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超声引导下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术的应用
2020-09-18赵晓明朱媛通信作者徐宁许昌杜英东
赵晓明,朱媛(通信作者),徐宁,许昌,杜英东
1 解放军第九七〇医院健康医学科 (山东烟台 264002);2 解放军第九七〇医院军人诊区 (山东烟台 264002);3 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护理部 (山东烟台 264000);4 烟台市毓璜顶医院肝胆外科 (山东烟台 264000);5 解放军第九七〇医院肝胆外科 (山东烟台 264002)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方式以及生活压力的增加,各种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也不断升高。化疗作为临床治疗恶性肿瘤患者的常用方法,能够有效抑制肿瘤进一步生长[1]。但是化疗药物具有较高的刺激性,容易引起静脉炎、穿刺点红肿渗出等问题,对患者的生命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寻找有效的方法来减少化疗药物对血管壁的影响。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PICC)置管术是一种建立血管通路的方法,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保留时间长的优势,目前在化疗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2]。传统PICC 置管术主要是采取盲穿法,容易引起各种穿刺损伤,影响了管道的使用时间,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引导下PICC 置管术在临床得到了推广使用。超声引导下能够实时观察静脉及周围组织的解剖结构,从而减少穿刺相关并发症的发生[3]。本研究分析彩色超声引导下PICC 置管术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行化疗的200例恶性肿瘤患者,按照分层随机法分为两组,每组100例。观察组男52例,女48例;年龄37~82岁,平均(62.4±10.6)岁;胃癌19例,肝癌20例,肺癌15例,结直肠癌11例,白血病10例,乳腺癌9例,宫颈癌9例,淋巴癌7例。对照组男51例,女49例;年龄34~83岁,平均(64.2±11.2)岁;胃癌20例,肝癌21例,肺癌17例,结直肠癌9例,白血病8例,乳腺癌8例,宫颈癌9例,淋巴癌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首次行化疗的恶性肿瘤;预期生存期大于半年。排除标准:外周血管病变、凝血系统异常以及精神疾病的患者。
1.2 方法
两组化疗期间均给予PICC 置管术。
对照组采取传统置管法:选取肘关节2~4 cm 处作为穿刺点,采取直进直退的穿刺方法,若要改变方向需要将针尖退到皮下之后再改变方向,避免损伤血管。
观察组采取彩色超声引导下置管法:采用GE 公司生产的彩色超声仪,使用配套高频探头以及超声耦合剂,根据超声测量穿刺静脉直径选择合适的导管;患者保持平卧位,外展上肢并与躯干保持90°夹角,穿刺前测量胸锁关节至第3前肋的长度并使用彩色超声进行横纵切面定位,若静脉直径过细则需要选择其他符合穿刺要求的深静脉;扫查穿刺静脉的近端,观察血管走向、内径、血流方向以及流动状态,并观察静脉与周围解剖结构的关系,确定无变异情况;调整探头参数并固定穿刺引导架,在穿刺时需要坚持无菌操作,使用肝素盐水冲管;常规消毒铺巾之后再次行彩色超声检查,确定进针点、进针角度以及深度,在确定引导平面之后采取30°~40°夹角刺入皮肤,在彩色超声引导下进针至静脉管腔正中,然后移除引导架,拔除内芯之后送入导管;送管过程中需要用彩色超声持续观察置入过程,并叮嘱患者头向穿刺肢体方向转动,避免导管进入颈内血管;当导管达到足够长度之后,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管道并压迫穿刺点止血,之后使用无菌敷贴固定导管外体部分。
1.3 临床评价
比较两组置管时间及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同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比较两组的疼痛感。VAS 评分共10分,评分与疼痛感成正比。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置管时间及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比较
观察组置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置管时间及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比较
2.2 两组VAS 评分比较
观察组VAS 评分为(3.2±0.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24,P=0.041)。
3 讨论
PICC 可为长期静脉用药患者提供一个安全、使用时间长的血管通路,避免刺激性药物对血管的损伤,减少药物外渗的发生。常规穿刺法容易造成血管损伤且成功率较低,因此需要借助影像学技术来进一步提高PICC 一次性穿刺成功率[4]。彩色超声引导下PICC 置管术具有定位准确、操作简单的优势,对于化疗患者具有重要意义。超声能够直观观察到静脉血流、走向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观察穿刺针的进针方向,减少穿刺引起的各种并发症[5]。
PICC 置管术通常选择上腔静脉中段作为导管末端放置位置,这主要是由于上腔静脉具有压力小、血流速度快且灌注量大的优势,因此化疗药物输注之后能够快速被稀释,减小药物对血管造成的刺激反应,适用于恶性肿瘤化疗患者[6]。常规穿刺法容易发生异位,尤其是导管进入颈内血管可导致颅神经损伤和血栓,甚至诱发脑卒中,对患者的健康安全造成了较大的威胁。彩色超声引导下PICC 置管术可以通过超声直观观察导管的走向,穿刺过程中叮嘱患者将头偏向穿刺肢体同侧,可有效避免导管进入颈内血管,预防导管异位的发生[7]。有研究发现,X 线与超声引导下PICC 置管均有较高的穿刺成功率[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置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彩色超声引导下PICC 置管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够提高PICC 置管效率,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传统穿刺方法的成功率较低,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彩色超声引导下能够进一步缩短PICC 置管时间,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从而减轻穿刺造成的疼痛感。
[参考文献]
[1] 唐红兰,冯玉玲,张梅, 等.心电技术精准定位结合超声引导头皮针穿刺技术在极低体重儿PICC 置管中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6):146-148.
[2] 张玮玮,杨峰,王静, 等.超声引导低角度穿刺法在儿科PICC 置管中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9,34(23):2178-2181.
[3] 朱芳,邱赛男,苏斯, 等.上挑扩皮技术在心电定位辅助超声引导下 PICC 置管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学报,2019,26(23):69-70.
[4] 李兰,蔡志云,彭健, 等.生理盐水联合无导针器技术在超声引导改良塞丁格PICC 置管术中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9,26(20):59-62.
[5] 张瑞华,霍亚玲,孙真真, 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儿童PICC 置管后血栓形成的诊断意义[J].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2020,6(1):42-45.
[6] 尹清珠.超声引导下选择不同穿刺静脉进行PICC 置管的效果比较[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3):162-163.
[7] Claire Letournel. Risk management of confusion between PICC Lines and Midlines catheters[J]. Journal de Pharmacie Clinique J. Pharma. clini, 2018, 37(1): 19-26.
[8] Swaminathan L, Flanders S, Rogers M, et al. Improving PICC use and outcomes in hospitalised patients: an interrupted time series study using MAGIC criteria[J]. BMJ qual saf, 2018, 27(4): 271-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