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定边县玉米全程机械化高效栽培技术集成探析

2020-09-17钟子君赵振彪员军锋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17期
关键词:播种面积籽粒全程

钟子君 赵振彪 员军锋

摘要    本文对定边县玉米全程机械化绿色高效栽培技术集成进行了探索,即在该技术应用中主攻机械粒收,显著提升了定边区域玉米生产工作效率,达到节本增效和提质增效;同时,应优选耐密抗旱早熟品种,采取全膜双垄沟播、水肥一体化、机械粒收等技术,实现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可为促进玉米产业脱贫致富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提供参考。

关键词    玉米;全程机械化;高效栽培;技术集成;基础;路线;效益;陕西定边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17-0032-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针对定边区域及周边地区玉米生产现状,开展了玉米全程机械化绿色高效栽培技术集成,在应用中主攻机械粒收。由于机械粒收是当前定边区域实现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瓶颈[1],突破这个瓶颈,能推动定边区域及周边地区玉米产业大力发展,能快速扩大定边南部山区玉米播种面积,明显加快产业扶贫步伐。定边县处于农牧交错区,畜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1/3,占种植业产值的1/2[2],玉米全程機械化绿色高效技术集成与应用对于保障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促进种植业与养殖业良性循环都具有重要意义。

1    技术集成的基础

2019年,全国玉米播种面积4 128.4万hm2,总产量为26 077万t,单位面积产量6 316.5 kg/hm2。定边县玉米播种面积5.26万hm2,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28.35%;总产量为45.94万t,占粮食总产量64.76%,平均产量8 733.8 kg/hm2。近3年,定边县粮食播种面积及玉米播种面积情况如图1所示。当前,定边县玉米生产机械化状况是在耕地、播种、施肥、鲜穗收获、秸秆还田或打捆等方面实现了农业机械化,但在玉米收获方面,机械收穗占90%,人工收穗占10%。玉米鲜穗收获后,通常需集中晾晒,籽粒脱水至14%~20%,然后机械脱粒出售。

定边县北部风沙滩区井水灌溉设施齐全,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覆盖面积大,秸秆还田范围广,大型农机保有量高,是定边县玉米生产的优势区域。定边县南部山区属于雨养农业区,当地已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10年,常年种植地膜玉米接近2.67万hm2,该区域面积占全县61%,土壤肥沃,土层深厚,小型配套农机具保有量能满足当地农业生产需求,是定边畜牧业产值较高的区域。

2    技术集成路线

2.1    定边南部山区旱作玉米丰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

2.1.1    技术路线。定边南部山区旱作玉米丰产高产栽培技术路线如图2所示。

2.1.2    技术指标。一是品种选择。选用早熟(生育期110~120 d)、耐旱、稳产(产量达到9 750 kg/hm2)、耐密(密度5.7万~6.0万株/hm2)、抗倒伏、抗病(抗斑病、抗穗腐病)的品种,优先选用陕单650、陕单620、锦华207、金通152、迪卡517、中单909等品种。二是整地播种。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选择晴朗无风天气,利用机械灭茬残膜回收+耕地施肥+全膜覆盖+播种,一次性完成作业。当日灭茬的耕地,力争当日完成全地膜覆盖和播种,最大限度保持土壤水分。同时,施用玉米专用缓控释配方肥(26-10-12)375~450 kg/hm2,机械一次性施肥。三是机械收获,适时晚收。当玉米生理成熟以后,乳线消失,籽粒底层黑点出现,以推迟15~25 d为宜,含水率降至20%左右,用机械籽粒直收,籽粒破碎率 ≤5%。

2.2    定边北部风沙灌溉滩区玉米全程机械化高效栽培技术模式

2.2.1    技术路线。定边北部风沙灌溉滩区玉米全程机械化高效栽培技术集成路线如图3所示。

2.2.2    技术指标。一是选用高产耐密品种。选用中熟(生育期120~125 d)、高产(产量达到13 500 kg/hm2)、耐密(密度7.50万~8.25万株/hm2)、抗倒伏、抗病(抗大斑病、小斑病、丝黑穗病)品种。优先选用陕单650、陕单620、锦华207、金通152、迪卡517、中单909等品种。二是整地施肥。利用机械灭茬整地,施农家肥45~75 t/hm2,深耕25 cm以上。施玉米专用缓控释配方肥(26-10-12)600 kg/hm2用于底肥,随机械播种时一次性施入。三是机械单粒播种和铺设滴灌带。用机械一次性作业完成单粒播种、铺设滴灌带、喷施除草剂,播深4~6 cm,适当深翻,确保种子紧贴深土。种植密度7.50万~8.25万株/hm2。2行之间铺1条滴灌带。四是田间管理。前期蹲苗,促进根系生长,一般在出苗后50 d左右灌溉。全生育期灌水7~8次,灌水量为4 500~5 250 m3/hm2,分别在玉米拔节期、大喇叭口期、抽雄前、吐丝后、成熟期5个时期进行灌溉。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全生育期追施尿素525~600 kg/hm2,其中,7叶展追施10%、10叶展追施20%、13叶展追施25%、16叶展追施30%、吐丝后追施15%。五是机械收获。当玉米生理成熟后,乳线消失,籽粒底层出现黑点时,推迟15~20 d,含水率降至20%左右,机械籽粒收获,籽粒破损率小于5%。

3    技术集成的效益

3.1    经济效益

在经济效益方面,定边县玉米全程机械化绿色高效技术集成与应用,能显著提升玉米生产的工作效率,达到节本增效和提质增效。尤其解决本区域机械粒收的问题,机械粒收使种植户可直接销售或将玉米籽粒送交收购企业,节省收穗运回场地费,解决没有场地晾晒的问题,省去了玉米脱粒环节,也省去了装袋装车环节。根据种植大户李登云估算,机械粒收相比当前机械收穗,可节约2 250元/hm2,定边县2019年玉米播种面积近5.3万hm2,节约1.2亿元左右。

3.2    社会效益

在社会效益方面,定边县玉米全程机械化绿色高效技术集成与应用,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约了人力成本,还可以降低晾晒、脱粒过程中籽粒的损失,解决定边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最后一公里”问题[3],迅速扩大玉米种植面积,促进玉米产业脱贫致富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3.3    生态效益

在生态效益方面,定边玉米全程机械化绿色高效技术集成与应用,显著增大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数量,培肥地力,减少化肥施用量,提高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理化性质[4];增强玉米生长中的抗性,明显减少了农药使用量;同时,节约了能源消耗,玉米加工企业可及时加工生产,减少营养损失,提高畜牧养殖业饲料利用率。

4    参考文献

[1] 柴崇文,王克如,谢瑞芝,等.玉米机械粒收质量现状及其与含水率的关系[J].中国农业科学,2017,50(11):2037.

[2] 中共定边县委史志办公室.定边年鉴[M].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18.

[3] 李少昆,王克如,谢瑞芝,等.机械粒收推动玉米生产方式转型[J].中国农业科学,2018,51(10):1842.

[4] 高飞,崔增团,孙淑梅,等.甘肃中东部旱区秸秆还田量对土壤水分、玉米生物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6,34(5):74-78.

猜你喜欢

播种面积籽粒全程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消毒供应室对再生医疗器械的全程质控管理
撒落成星星
我国粮食生产喜获“十七连丰”
世园全程票再增新通道
施氮对不同氮效率玉米籽粒碳代谢的影响
英国农业部:2017年小麦播种面积减少2.5%
玉米籽粒机械直收应注意的问题
2016年玉米籽粒收获机市场潜力大
我国粮食播种面积的动态演变:1985—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