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理脾胃”针法联合风池穴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及对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影响
2020-09-17王春丽
魏 凯,王春丽
(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北京 100039)
颈性眩晕主要是由颈椎病引起的以头痛、恶心、眩晕、心悸、耳鸣、视觉障碍、上肢麻木等症状为主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其具体发病机制尚不确定,与脑部血流不足密切相关[1]。颈性眩晕的病因主要是颈椎椎间序列发生紊乱导致颈椎承受应力和生理力线发生变化,随着患者颈椎承受应力发生减弱,在颈部交感神经或受压刺激下,椎动脉发生痉挛变细,双侧椎动脉出现供血不足,从而引起眩晕等症状[2-3]。在临床上西医多采用解除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等药物治疗颈性眩晕。颈性眩晕在中医上属于“眩晕”范畴,针灸治疗颈性眩晕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4]。本研究联用“调理脾胃”针法和风池穴针刺观察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颈性眩晕患者118例,其中男性67例,女性51例,平均年龄(52.49±5.89)岁,平均病程(5.74±1.95)个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9例,对照组男性34例,女性25例,平均年龄(52.53±5.94)岁,平均病程(5.78±1.98)个月。治疗组男性33例,女性26例,平均年龄(52.45±5.84)岁,平均病程(5.70±1.92)个月。两组一般资料具有临床可比性(P>0.05)。
1.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均符合颈性眩晕的诊断标准[5];均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 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精神疾病、恶性肿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意识障碍等疾病;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外伤导致头晕;出现眩晕症状,但是颈项部没有出现明显压痛,TCD检查或X线片提示没有异常者;颈椎有结核、骨折、脱位等;颅内占位性病变、感染或中毒引起的眩晕及耳源性眩晕。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患者入院后给予风池穴针刺治疗,选穴:风池穴(双侧),保持患者处于俯卧位,充分暴露颈项部皮肤。采用华佗牌一次性针灸针(型号:0.25 mm×40 mm),酒精进行常规消毒,在双侧风池穴上直刺进针,进针深度约15 mm左右,提插捻转手法,平补平泻,1次/d,1个治疗疗程为7 d,两组患者治疗4个疗程。
1.3.2 治疗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调理脾胃”针法,取穴:取曲池(双)、中脘、足三里(双)、血海(双)、合谷(双)、丰隆(双)、阴陵泉(双)、太冲(双)、三阴交(双),保持患者处于俯卧位,采用酒精进行常规消毒,采用华佗牌一次性针灸针(0.30 mm×75 mm)针刺上述穴位,进针深度为50 mm,缓慢进针,当得气之后施以平补平泻手法,以患者局部出现酸胀感为度,每隔10 min行针1次,留针时间为30 min,1次/d,1个疗程为7 d,两组患者治疗4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1.4.1 临床疗效 临床治愈:眩晕症状总积分比治疗前减少>70%,X线颈椎曲度接近正常或正常,寰椎齿状突与左右侧块距离相等;显效:眩晕症状总积分比治疗前减少50%~70%,X线颈椎曲度接近正常或正常,寰椎齿状突与左右侧块距离基本相等;好转:眩晕症状总积分比治疗前减少30%~50%,X线颈椎曲度出现异常,寰椎齿状突与左右侧块距离不相等;无效:眩晕症状总积分比治疗前减少<30%,X线颈椎曲度出现异常,寰椎齿状突与左右侧块距离不相等[6]。
治疗有效率=临床治愈率+显效率+好转率。
1.4.2 生活质量评分 采用FACT-G自评量表评价患者生活质量,本量表包括社会活动、日常生活、躯体生理功能状态、心理情绪状态、自觉状态,每项20分,该量表满分为100分,评分越高代表患者生活质量越好[7]。
1.4.3 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采用TCD超声检查测定两侧基底动脉、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
1.4.4 临床症状评分 根据《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价患者临床症状,该量表满分30分,眩晕16分,心理及社会适应4分,日常生活与工作4分,颈肩痛4分,头痛2分,评分越高代表患者症状越明显[8]。
1.4.5 安全性 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9.0软件处理。临床症状评分、基底动脉、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和FACT-G评分等计量数据采用配对资料t检验,临床疗效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等计数资料进行卡方检验,当P<0.05时表示进行比较的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92%,治疗组总有效率较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总有效率对比 [例(%)]
