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放射影像技术在口腔临床诊疗中的应用探究

2020-09-17崔肖肖杨春婉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19期
关键词:口腔疾病牙周病满意率

张 辉,崔肖肖,杨春婉

(徐州市矿山医院口腔科 江苏 徐州 221000)

口腔疾病作为临床常见疾病,其病机十分复杂,而且类型较多,比如有牙周病、牙髓病、颌骨疾病、颌关节疾病、牙体病等[1]。但是,从临床研究报道与文献[2-3]中发现,牙周病是口腔临床诊疗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指的是发生于牙周组织的疾病,也是导致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人类牙齿及身心健康都会造成严重影响。牙周病常有牙龈炎症、牙周袋、出血、移位、牙齿松动、牙槽骨吸收等症状,严重情况下会有牙齿自行脱落等。口腔疾病虽然类型众多,但发病时大多数症状相似,但是诊断时可能出现误诊或漏诊,延误最佳治疗时间,导致预后不佳,患者对治疗不满意[4]。放射影像技术在口腔疾病中逐渐成熟开展起来,通过放射影像技术进行诊疗,可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从而为治疗提供更多有效的依据,进而提高预后。为了进一步分析放射影像技术在口腔临床诊疗中的应用效果,我院就2015年2月—2020年1月收治的50例患者实施了分组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2月—2020年1月收治的口腔临床诊疗患者50例进行研究,利用电脑随机数法分为两组,每组25例。纳入标准:有完整临床资料,最终经临床综合诊断为牙周病[5],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口腔其他病变,妊娠期或哺乳期,精神疾病,合并严重心肝肾病变或恶性肿瘤等。对照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35~67岁,均值(52.3±5.2)岁;病程1~8周,均值(4.8±2.1)周。观察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33~65岁,均值(52.7±5.4)岁;病程1~9周,均值(4.6±2.6)周。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用常规诊疗方法,即常规方法进行诊断,然后根据诊断结果进行治疗,这种情况下误诊率高,治疗方法部分患者欠妥。观察组则用放射影像技术辅助诊断与治疗,入院后,先完善常规检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数字化曲面断层、三维小视野照射CT,以及锥形束CT等检查处理,操作严格按照影像技术的要求、步骤、注意事项执行,操作医师尽量选择院内经验丰富、操作熟练、高资历的医师完成。此外,在检查与诊疗期间均要做好宣教,告知患者的注意事项与配合事项,尽量提高诊断准确率与治疗依从率。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诊断结果与治疗效果及诊疗满意率。

1.4 评价标准

(1)治疗效果[6]:治疗后症状与体征完全或基本消失为显效;治疗后症状与体征有所缓解为有效;治疗后症状与体征无明显缓解或恶化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2)诊疗满意率:用自制满意度问卷调查,问卷评分0~100分,评分越高越满意,包括非常满意(90分以上)、一般满意(70~90分)、不满意(不足70分),满意率=非常满意率+一般满意率。

1.5 统计学分析

选择SPSS23.0软件对本研究数据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诊断结果比较

观察组诊断准确率为100.00%,对照组则为76.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诊断结果对比[n(%)]

2.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则为80.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n(%)]

2.3 两组诊疗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诊疗满意率为100.00%,对照组则为72.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诊疗满意率对比[n(%)]

3 讨论

口腔疾病在近几年发病率居高不下,而且临床类型多种多样,发病时常有口腔溃疡、疼痛、异物感等,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痛苦,需尽早明确诊断与治疗。因口腔疾病发病时并无典型症状,不同的病型之间有着相似的症状,导致误诊或漏诊率高,容易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这就需要选择有效的诊疗方式处理,尽早明确诊断,从而对症治疗[7]。放射影像技术在口腔疾病中逐渐成熟应用起来,有着不错的效果,比如数字化曲面断层、三维照射CT、锥形束CT等。

为了进一步分析放射影像技术在口腔临床诊疗中的应用效果,我院就收治的经临床综合确诊为牙周病的患者50例分组研究,对照组用常规诊疗,观察组用放射影像技术辅助诊疗,发现观察组诊断准确率、治疗总有效率、诊疗满意率均为100.00%,而对照组依次为76.00%、80.00%、72.00%,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放射影像技术诊疗中主要有数字化曲面断层、三维照射CT、锥形束CT等技术,其中数字化曲面断层扫描,可一次曝光便可在胶片上投照全口牙齿与牙周组织等情况,疾病显示的范围较广,在颌骨外伤、颌骨多发疾病、牙周疾病等患者中比较适用。相比传统诊断技术而言,可更好地反映细小病变,清晰观察牙槽骨细微改变,提高口腔疾病诊断灵敏度与准确性[8]。三维小视野照射CT检查,可对病变轴进行扫查,通过水平面、矢状面、冠状面三维成像,多方位观察口腔的病变特点,从而发现口腔诊疗中相对较小的病变特征,在口腔疾病中可提供更多的依据,为治疗提供参考,直观了解与掌握病灶大小、来源及部位,从而治疗更有针对性。锥形束CT检查,可在牙槽外科手术中快速扫描,避免诊断不当所致的方法错误,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并发症或不良反应发生。此外,数字化曲面断层扫描技术可根据口腔颌面部解剖特点,通过体层摄影与狭缝摄影原理设计固定的三轴连续转换扫描技术,通过计算机处理,使得图像数字化,显示清晰,判断准确。加上具有灵敏度高的传感器,有着高空间分辨率,均匀性与一致性好,使得诊断结果更可靠。

综上所述,口腔临床诊疗中开展放射影像技术,不仅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而且可以提高治疗效果,促使患者对诊疗更满意,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口腔疾病牙周病满意率
《口腔疾病防治》被瑞士HINARI 数据库收录
吃饭老塞牙,小心口腔疾病找上门
临床预防干预在口腔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黄芩主要化学成分对口腔疾病作用的研究综述
胃食管反流病与牙周病的相关性
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满意度调查分析
牙周病致错畸形正畸治疗中邻面去釉治疗的效果研究
26例颅脑损伤患者中西医联合治疗的研究
恒久性修复体在牙周病治疗中的应用
金属烤瓷桥在慢性牙周病治疗中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