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层面螺旋CT三维重建对脊椎骨折的临床诊断价值及准确率评价

2020-09-17徐周继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19期
关键词:棘突脊椎椎弓

徐周继

(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镇江医疗区放射科 江苏 镇江 212000)

脊椎损伤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特别严重者甚至可出现下肢或全身瘫痪,对患者身心健康均可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如何遭遇损伤早期明确诊断,不仅有助于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还在其治疗效果及康复效果的评估中发挥者重要作用[1-2]。多层面螺旋CT(MSCT)三维重建(VR)是近几年来在临床上应用率提高的影像学检查措施,该检查能够在直观条件下清晰反映椎骨三维空间结构及形态,逐渐获得临床医务人员、患者的认可[3-4]。本次将2016年2月—2018年12月来本院就诊且接受手术治疗的脊椎骨折6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术前开展MSCT+VR检查、MRI检查,分析不同检查的诊断准确率差异,旨在分析MSCT+VR在脊椎骨折诊断方面的临床价值及准确率,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12月来本院就诊且接受手术治疗的脊椎骨折60例;男42例(70.00%),女18例(30.00%),年龄20~66岁,平均年龄(48.96±5.67)岁;脊椎受伤原因分布,车祸致伤18例(30.00%),高空跌落16例(25.00%),摔跌致伤14例(23.33%),打架斗殴致伤7例(11.67),其他原因致伤5例(8.33%);神经受损者25例(41.67%),无神经受损35例(58.33)。

1.2 纳入标准

纳入标准:(1)本院就诊,且明确脊椎骨折诊断。(2)明确外伤史,脊椎活动受限,肢体肌力下降。(3)神志清楚,精神系统正常,认知正常。(4)知情同意,自愿参与。

1.3 排除标准

排除标准:(1)凝血障碍。(2)不耐受手术。(3)合并恶性肿瘤及传染病。(4)波及全身的严重感染。(5)肝肾功能严重不全。(6)研究期间脱落。

1.4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术前分别接受MSCT+VR、MRI检查。

1.4.1 MSCT+VR 检查方案如下:采用GE 64排螺旋CT完成检查,管电压、管电流、层厚、层间距、螺距、矩阵、重建层厚分别为120KV、300mA、2.5mm、2.5mm、1.375:1、512×512、0.625mm;扫描后,将数据录入GEADW 4.3开展VR数据处理,建立三维立体图像。

1.4.2 MRI 检查方案如下:采用德国西门子 1.5T超导磁共振进行检查,仰卧位,常规序列横断位及矢状位;层厚、层间距、矩阵、视野FOV分别为5mm、5mm、256×256、30cm。

1.4.3 阅片 由影像学科2名副高以上医师负责单独阅片,若阅片结果不一致,邀请第3名副高以上影像学科医师参与讨论,直至讨论结果一致为止。

1.5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1)手术结果,术后统计骨折情况及骨折类型,其中骨折情况按照单纯骨折、爆裂骨折、脱位骨折、安全带骨折统计例数及占比,骨折类型按照棘突骨折、椎弓骨折、横突骨折、其他类型骨折进行统计,分析例数及占比。(2)不同检查准确率差异,按照棘突骨折、椎弓根组合、横突骨折、其他骨折、漏诊误诊情况进行统计,分析MSCT、MRI检查准确率差异。

1.6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结果

60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发现,单纯骨折29例,爆裂骨折19例,脱位骨折8例,安全带骨折4例;详见表1;检出棘突骨折21例,椎弓骨折17例,横突骨折10例,其他类型骨折12例;详见表2。

表1 骨折情况分布

表2 骨折类型分布

2.2 不同检查准确率差异

MSCT三维重建检出棘突骨折率、椎弓骨折率、横突骨折率、其他骨折率与MRI检出率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CT+VR漏诊误诊率低于MRI(P<0.05);MSCT+VR准确率高于MRI(P<0.05);详见表3。

3 讨论

目前,随着我国城镇化的逐步推进,交通越来越发达,民众对于运动、健身的越发重视,以脊椎损伤为代表的创伤性疾病患者数量逐渐提升,其中很多患者伴发神经损伤。无论在生理,还是损伤后的病理情况下,脊椎解剖结构及与周围组织间的关系均比较复杂。脊椎损伤均以手术为首选治疗方案,且在术后很长时间内需卧床休养,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措施,是降低术后并发症,避免致残及致死情况发生的重要手段[5]。而明确骨折情况、脊髓受损情况等方面数据是保障良好治疗效果的基础,这说明先进影像学诊断技术的重要性。

表3 不同检查骨折类型及准确率差异[n(%)]

临床上当前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较多,比如X线、CT及MRI等,各具优缺点。比如MRI,该检查软组织方面诊断价值比较理想,能够清晰反映椎骨病灶情况,但CT更擅长骨折的诊断及疗效评估,能够提供更为清晰的骨折线、骨碎块及骨片等信息[6-8]。需要注意的是,检查结果的二维图像表现,需医师具备过硬的专业素养、丰富临床经验及良好的立体空间想象能力,这使得手术治疗效果受到医师主观判断影响。而MSCT+VR能够弥补这一缺陷,该技术能够清楚显示脊椎立体图像,便于医师从各角度、各切面观察脊椎及病变。本次研究显示,MSCT+VR不同骨折类型检出率与MRI检出率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在骨折单项检出率方面,MSCT+VR与MRI诊断价值相当;本次研究,MSCT+VR准确率高于MRI(P<0.05);证明从总体而言,MSCT+VR在脊椎骨折方面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诊断价值,且相对于MRI而言,诊断准确率更高。

猜你喜欢

棘突脊椎椎弓
腰部针灸取穴的一种新方法探析
搓腰
——壮肾
基于机器学习和几何变换的实时2D/3D脊椎配准
你想不到的“椎”魁祸首:皮肤病可能与脊椎有关
椎体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单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性胸腰段椎体骨折的远期疗效比较
后路椎弓根钉棒复位内固定+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
后路一期全脊椎切除治疗严重、僵硬先天性脊柱侧后凸/后凸畸形
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及短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研究
棘突捶正法治疗脊柱病经验
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联合活血祛瘀汤治疗胸腰椎骨折13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