,8(8):1011-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