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根治术对结直肠癌患者T 淋巴细胞亚群及炎症应激指标水平的影响
2020-09-18黄身宙
黄身宙
福州市第一医院 (福建福州 350000)
由于结直肠癌的特殊解剖位置,手术难度较大,腹腔镜根治术是临床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首选方法,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1-2]。目前,对腹腔镜根治术的研究普遍集中在与传统开腹手术的疗效比较上,而关于根治术对炎症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较少[3]。本研究探讨腹腔镜根治术对结直肠癌患者T 淋巴细胞亚群及炎症应激指标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5例。试验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50~70岁,平均(59.66±5.34)岁;肿瘤部位,横结肠3例,升结肠4例,降结肠3例,直肠12例,乙状结肠3例。对照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52~70岁,平均(60.24±5.28)岁;肿瘤部位,横结肠4例,升结肠4例,降结肠2例,直肠13例,乙状结肠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患者均经纤维结肠镜和病理活检确诊为结直肠癌;术前评估可行根治术。排除标准:合并严重脏器损伤、发生远处转移和肠梗阻的患者;合并脑出血或脑肿瘤,术前行过化疗或放射治疗的患者;合并认知障碍或精神异常的患者。
1.2 方法
两组术前2 d 需注意饮食,只能食用流食,且保持营养均衡,口服甲硝唑或庆大霉素,术前1 d 口服番泻叶(或聚乙二醇 )进行肠道清洁准备,术前12 h 需禁食。
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根治术:术前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手术中采取截石位,选择合适部位作为切口,注意切口的保护;直接观察肿瘤位置,避免挤压肿瘤体,在近端肠管处进行结扎;按照全直肠系膜切除的原则,彻底清除直肠系膜静脉和淋巴结,结扎血管根部;用棉线结扎肿瘤远端约5 cm 处,切除肛门周围肠管造瘘,将直肠腔管至肛门处用碘伏清洗干净,结肠与肛管吻合并用吻合器确保吻合效果。
试验组给予腹腔镜根治术:患者采取低头高脚截石位,给予硬膜外全身麻醉,建立CO2人工气腹,腹压保持在10~12 mmHg(1 mmHg=0.133 kPa);在脐下做切口,置入腹腔镜探查肿瘤的局部情况及周围组织,用超声刀切开腹膜,切断肠系膜;乙状结肠癌患者在切除肠系膜后,应立即切除肿瘤,横、升、降或直结肠癌患者需在离肿瘤一定距离后,切除肠系膜再取出肠管,然后切除部分肿瘤;常规行结肠镜检查和缝合。
1.3 临床评价
(1)手术指标: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2)T 淋巴细胞亚群:采用美国Becton Dickinson 公司生产的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 淋巴细胞亚群水平(CD4+、CD8+及CD4+/CD8+)水平。(3)炎症应激指标:术前、术后清晨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低速离心取血清,置于-20 ℃冰箱备测,采用酶联免疫试验法检测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C 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及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水平。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手术指标
试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s)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住院时间(d)试验组 25 182.35±54.29 243.63±97.46 10.83±2.38对照组 25 232.62±55.48 351.85±103.42 13.46±2.62 t 3.238 3.808 3.715 P 0.002 0.000 0.001
2.2 T 淋巴细胞亚群
术前,两组T 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CD8+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CD4+、CD4+/CD8+水平均低于术前,且对照组低于试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T 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T 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s)
注:与同组术前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 CD4(%)术前 术后试验组 25 33.29±6.29 27.87±5.36a对照组 25 32.88±6.46 23.13±4.69a t 0.227 3.328 P 0.821 0.002组别 例数 CD8+(%)术前 术后试验组 25 26.93±6.13 26.26±7.57对照组 25 27.09±6.26 27.43±7.29 t 0.091 0.557 P 0.928 0.580组别 例数 CD4+/CD8+术前 术后试验组 25 1.33±0.27 1.04±0.22a对照组 25 1.32±0.25 0.92±0.15a t 0.136 2.253 P 0.893 0.029
2.3 炎症应激指标
