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针联合刺血疗法治疗肝郁脾虚型乳腺增生病临床研究*
2020-09-17刘保红焦召华张赫然
刘保红,焦召华,张赫然,李 岩
(天津市公安医院,天津 300042)
乳腺增生病临床表现为一侧或双侧乳房肿块和疼痛,且与月经周期有关。首届国医大师贺普仁教授提出了“病多气滞”的学术观点,导师李岩主任医师作为贺老的学术继承人,在贺老学术思想的基础上,认为乳腺增生病主要是因为情志、饮食等因素失于调摄,肝气不得疏泄,而导致乳房局部气血阻滞,形成有形肿块,均系肝脾失调导致痰瘀凝结,采用火针联合刺血疗法治疗肝郁脾虚型乳腺增生病。笔者对火针联合刺血疗法治疗肝郁脾虚型乳腺增生病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课题所有病例均来自天津市公安医院针灸科门诊,观察时间为2016年5月—2018年5月,共9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火针组与毫针组,试验过程中火针组中止3例、脱落2例,毫针组中止2例、脱落4例,两组共脱落6例,脱落率为6.5%。火针组2例脱落患者:1例治疗期间患感冒症状、1例接受了其他治疗;毫针组4例脱落病例均于治疗过程中接受了其他相关治疗。两组年龄、病程及发病部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西医参照(2002年)中华中医外科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的《乳腺增生病诊断标准》[1]。
1.2.2 中医辨证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中对乳癖(肝郁型)的诊断标准以及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3]对“肝郁脾虚证”的定义。
1.3 纳排标准
1.3.1 纳入标准 凡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的患者。
1.3.2 排除标准 ①妊娠、哺乳期妇女;②合并乳腺良、恶性肿瘤及其他乳腺疾病者。
1.4 走罐及刺血疗法
两组均在针刺前进行走罐及刺血疗法。
1.4.1 走罐疗法 取督脉和膀胱经第1、2侧线,患者俯卧位,充分暴露背部。在上述经脉上均匀涂抹润滑油,选用2号玻璃罐(北京北方顺平玻璃仪器有限公司),用闪火法拔罐,随后做往返推拉运动,吸罐深度约为10~15 mm,走罐速度10~50 cm/s。以走罐部位的皮肤红润、充血,甚至出现瘀点、瘀斑为度。
1.4.2 刺血疗法 选取患侧乳腺周围和背部乳腺相对区域阳络或瘀斑6~8个点,局部严格消毒后,用改良三棱针[4]以速刺法点刺阳络(瘀斑)。然后迅速以闪火法拔罐,留罐5~8 min,拔出瘀滞的血液5~20 mL。最后用碘酒及75%酒精严格消毒,以防针刺部位感染。
1.5 针刺疗法
火针组与毫针组针刺均选以下穴位:屋翳、期门、乳根、膻中、三阴交、太冲以及阿是穴(乳腺肿块)。
1.5.1 火针联合刺血组(火针组) 患者先取仰卧位,后取俯卧位。常规消毒,选用直径为0.5 mm的贺氏中粗火针[5],术者左手持酒精棉球或酒精灯,右手持针,将针体烧至通红,采用散刺法迅速刺入乳腺肿块部位中心,然后在其周围刺3~5针,针刺深度以达到硬结基底部为度。随后快速点刺上述穴位。
1.5.2 毫针联合刺血组(毫针组) 常规消毒,然后选用“新杏林牌”0.30 mm×40.00 mm一次性无菌针灸针,患者先取俯卧位,右手持针快速点刺后背俞穴不留针,再取仰卧位,用同样手法针刺腹部穴位。然后围刺肿块局部,深度同火针组操作;最后针刺选取的腧穴,以得气为度,留针30 min。
1.6 疗效评定
参照(2002年)中华中医外科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的《乳腺增生病疗效标准》[6]对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价。疗效评价为乳房疼痛评分和肿块评分之和。治愈:乳房疼痛与肿块完全消失,症状消失,疼痛评分、肿块硬度评分和肿块分布象限评分较前降低90%以上;显效:乳房肿块缩小,乳房疼痛减轻或消失,疼痛评分、肿块硬度评分和肿块分布象限评分较前降低70%~89%;好转:乳房肿块未变化,乳房疼痛减轻或消失,疼痛评分、肿块硬度评分和肿块分布象限评分较前降低30%~69%;无效:乳房肿块未变化,乳房疼痛未变化,疼痛评分、肿块硬度评分和肿块分布象限评分较前降低<30%。
1.7 观察指标
参照(2002年)中华中医外科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的《乳腺增生病疗效标准》[6]评定疼痛、肿块硬度和肿块范围分级。参照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医临订诊疗术语·证候部分》评定全身伴随症状评分[3]。
1.7.1 疼痛分级与评分 乳房疼痛0级(6分):无触压痛,无自发痛;乳房疼痛1级(12分):触压痛,无自发痛;乳房疼痛2级(18分):自发痛,以经前为主,呈阵发性;乳房疼痛3级(24分):自发痛,呈持续性,不影响生活;乳房疼痛4级(30分):自发痛,呈持续性,放射至腋下、肩背部,影响生活。
