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桃园桃蚜及其主要天敌类群动态研究

2020-09-17

果树资源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寄生蜂瓢虫生物防治

(山西农业大学果树研究所,山西 太谷 030815)

桃树桃蚜Myzuspersicae(Sulzer),属同翅目Homoptera,蚜科,瘤蚜属。桃蚜是一种多食性害虫,营转主寄生生活。桃树在5月上旬至6月中旬受桃蚜为害最重,6月上旬有翅蚜大量发生,向李、杏、烟苗和十字花科蔬菜上迁飞,桃树上桃蚜逐渐绝迹,到10月下旬又飞回桃树产卵越冬[1]。由于桃蚜为害严重,从而造成大量高频率使用化学农药,引起该虫抗药性的快速发展[2]。因此,寻求有效治理桃蚜的生物防治技术成为目前的研究重点。

目前,可应用的生物防治技术主要有以虫治虫、转抗虫基因植物杀虫、微生物代谢物质治虫以及微生物治虫等手段[3]。天敌昆虫作为生物防治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在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无公害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4]。其作用原理是昆虫以虫治虫,实现其自然制衡作用,不威胁其他生物,对环境无害,在其发挥功能过程中与害虫形成跟随效应,数量处于动态平衡,对生物多样性影响较少。在实施生物防治过程中,有害生物与天敌二者发生量之间关系直接影响到生防的成功与否,也是生物防治的研究重点。利用天敌昆虫进行蚜虫防治历史悠久,也是目前生物防治中诸多成功的案例之一,也是当前研究和探索热点[5]。研究显示,桃蚜的天敌有寄生蜂类[5-8]、瓢虫类[9-11]、小花蝽[12]及草蛉[13]等,以广谱性天敌居多。

为了探明桃园中天敌昆虫的种类、以及天敌与昆虫的发生关系,本试验通过对桃园中桃蚜及其主要天敌的种群数量时空动态进行研究,探讨了害虫与天敌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为桃园系统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害虫的综合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园概况

本试验于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桃种质资源圃进行。株行距3 m×4 m,树龄≥20年,树势中等。园区用药情况见表1。

表1 2019年试验桃园病虫害化学防治用药情况

1.2 调查方法

调查时间为2019年5月上旬至7月中旬(桃蚜在桃园中的发生期),每7 d调查1次。每次调查均采用棋盘式随机抽取样树16株,分4行,每行4株,每株分东、南、西、北4个方位各取1枝有代表性的1年生枝条,采用目测法调查记录桃蚜及其主要天敌种类和数量。在调查周期内利用捕虫网进行树上扫网,将收集到的昆虫装入75%酒精瓶中,带回实验室进行桃蚜天敌分类及鉴定。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使用Microsoft Excel 2007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并统计,利用SPSS Statistics 20对调查数据进行相关性和差异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桃园害虫天敌调查

桃园天敌情况调查结果见表2及图1。通过调查统计,桃园天敌共计2纲5目7科,其中昆虫纲4目6科,主要包括瓢虫科、小蜂科、草蛉科、寄蝇科等天敌,其中优势种群为瓢虫和寄生蜂,分别占52.17%、21.74%。

表2 桃园天敌情况调查

2.2 桃蚜及其主要天敌发生动态调查

田间调查桃蚜、瓢虫及寄生蜂的发生动态结果见图2,桃蚜的发生高峰在5月下旬,寄生蚜的发生高峰期在6月上旬,稍迟于桃蚜,瓢虫的发生高峰期在6月中旬,比桃蚜的发生高峰期推迟了半个月左右。7月中旬至8月下旬期间未调查到蚜虫及其天敌。

2.3 蚜虫、瓢虫、寄生蚜在桃树不同方位的分布特征

对桃树不同方位的蚜虫、瓢虫、寄生蚜数量进行调查,结果见图3、4、5,利用SPSS软件进行差异性分析得出:桃蚜4个方位发生量无明显差异,P(3,27)=0.346,F=1.158;瓢虫4个方位发生量也无明显差异,P(3,35)=0.770,F=0.377;寄生蚜4个方位发生量也无明显差异,P(3,31)=0.531,F=0.752。

2.4 蚜虫、瓢虫及寄生性天敌发生量相关性分析

对桃蚜、瓢虫及寄生蚜的发生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3,桃蚜与寄生蚜的发生量在0.05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对桃蚜发生期和瓢虫发生期(+14 d)的发生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4,桃蚜的发生量与14日后瓢虫的发生量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蚜虫瓢虫寄生性天敌蚜虫Pearson 1.331.660* 显著性(双侧).319.027 N111111

表4 蚜虫与14 d后瓢虫发生量相关性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桃蚜寄主多样,除直接刺吸为害外,受害后的植物叶片卷曲,植株萎蔫,长势减弱,甚至枯萎死亡,还可以作为病毒媒介,传播100多种不同的植物病毒。分泌蜜露引起煤污病和霉菌寄生等,造成间接为害,对经济作物的生产造成重大的损失[14]。在山西,桃蚜以卵在桃、杏等越冬寄主上越冬,3月下旬开始孵化,5月上旬至6月上旬为害最重,6月上旬产生有翅蚜,陆续迁飞至夏寄主为害,至10月下旬产生有翅蚜迁回越冬寄主繁殖,以卵越冬。桃蚜在不同果树中,以对桃树为害最重,研究表明,桃蚜在桃园中呈聚集型分布[15],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调查研究表明,自然条件下,桃园桃蚜的优势天敌种群为瓢虫和寄生蜂,其中瓢虫主要七星瓢虫、龟纹瓢虫、异色瓢虫;寄生蜂主要有蚜茧蜂、姬蜂等。相关研究也表明,茧蜂及瓢虫为桃蚜天敌优势种,且其数量与桃蚜种群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16]。李英梅等研究发现,每头异色瓢虫在1 d内对桃蚜的最大捕食量为200头[17],而蚜茧蜂控制温室桃蚜防蜂量以蜂蚜比1∶200为宜,且连续多次放蜂效果较好[18]。在本研究中,瓢虫的发生量虽然滞后于桃蚜的发生期,但可对桃蚜形成明显的控制作用。

本研究通过对桃园中桃蚜及其主要天敌的种群数量及发生量进行调查研究,明确了桃园桃蚜的优势天敌种群为瓢虫和寄生蜂,寄生蜂与桃蚜的发生明显相关,瓢虫则较滞后。在控害方面,单纯依靠自然界的天敌防控有害生物有一定的局限性和滞后性。随着天敌的商品化生产,在害虫发生早期释放天敌以弥补自然天敌发生滞后的劣势。另外,可通过种植非目标作物用于滋养早期天敌,以达到控害的目的。

猜你喜欢

寄生蜂瓢虫生物防治
小小瓢虫
飞呀,小瓢虫
首届国际生物防治大会在北京举行
园艺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分析与阐述
寄生蜂毒液的功能与其主要作用成分
瓢虫
山东省重要农区粉虱寄生蜂调查及初步研究
独行杀手寄生蜂
瓢虫
荒漠灌木林主要寄生性天敌昆虫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