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B超引导下宫腔镜手术对粘膜下子宫肌瘤的治疗价值观察

2020-09-17张晓荣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19期
关键词:粘膜宫腔镜B超

张晓荣

(吐鲁番市高昌区人民医院妇科 新疆 吐鲁番 838000)

子宫肌瘤在临床上多发于30岁以上,50岁以下的女性,属于女性生殖器的良性肿瘤,有研究显示该病的发病率在逐渐上升,也逐渐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经常致使患者出现子宫不规则收缩、痛经等临床症状[1]。目前,对于粘膜下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较多,但是不同的治疗方法得到的治疗效果也不同,近几年来,B超、宫腔镜逐渐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不仅治疗效果好,还具有较为理想的安全性[2]。因此,本次就针对2017年1月—2020年5月期间来我院治疗该病的35例患者开展研究,分别给予不同的手术方法,分析B超引导下宫腔镜手术对该病的治疗价值。现将内容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选择的35例粘膜下子宫肌瘤的患者均来自我院,并在2017年1月—2020年5月期间接受手术治疗。研究纳入标准:(1)同意接受手术治疗、并自愿参与研究的患者;(2)与家属共同签署了研究知情协议的患者;(3)得到了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的患者;(4)临床资料完整的患者。研究排除标准:(1)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的患者;(2)精神异常、无法交流的患者;(3)临床资料不完整,中途转院治疗的患者;(4)未签署相关协议的患者。将35例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腹腔镜组(17例)和宫腔镜组(18例)。腹腔镜组中,患者的年龄为29~51岁,平均年龄为(40.28±6.12)岁,2例未产妇,15例经产妇;宫腔镜组中,患者的年龄为30~51岁,平均年龄为(40.63±6.71)岁,4例未产妇,14例经产妇。对比两组资料,可比。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月经后3~5天接受手术,腹腔镜组接受腹腔镜手术,给予患者麻醉后,在患者脐部上缘作一个5cm的切口,并在左右髂前上棘2cm位置作一个5mm的切口,给予患者垂体后叶素,通过髂前上棘切口将手术器械置入,并通过脐部上缘切口将腹腔镜和套管置入;用超声刀切开假包膜,将瘤体仔细分离出来,止血,逐层缝合。宫腔镜组患者在B超引导下接受宫腔镜手术,术前5h先对患者的宫颈进行扩张和软化,对患者进行消毒、麻醉后,协助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充盈膀胱,使宫底部能够充分暴露,通过宫腔电切镜将子宫肌瘤全部切除,将切割电极功率设置为80W,将凝固电极功率设置为50W。对患者的肿瘤情况进行分析后,选择不同的电切方案:电切II型肌瘤时,要先切口肌瘤,通给予患者缩宫素使其瘤体能够往宫腔中突,之后在再逐层电切瘤体到切平;电切I型肌瘤时,要通过侧切结合旋拧法或根切法;电切0型肌瘤时,要先找到患者的肌蒂,在肌蒂根部切除肌瘤。手术操作均在B超的引导下进行。

1.3 观察指标

(1)观察患者的手术指标,主要有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月经恢复时间。(2)观察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包括术中出血量大、子宫肌壁损伤以及宫腔积液。(3)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患者在半年后复发肿瘤的概率。

1.4 数据处理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指标

通过表1分析两组手术指标,宫腔镜组患者均有优势,P<0.05。

表1 手术指标()

表1 手术指标()

术中出血量(ml)宫腔镜组 18 30.12±5.63 4.29±1.03 11.03±1.38腹腔镜组 17 49.51±6.78 6.76±2.11 32.58±3.41 t-7.15 2.33 19.67 P-0.00 0.00 0.00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月经恢复时间(月)

2.2 并发症发生情况

通过表2分析两组并发症,宫腔镜组低于腹腔镜组,P<0.05。

表2 并发症发生情况(%)

2.3 肿瘤复发率

宫腔镜组复发肿瘤的患者有1例,占总患者的5.56%,而腹腔镜组复发肿瘤的患者有5例,占总患者的29.41%,(χ2=5.32,P=0.03),宫腔镜组患者复发肿瘤的概率明显低于腹腔镜组,P<0.05。

3 讨论

子宫肌瘤经常子宫宫体发生,通常被根据子宫肌瘤的发生部位分为粘膜下肌瘤、肌壁间以及浆膜下三种[3]。目前,子宫肌瘤发病的机制尚未明确。粘膜下子宫肌瘤患者会出现月经紊乱、经期延长、经量较多、反复流产的情况,部分患者还会出现不孕的情况,如果不及时治疗干预,甚至会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4]。目前在临床上,对粘膜下子宫肌瘤的主要治疗方法就是手术。虽然传统的开腹手术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对医护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创伤,患者在术后恢复的时间也较长,因此不被推荐[5]。

而在B超引导下的宫腔镜手术主要是将子宫腔镜与超声检查相结合的治疗方法,相比于腹腔镜手术,能够获得更清晰、广阔的手术视野,这就有利于医生准确、科学地对患者的子宫内部粘膜状况进行观察和评估,从而有利于手术的顺利开展。在B超的引导下,患者也能够更加准确的对病灶的形态进行判断,高效、准确地将子宫肌瘤切除,并且能在对患者机体的损伤较小的条件下还起到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和月经恢复时间的良好效果,这也使得患者在术后能够尽快恢复,发生并发症或复发的概率也能够得以降低[6-7]。在本次研究中,宫腔镜组患者接受B超引导下的宫腔镜手术,患者的手术时间(30.12±5.63)、月经恢复时间4.29±1.03)以及术中出血量(11.03±1.38)相比于接受腹腔镜手术的腹腔镜组患者(49.51±6.78)、(6.76±2.11)、(32.58±3.41),均具有明显优势,P<0.05;宫腔镜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5.56%)也显著低于腹腔镜组患者(23.52%),P<0.05;宫腔镜组患者复发率(5.56%)与腹腔镜组患者(29.41%)相比,明显较低,P<0.05。研究结果提示,与腹腔镜手术相比,B超引导下的宫腔镜手术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的效果更加明显,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各项手术指标也具有优势,并且在半年后患者复发该病的概率较低。

综上所述,对粘膜下子宫肌瘤患者采取B超引导下宫腔镜手术,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减少了患者并发症的出现率,缩短了患者月经的恢复时间,患者在术中的出血量也较少,因此临床建议该手术优先推广于其他患者。

猜你喜欢

粘膜宫腔镜B超
B超机日常维修案例分析与保养
怀孕做阴道B超,会引起流产吗
观察宫腔镜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中的应用
宫腔镜下清宫术与常规清宫术治疗人工流产不全的临床效果
写字的尴尬
巧用一元二次方程的“B超单”
多次供精人工授精失败宫腔镜检查的意义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分析
基于严重烧伤抗休克时胃肠粘膜内缺血的研究
粘膜下阴道紧缩术矫正阴道松弛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