1.7.2 肿块硬度分级与评分 1级(3分):质软如正常乳腺;2级(6分):质韧如鼻尖;3级(9分):质硬如额。
1.7.3 肿块范围分级与评分 1个乳房象限按1.5分计。1级(3分):肿块分布范围局限于1~2个乳房象限;2级(6分):肿块分布范围达3~4个乳房象限;3级(9分):肿块分布范围达5~6个乳房象限;4级(12分):肿块分布范围达7~8个乳房象限。
1.8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乳房疼痛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疼痛等级评分比较经独立样本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治疗前后比较经配对样本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乳房疼痛评分情况
2.2 两组肿块硬度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治疗后肿块硬度评分组间比较经独立样本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治疗前后比较经配对样本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乳腺硬度评分情况
2.3 两组乳腺肿块分布范围象限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评分比较经独立样本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比较经配对样本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评分比较经独立样本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乳腺肿块分布范围象限评分比较
2.4 两组全身伴随症状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治疗后胃肠、情绪症状评分组间比较经独立样本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治疗前后比较经配对样本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差值比较,火针组降低症状评分作用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全身伴随症状评分
2.5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火针组总有效率为82.50%,毫针组总有效率为38.46%,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3 讨论
乳腺增生病属中医“乳癖”范畴[2],其发病与肝、脾、肾有密切的关系,其中气血郁结为乳癖的主要发病原因。乳腺增生病出现的乳房有形肿块和乳房疼痛两大主症,均为肝脾失调导致痰瘀凝结。因此中医治以调理气血、化痰散结[7]为主。结合当前人们压力大、高度紧张、工作时间不规律等特点,肝郁脾虚型乳腺增生病患者逐年递增,故本课题以肝郁脾虚型乳腺增生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
乳腺增生病与雌、孕激素及雌、孕激素受体的紊乱关系密切,雌二醇分泌不足以及黄体期雌二醇绝对或相对增高,孕激素的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使乳腺组织不能正常由增殖转入复旧,为本病的关键。B超下可见乳房腺体或间质有弥漫性增大、增厚,边界模糊,有时可出现典型的“斑马”状、管状暗条回声及结节状回声。因此,本研究将乳房疼痛、肿块大小、硬度及分布作为观察指标。
火针疗法属贺氏三通法之温通法,借助“火”力而取效,通过体表腧穴将热直接导入人体,可直接激发阳气、温通气血、鼓舞气血运行,使内外积滞之邪得以有出路,瘀阻之气血得以消散[8],从而达到行气散结的功效。取督脉和膀胱经走罐可振奋阳气、疏通经气。在局部或阳性点处刺络放血可达到强通的效果,行气活血、祛瘀生新。
临床研究发现火针对于乳腺增生病既有开门祛邪、消肿散结的局部作用,又有通调气血之全身效应[9]。同时已经证实了针灸治疗乳腺增生病主要是通过调节紊乱的免疫功能、孕激素受体、雌激素受体,改善乳腺组织的血流动力学,调控基因表达等方面来实现[10]。现代研究发现,走罐疗法通过罐体刮拭机体表皮,产生一定刺激,使“瘀”从表出,“痧”出痛止[11]。同时也有临床报道显示,对天宗穴[12]、胁肋部[13]等部位刺络放血可有效缓解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症状。因此火针联合走罐刺血疗法治疗乳腺增生病可以起到调理气血、化痰散结的功效。
通过本研究发现,火针联合走罐刺血疗法可以有效的改善肝郁脾虚型乳腺增生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三者的调节作用可以降低乳腺腺体厚度,改善乳房疼痛、肿块硬度以及肿块分布象限评分,还可改善胃肠功能及调节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