术前,两组炎症应激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IL-6、CRP、SAA 水平均高于术前,且对照组高于试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炎症应激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炎症应激指标比较(±s)
注:与同组术前比较,aP<0.05;IL-6 为白细胞介素-6,CRP为C 反应蛋白,SAA 为血清淀粉样蛋白A
组别 例数 IL-6(pg/ml)术前 术后试验组 25 7.88±1.24 10.46±4.61a对照组 25 8.04±1.37 15.59±5.28a t 0.433 3.659 P 0.667 0.001组别 例数 CRP(mg/L)术前 术后试验组 25 3.37±2.27 18.46±10.13a对照组 25 3.42±2.17 32.67±11.24a t 0.080 4.696 P 0.937 0.000组别 例数 SAA(mg/L)术前 术后试验组 25 3.52±2.09 30.13±8.83a对照组 25 3.48±2.13 51.64±10.78a t 0.067 7.718 P 0.947 0.000
3 讨论
目前,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主要以手术切除为主。传统开腹手术具有稳定的疗效,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大量研究证实,传统开腹手术具有较大的创伤性,术后出现切口或肺部感染等并发症风险高,且会损伤患者的免疫功能,手术的安全性不高[4]。腹腔镜手术具有术中视野宽、几乎没有盲区、手术入路清晰等无可比拟的优势,已成为结直肠癌根治术的首选方法[5]。
细胞的免疫功能可通过外周血T 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反映,其表达水平稳定表明免疫系统的内部环境相对稳定,可通过CD4+和CD8+表达显示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和疾病严重程度[6-7]。应激反应是人体对外界刺激产生的非特异性防御,通过对抗进行保护,对强烈的刺激反应具有破坏性应对作用,应激反应程度反映人体的损伤程度。IL-6对细胞因子有趋化作用,产生于多种细胞,同样对多种细胞具有作用机制,主要出现在急慢性炎症区域,是级联反应的主要因素;CRP 是急性期代表性蛋白,其表达水平在组织应激状态下上升;SAA 是血浆高密度脂蛋白与急性期蛋白的结合产生物,其作用与CRP 相似,可反应应激状态[8-9]。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照组CD4+、CD4+/CD8+水平低于试验组,血清IL-6、CRP、SAA 水平高于试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表明,结直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根治术可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对术后细胞免疫及炎症应激指标影响较小,与朱宏升和徐亮[10]研究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结直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根治术可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对术后细胞免疫及炎症应激指标影响较小。
[参考文献]
[1] 彭旗,谢梦达,杨向东.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近期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军医杂志,2019,47(6):647-649.
[2] 郭鹏,张治清,兰远志,等.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联合肝转移灶射频消融术与开腹结直肠癌肝转移根治术的疗效分析[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8,17(5):459-465.
[3] 金鑫,时飞宇,孙祺.达芬奇机器人、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的近期疗效对比研究[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9,25(4):406-411.
[4] 马克,王祥宇,陈进宏.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腹腔镜同期切除术与开腹手术的比较研究[J].中华外科杂志,2018,56(7):516-521.
[5] 曹广,梁杰雄,李洋,等.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不同分期结直肠癌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医药,2017,12(4):566-570.
[6] 关亚伟.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疗效对比观察[J].安徽医药,2018,22(5):875-877.
[7] 沈育锋,严斌.LAS 与HALS 对结直肠癌的手术疗效及手术应激创伤反应比较[J].西南国防医药,2018,28(1):54-56.
[8] 朱琳.结肠镜联合腹腔镜根治术对老年结直肠癌炎性因子、 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J].安徽医药,2019,23(4):780-783.
[9] 张皓,李晓林.老年晚期结直肠癌病人化疗前后外周血T 淋巴细胞亚群变化[J].实用老年医学,2017,31(12):1114-1116.
[10] 朱宏升,徐亮.腹腔镜手术对黏连性肠梗阻患者的应激及炎症指标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9,30(11):1391-1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