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阳春地区宫颈癌患病及其认知情况现状调查
2020-09-17姜军
姜军
作者单位:529600 广东 阳春,阳春市妇幼保健院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仅低于乳腺癌。从疾病自然进程来说,宫颈癌的发病是一个从不典型增生、原位癌再到浸润癌的渐进过程,其时间跨度可达10~20年[1]。因此,在这一期间加强对宫颈癌的早期筛查,对降低发病率和进行早期规范化治疗均具有重大意义。阳春市地处广东省西南部、漠阳江中上游,是珠三角地区与粤西地区的交通中枢,下辖15个镇、2个街道。近年来,为响应国家“两癌”筛查工作指示,阳春市一直大力推进宫颈癌早期筛查工作[2]。然而,目前尚缺乏阳春地区系统的宫颈癌患病情况的调查研究。为此,以阳春地区为目标区域开展宫颈癌患病和认知现状调查,以期为进一步开展防控工作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筛查对象来源于2017年1月—2019年12月于我院进行妇科检查的非孕期女性。纳入条件:年龄≥18岁且处于非孕期;阳春市户籍或者阳春市常住人口;近3年内未参加过其他地区的宫颈癌相关筛查问卷调查;智力水平正常,可自行填写问卷并与调查人员进行沟通。
1.2 方法
1.2.1 宫颈癌筛查 全部筛查对象接受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妇科超声检查和(或)电子阴道镜等检查;部分疑似宫颈癌者进行液基脱落细胞学检查或组织病理学检查;对确诊的宫颈癌患者进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查。
1.2.2 问卷调查 调查问卷主要包括自然情况和宫颈癌认知情况两方面内容。自然情况:包括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等。宫颈癌认知情况:依据国内外相关研究报道以及筛查指南设计问卷内容,内容涵盖宫颈癌高危因素、筛查方法、诊断、治疗及随访5个方面,每方面10道题目,共计50道题目;每道题目答对计1分,打错计0分,满分50分[3-6]。
1.2.3 质量控制 问卷调查过程中均由接受培训的专业人员负责,问卷填写采用问答方式,同一份问卷由双人同时记录。问卷录入过程中,如果存在同一对象问卷答案不一致时,删除该例对象数据。
1.3 统计分析采用EpiData 2.3建立数据库,筛查对象自然情况结果以描述性统计学方法进行阐述[7];宫颈癌认知情况问卷评分以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符合正态分布方差齐的数据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宫颈癌患病情况共发放调查问卷46 234份,剔除252例不合格问卷后,录入数据库45 982例,问卷合格率99.455%。在合格的45 982例问卷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者182例,占0.396%,包括CINⅠ者106例(构成比58.242%)、CINⅡ者41例(构成比22.527%)、CINⅢ者35例(构成比19.231%);宫颈癌者94例,占0.204%,包括原位癌者61例(构成比64.894%)、浸润癌者33例(构成比35.106%)。不同年龄段、婚姻状况、教育程度和职业对象患病情况汇总结果见表1。
表1 宫颈癌患病情况汇总(例)
2.2 宫颈癌认知情况20~39岁年龄亚组评分高于其他年龄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已婚亚组高于未婚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学亚组高于其他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体力劳动亚组高于其他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年龄、婚姻状况、教育程度、职业亚组宫颈癌认知情况汇总(分)
3 讨论
宫颈癌是当代威胁我国女性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在生殖系统肿瘤中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排第二位。从筛查开展情况来看,2014年我国女性人口总数为6.67亿,其中需要接受筛查的35~64岁女性2.93亿(占43.93%),这意味着我国宫颈癌筛查负担较重。而从发病角度来看,我国2015年新确诊宫颈癌患者9.89万,死亡3.05万。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医疗卫生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推进宫颈癌筛查工作难度较大;加之与宫颈癌发病密切相关高危HPV检测手段众多,其技术操作难度及成本高低不等,如何获取更为精准的流行病学调研数据成为摆在医务工作者面前的难题[8]。
阳春市总面积4 037.8 km2,总人口122万人,常住人口89.2万人,阳春市下辖15个镇、2个街道。自从2009年原卫生部发布《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管理方案》以来,阳春市近年来逐步、大力推广乳腺癌和宫颈癌的筛查工作,无论是覆盖广度还是深度,均较前有明显提高[9]。然而我们查阅相关数据报道发现,目前尚缺乏本地区系统的宫颈癌患病情况的调查研究,因此我们在2017年1月—2019年12月间,通过门诊发放问卷的方式对阳春地区宫颈癌患病及任职情况进行调查。
结果显示,共发放调查问卷46 234份,录入数据库45 982例,问卷合格率99.455%。在合格的45 982例问卷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者182例,占0.396%;宫颈癌者94例,占0.204%。从发病人群细分上来看,20~50岁人群是宫颈癌发病率较高,构成比合计占84.04%;且宫颈癌发病分布与婚姻状况、教育程度和职业的自然分布状况接近,这与我国其他地区报道类似[10]。而在进一步对入组对象的宫颈癌认知评估中发现,整体上看20~39岁年龄人群、已婚人群、大学人群和非体力劳动人群对于宫颈癌高危因素、筛查方法、诊断、治疗及随访的认知具有一定优势。
综上所述,应进一步推进阳春地区宫颈癌早期筛查工作进展,并且对筛查人群进行细分,有针对性地采取差异化策略,以提高宫颈癌防治工作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