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020-09-17

作文评点报·高中版 2020年35期
关键词:客观规律会意广博

忌读书如吞枣,难下咽也难消化。广博勿忘精钻,遍览必求会意,以此指导实践而不能脱离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让知识真正成为自己的腹中行囊,以求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新境界。

今日的读书风气已大大不如以往,从幼至老,身上皆少了以读书为享受为乐趣的修养。没有博览群书,哪来的知识文化底蕴?古时的圣贤著书立作,经历了千年的沉淀,总有其精妙独到的见解。何况世界之书难计其数,以其各自思想而大放异彩,吸引好读书的学者终日研究。诗人陶渊明“好读书,不求其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明代大学士宋濂冬日抄书“手自笔录,计日以还”。不看名家著作,便不会懂《百年孤独》深刻的内涵;不翻阅美文评论,便不会有那股书香气息,更不会有文明素养的沉淀。

博而后精?非也。且读且思考,使博与精并行。“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以意识指导阅读与生活,带着情感与思想。读一部书如观一人一生,我们不曾走进作者的生活,但借书可窥一斑。我们无须领会其全部思想,可以书中人物自比,赋予自己独特情感,只为求一个“真”字。

“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把读到的内化于心,方为读书的大道。木心读群贤之作,明白自己的缺陷,形成了自己的创作风格。“愚昧的呼喊”远比中世纪时宗教的诵读与圣歌更为先进智慧。避免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以心智擦亮眼睛,看得见自身不足,也明晓发展趋势与事物全局。

将个人涵养外化于行,知行合一,便可脱离只会埋头苦读的“书呆子”形象。钻之弥深,则更需要与实际相连,以之为前进的动力,不以万里为远。“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以博大的胸怀见名山大川,走出束缚自己的象牙之塔。以课本中科学知识为基础,学会创新,为科技发展添一份力;以启蒙运动理论为鉴,实现理性人文之声的传播。只有外化于行动,那些灿若星辰的古老文明才能绵延继承,中国才能在蓬勃发展中奔向美好的未来。所有的成就都不是靠言语说出来的,而是以知识的力量、奋斗探索的力量点滴筑成。

做好读书、读好书的书生,做言必行、行必果的实干者,把书的力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之成为我们的人生之本。

【评点】

本文立意高远,内容充实丰富,论证剖析透彻,推进逻辑合理清晰,衔接自然,令人信服,是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第一段即抛出论点“广博勿忘精钻,遍览必求会意,以此指导实践而不能脱离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第二段引经据典,论述博览群书与文化积淀的关系。接着,第三段针对“博而后精”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且读且思考,使博与精并行。继而提出“把读到的内化于心,方为读书的大道”和“将个人涵养外化于行,知行合一”。最后以呼告結尾,收束全文,使文章首尾呼应,结构圆融。作者的语言驾驭能力较强,整散结合,用语精练,生动有力,掷地有声。

好消息:

错过订阅期,请到当当网作文评点报社旗舰店上购买合订本。

猜你喜欢

客观规律会意广博
“会意”读书法
意象阅读:读出文本的真与美
“会意”与“欣然”
如何学好语文
为啥我们没有
马克思主体性思想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论人民调解工作实践中的唯物论方法
多识由博学博学以成道
广博上海大众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