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合MRl普美显检查诊断肝癌患者采取根治性肝切除术的应用观察

2020-09-17谭梦志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19期
关键词:根治性肝细胞肝硬化

谭梦志

(徐州市肿瘤医院肝胆外科 江苏 徐州 221005)

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病变,具有生命周期短、死亡率高、剧烈病痛等特点,肝癌是恶性肿瘤的常见类型。由于患者诊断时间较晚,大部分患者确诊后处于中晚期阶段,死亡率极高且手术难度大,也增加了临床治疗的经济投入[1]。学者提出,早期诊断肝细胞癌在改善患者病痛及提高存活率等方面意义广泛。影像学研究与临床应用对肝癌根治性切除术起到了重要作用,超声、CT、MRI等成为早期诊断的常用方式。相比于其它影像检查,普美显MRI是现代临床诊断肝癌的先进方式,具有很高的诊断效能,本次结合我院收录的资料展开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科室抽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期间收录的4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和48例单纯性肝硬化患者作为分析对象。44例肝癌患者年龄52~76岁,平均年龄56±3.8岁,其中,男31例,女13例;肿瘤直径34例≥5cm,10例<5cm。48例肝硬化患者年龄范围54~78岁,平均年龄55±4.4岁,其中,男29例,女19例;乙肝肝硬化24例,丙肝肝硬化16例,酒精肝硬化8例.

1.2 方法

1.2.1 影像学检查 MRI平扫按常规序列操作。普美显MRI增强扫描,外周静脉注入对比机,0.025mmpl/kg,速率2m/s。注射之后应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管,动态增强轴位给予3D全肝扫描,每次8s,持续扫描6次,注射对比剂20min后,给予横断位、冠状位脂肪抑制3D全肝扫描。

1.2.1 疗效评估 结合普美显MRI检查结果,对患者采取根治性肝切除术,于术后6个月回访调查,按照显效、有效、无效等标准划分,具体标准:(1)显效:肝区疼痛、全身及消化道症状、肝大、肝癌转移症等,基本改善;(2)有效:肝区疼痛、全身及消化道症状、肝大、肝癌转移症等,明显改善;(3)无效:术后症状无改善或死亡。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普美显MRI诊断肝癌36例,诊断肝硬化44例;MRI平扫诊断肝癌20例,诊断肝硬化30例。普美显MRI在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等方面均优于MRI平扫,对比结果差异明显P<(0.05),见表1。

表1 两种影像学检查对肝癌的诊断效能(%)

6个月回访调查,44例肝癌患者症状改善明显,3例死亡,总有效患93.2%,者满意度高,见表2。

表2 44例肝癌患者术后回访调查

3 讨论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普遍多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国内患者高发年龄40~50岁,以男性患者居多。由于癌变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多数发病患者均为中晚期,生命安全面临着严重威胁[2]。随着影像学检查不断发展,尽早对患者进行诊断及治疗取得了显著成效,改善了患者的癌变症状。本次研究显示,普美显MRI在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等方面均优于MRI平扫,对比差异明显(P<0.05)。

普美显是通过静脉注射,吸收率高,因此可以及时发现病灶尤其是小于1cm的病灶,同时也有助于对病灶进行良恶性的区分,这有助于癌症患者的早期发现,可以帮助医生制定更加准确的治疗方案[3]。肝硬化患者肝内结节演变成肝癌是一个渐进的、复杂的过程,不同病理阶段的结节治疗方案不同,各分期的结节会有影像重叠,无法正确诊断。常规造影剂钆喷酸葡胺MRI增强检查在鉴别肝内结节,尤其是诊断小肝癌早期阶段存在困难。为了提高早期诊断效率,可采用肝胆特异性造影剂—钆塞酸二钠(普美显)MRI增强检查。普美显是细胞外-肝胆特异性的双功能对比剂,肝细胞摄取,同时经胆道和肾脏排泄[4]。该对比剂应用于肝脏病变,除了具有钆喷酸葡胺常规的动态增强特点,还有肝胆特异期的特征性表现,对诊断肝硬化结节的性质较有效,有利于小肝细胞肝癌(HCC)病灶的检测,特别是小于1cm小病灶的检测。有助于增加医生诊断信心,提高诊断明确性。

此外,普美显还可用于肝局灶性结节增生(FNH)、肝转移瘤、肝胆管细胞癌等良恶性肝脏肿瘤的定性诊断[5]。随着磁共振开展肝脏普美显MRI造影检查,能够进一步对肝脏肿瘤患者明确了诊断,普美显MRI造影检查将为肝脏肿瘤尤其是肝硬化结节患者的明确诊断提供巨大的帮助,降低了根治性切除术的操作风险。

本次结合普美显MRI检查诊断,能够准确诊断肝癌病灶及病变情况,及时采取全面性的切除操作方式,这对于控制淋巴转移区域起到了重要作用,被公认为是治疗中晚期癌症的有效方式[6]。相比早期的MRI平扫检查,普美显MRI对原发灶与周边组织受损也具有精准的诊断作用,针对原发灶周边组织存在粘连或侵犯等情况,有助于实现一次性切除根治的目标。例如,胃癌患者经过普美显MRI检查采取根治性起初,可同时对大网膜、胃大弯、胃小弯、肝门及胃左动脉旁淋巴结等进行切除,若侵犯肝左叶时可连同肝左叶一并切除。中晚期癌症患者病况严重,若超出根治性肝切除手术标准,如:脏器功能受损严重者,老体弱不能耐受根治性手术时,需结合病情采用姑息性手术或用其他治疗方法。

综上所述,影像学检查用于肝癌诊断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可进一步观察肿瘤的大小、形态、位置等。普美显是一种肝细胞特异性摄取的MRI造影剂,可以使磁共振成像达到分子水平,能够反映病变内肝细胞的异型性和功能。近年来,普美显MRI已经普遍用于原发性肝癌诊断,在良性、恶性肝内部占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更优越,为根治性肝切除术提供了辅助指导。未来,肝癌患者采取根治性切除术更加体现普美显MRI检查的临床价值,为更多患者创造优越的手术操作环境。

猜你喜欢

根治性肝细胞肝硬化
肝脏脾植入误诊为肝细胞癌1例
16排螺旋CT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根治性肝切除与外囊摘除治疗肝包虫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对比
外泌体miRNA在肝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锌指蛋白与肝细胞癌的研究进展
背下方入路肾蒂处理技术在经腹腔途径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
防治肝硬化中医有方
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尿流改道术后肠梗阻的防治策略
藏医对肝硬化的认识及治疗研究
活血化瘀药在肝硬化病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