2.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FACT-G量表各条目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社会活动、日常生活、躯体生理功能状态、心理情绪状态、自觉状态评分显著升高(P<0.05);并且治疗组评分升高较多(P<0.05)。见表2。
表2 两组FACT-G评分比较
2.3 两组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基底动脉、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基底动脉和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显著升高(P<0.05);并且治疗组升高较多(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基底动脉、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比较
2.4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显著降低(P<0.05);并且治疗组降低较多(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2.5 两组安全性比较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例(%)]
3 讨论
中老年人多因颈椎动脉扭曲、椎间隙变窄及椎间盘退变等原因导致狭窄从而导致供血不足,或因椎间盘发生退变从而继发钩椎关节增生,或因颈椎发生退变不稳从而诱发斜方肌痉挛,较长时间低头容易导致斜方肌发生劳损痉挛,从而刺激压迫椎动脉及其周围交感神经丛,致使椎-基底动脉系统出现紧张而引发供血不足,从而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尤其是迷路、前庭、小脑等部位出现供血不足[8]。颈性眩晕在中医上属于“眩晕”范畴,病因主要是饥饱劳倦、嗜酒肥甘、健运失司,伤于脾胃,导致水谷不化精微,聚湿生痰,痰湿中阻,则浊阴不降、清阳不升,从而引起眩晕[9]。风池穴是颈部的一个要穴,是足少阳胆经,又是阳维脉与手足少阳的交会穴 ,针刺风池穴能够升发阳经之气血,使气血上注于脑部,髓海得养则消除眩晕。对风池穴施以针灸,其针感之力能够通过毫针直达椎动脉及椎动脉周围组织,有助于缓解炎症反应,减轻软组织对椎动脉压迫,缓解椎动脉的痉挛,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从而消除眩晕等症状[10]。张智龙等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调理脾胃”针法,所选诸穴具有祛痰止眩和健脾和胃的功效[11]。足三里是胃气之大会,胃经之合穴,补脏腑之虚损,补之益脾胃、升阳举陷,泻之能降浊阴、升清阳,引胃气下行,助胃气水谷之运化;中脘是六腑之所会,胃经之募穴,胃经之精气聚集之处,具有调升降、助运化、健脾胃的功效;曲池是大肠经之合穴,能调胃降逆;阴陵泉是脾经的合穴,具有健脾生阳运中焦的功效,化湿滞从而开通水道;三阴交是足少阴、厥阴及太阴三经的交会之穴,与足三里、中脘相伍,具有调理气机、益气养血、健脾滋阴的功效,使浊气降、清气升;与阴陵泉相配,具有开通水道、健脾利湿的功效;合谷穴性能轻清走表,泻而能降、升而能散,与曲池相配伍具有扫荡邪秽、通降肠胃的作用;丰隆是胃经之络穴,具有降胃气、化湿祛痰的功效;太冲是肝经所注之原穴和输穴,善于平肝、调肝、疏峻开导;血海是血液汇集之海,具有理血、活血的功效,泻之能祛瘀通脉、疏通气血,有助于血液运行,并能理气降逆、调理脾胃[12-13]。诸穴合用具有健运有常、升降有序、明目止眩、祛痰除湿的功能[14]。
本研究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较高,提示联用“调理脾胃”针法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可能是由于“调理脾胃”针法具有健运有常、升降有序、明目止眩、祛痰除湿的功效;两组患者社会活动、日常生活、躯体生理功能状态、心理情绪状态、自觉状态评分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评分升高较多(P<0.05),提示联用“调理脾胃”针法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联用“调理脾胃”针法能够改善眩晕等症状;两组患者基底动脉和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升高程度较大(P<0.05),提示联用“调理脾胃”针法能够改善基底动脉和椎动脉的血液循环,从而在根本上缓解眩晕等症状。于颂华等研究表明采用“调理脾胃”针法能够加快血流速度,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11]。
研究“调理脾胃”针法和风池穴针刺联用治疗颈性眩晕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基底动脉和椎动脉的血液循环,并且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有助于患者预后,安全性较高,且疗程短、见效快、费用低、痛苦少。综上所述,采用“调理脾胃”针法联合风池穴针刺治疗颈性眩晕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