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细节之辨·不是每个细节都关大局

2020-09-17

作文评点报·高中版 2020年35期
关键词:事事大局尼克松

一个去应聘工作的人,如果比较注意细节,譬如衣冠整洁,举止得当,能捡起地上的碎纸,自然会给人一个好印象,但最终是否录用你,还是要靠你的文凭、履历和笔试面试成绩。

一个搞设计的工程师,即便每个细节都无可挑剔,办公桌收拾得干干净净,非常礼貌地对待每个同事和老板,甚至连随手关灯、便后冲水的细节都堪称楷模,如果设计不出老板需要的东西,产品在市场上毫无竞争力,老板也会毫不犹豫地炒你鱿鱼。

一架在朝鲜战场屡立功勋的战斗机,飞机上弹孔累累,一个“补丁”挨着一个“补丁”,可是它依然能成功击落敌机后安全返航,因为这些子弹都没打中要害,这就是细节,无关大局。可如果打中油箱或击中飞行员,则肯定机毁人亡,这就是决定成败的主要矛盾,只要一发子弹就够了。

楚汉相争,最后结果取决于人心向背、力量对比、指挥正误,还有干部政策。“霸王别姬”的动人细节,至今还被人传诵,令人叹息。但无论项羽别不别姬,怎么个别法,都无关大局,因为十面埋伏已经布好,四面楚歌已经响起,他的失败只是时间问题。

戊戌变法的失败,有人说是因为细节不慎而致,譬如错信了袁世凯,因为他的告密与投机而导致全盘皆输。其实,失败的关键原因在于维新派与保守派之间实力差距太大,即便不在这个细节上出错,没有袁世凯,也有张世凯、李世凯,也必然在其他细节上失误。还是谭嗣同总结得好:“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任何一项事业,一件事情,决定其成败的主要因素都是大势所趋。至于那些边边角角的细节和花絮,最多能影响到成败的时间早晚和程度,或给成功锦上添花,或使失败雪上加霜,更多时候,则是有它不多,无它不少。

人们常说“棋错一招,全盘皆输”,但如果能引起“皆输”局面的,那就不叫细节了,而是大节、关键了。譬如失掉一个卒子,叫细节,无关紧要,丢了一个车,那就叫大节,事关全局。所以,我们固然需要注意细节,但千万不能夸大细节的作用。细节有时确实能影响事情成败的快慢,但决不能决定成败的方向,不可能扭转乾坤,影响大局。

【深度解读】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意思是,做大事不必注意细枝末节,行大礼不必讲究小的謙让。人的物力、财力、精力、时间毕竟有限,不可能方方面面大大小小都均等安排。行为上面面俱到就是面面都不透,目标上事事完美就是事事平庸。“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要害处、关键点,需要全力以赴全神贯注。事事都有轻重缓急,矛盾分主要次要,分得清抓得准方为大智慧。

【运用角度】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洞察规律,把握大局,相时而动。周恩来总理之所以能够在当时复杂的国际形势下运筹帷幄,指挥若定,就是因为他善于从大处着眼,善于把握国内外大形势、大趋势、大走向。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这样评价周恩来:“他虽然亲自照料每棵树,也能够看到森林。”

抓大放小,重点突破。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拿破仑说过:“聪明而懒惰的人适合当司令员;聪明而勤快的人适合当参谋长;愚蠢又懒惰的,这种人只能当士兵,在别人的监督下甚至强迫下才能去做工作;愚蠢但勤快,这种人什么也不能让他干,他会认认真真地给你干傻事。”决策者或战略家是管“大节”的人,是谋篇布局的人,站在全局的高度来思考问题。毛泽东与尼克松会谈,谈到一些具体问题时说:“这些问题不是在我这里谈的。这些问题应该同周总理谈。我这里只谈哲学问题。”如果方向不正确,再好的细节也是背道而驰和多余的。就像是图纸再好,也需要优秀的建筑工人来完成它。

猜你喜欢

事事大局尼克松
胸怀大局
不要因犯愚蠢病而死去
事事尽力,梦想就离你更近一步
25美分欠款
祈祷
小瓷碗
蒋介石气得骂了娘
笑一笑
趣谈汉字的另类注解
尼克松的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