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评价胸腔内尿激酶注射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有效性

2020-09-18王正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17期
关键词:酶原胸膜炎结核性

王正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是一种胸膜疾病,常见于临床中,常用治疗方法为胸腔穿刺抽液和应用抗结核药物,但包裹性积液胸腔穿刺抽液很难抽尽积液,且因反复穿刺,会直接增加患者疼痛感。若临床中未采取有效治疗方法或未及时治疗,会导致积液与包裹分隔或胸膜粘连肥厚,对治疗效果造成直接影响[1]。基于此,本文围绕结核性胸膜炎行胸腔内尿激酶注射治疗的临床有效性展开研究,主要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9 年5 月~2020 年2 月收治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160 例作为研究对象,经电脑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80 例。观察组:男45 例,女35 例;年龄24~52 岁,平均年龄(38.74±4.97)岁;病程5~40 d,平均病程(23.69±6.15)d。对照组:男42 例,女38 例;年龄25~53 岁,平均年龄(39.54±4.86)岁;病程4~42 d,平均病程(24.89±6.97)d。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本研究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且同意治疗方法,所有患者经检查均符合结核性胸膜炎诊断标准;入院前未经过胸腔内注射药物治疗;伴有发热、咳嗽、胸痛等典型结核中毒症状;无血小板异常患者;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

1.2.2 排除标准 伴有精神系统和智力异常患者;伴有糖尿病、凝血功能障碍及血液系统疾病患者;伴有语言沟通不顺畅患者;伴有感染性疾病或外伤患者;处于哺乳期或妊娠期患者;认知功能异常或意识不清醒患者;伴有恶性肿瘤患者;肝肾、脾胃、心肺等器官功能器质性病变患者[2]。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取2 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吡嗪酰胺/6 异烟肼、利福平方案,行抗结核治疗,口服强的松30 mg/d。观察组:采取胸腔引流术,引流量<50 ml/d,经引流管通过三通开关将20 ml 生理盐水+10 万IU 尿激酶注入胸腔内,注入后,完成2 h 关闭,并叮嘱患者呈不同体位,使药物充分接触胸膜,以便于均匀行药物作用,2 h 后将引流管重新开放。每天重复1 次以上操作,直至无液体流出。胸腔行B 超检查时,积液<1.5 mm 时可将引流管拔除。对照组每天将20 ml生理盐水注入胸腔内,其他治疗方法同观察组。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包括胸水引流总量、胸水消除时间及抽液次数。②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采用肺功能呼吸机测量两组患者FVC%、FEV1%。③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72 h、治疗3 个月后的壁层胸膜厚度。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 观察组胸水引流总量多于对照组,胸水消除时间短于对照组,抽液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FVC%、FEV1%水平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FVC%、FEV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对比(,%)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对比(,%)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a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壁层胸膜厚度对比 治疗前,观察组壁层胸膜厚度为(0.87±0.12)cm,对照组壁层胸膜厚度为(0.90±0.21)cm,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t=1.109,P=0.269>0.05);经 治 疗72 h、3 个 月后,观察组壁层胸膜厚度分别为(0.74±0.13)、(0.65±0.14)cm,小 于 对 照 组的(1.32±0.24)、(1.15±0.22)c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9.006、17.150,P=0.000、0.000<0.05)。

3 讨论

有研究学者认为胸膜粘连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形成增多胸水Ⅰ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相关研究表明,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可决定胸腔积液的纤溶水平。渗出性胸膜炎患者的炎症细胞和胸膜间皮细胞大量释放和合成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为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特异性快速抑制剂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大量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促使维持低纤溶胸腔积液水平,有利于构成纤维蛋白网架和纤维蛋白沉积,促使于纤维细胞上释放、增殖及聚集间质胶原,加速纤维化过程[3-5]。因此,对胸膜纤维化行有效阻滞可提升胸腔积液纤溶水平,将纤溶酶原激活物尿激酶和链激酶注入胸膜腔内,可增强胸腔积液纤溶水平,对粘连胸膜行有效预防。

以往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常结合局部抽胸水引流与全身抗结核,但这并不能对增厚胸膜、纤维化胸膜及粘连胸膜行有效预防,严重情况下,会形成纤维胸,导致限制肺膨胀,减退呼吸功能。现阶段,临床中已经证实尿激酶或链激酶疗法注入胸膜腔内可以有效减少上述不良反应[6]。尿激酶可促使纤溶酶原或纤溶酶转化,纤溶酶可将胸液中的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激活,尿激酶注入胸腔内,胸腔中含有较高的纤溶酶活力和降解纤维蛋白产物,尿激素经纤维分隔纤维蛋白原及降解纤维蛋白,从而确保胸腔积液的粘稠度逐渐降低,利于引流胸腔积液,不易沉积纤维蛋白,从而对粘连胸膜行有效预防,便于治疗粘连包裹性胸腔积液,经临床试验可观察到能够获取显著的纤维蛋白粘连效果,对于结核性胸膜炎后期壁层上形成的较厚纤维,其主要作用为溶解纤维蛋白,因此,在结核性胸膜炎并未形成纤维凝块,分隔粘连,包裹积液时,行尿激酶注射[7,8]。

可见,将尿激酶注射到结核性渗出性胸膜内,可分割纤维,减少胸液包裹,缩短结核性胸腔积液病程,预防粘连胸膜,减轻胸膜肥厚,保证患者肺功能得到改善,有效预防不良反应,提升治疗有效率。需值得关注的是,将尿激酶注入胸腔内,可行客观估计,在临床试验中,可观察到对薄弱的纤维蛋白粘连可获取显著效果,在发病后期形成较厚的纤维素层于脏层和壁层胸膜上,严重情况下,会机化成纤维板,无法获取显著的纤溶效果,现阶段尚未定论尿激酶的用药时间和用药剂量,若在首次抽胸水时对纤维蛋白含量进行测量,可对尿激酶用量加以决定,保证临床效果。

综上所述,对结核性胸膜炎行胸腔内尿激酶注射治疗,能够改善患者肺功能,加快患者胸水消除速度,保证安全治疗,值得临床实践。

猜你喜欢

酶原胸膜炎结核性
不同孕期孕妇蛋白C、蛋白S、纤溶酶原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和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与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NEAT1和miR-146a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非活动性结核性胸膜炎与活动性结核性胸膜炎的CT扫描影像特征分析
脑脊液药物浓度与结核性脑膜脑炎疗效的相关性
你了解胸膜炎吗
Ommaya囊与腰大池介入对结核性脑膜脑炎并脑积水的疗效对比
更正
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纤溶功能变化及意义
人微小纤溶酶原cDNA在毕赤酵母中的高效表达及活性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