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帖》中所见唐、五代诸帖临摹本浅析
2020-09-17王垚
◇ 王垚
魏晋时期,以“二王”为宗的士大夫书法艺术是此后书法艺术发展的基础,宋以后则以书家风格流派的传承为主导。而唐代则是一个过渡的时期,一方面,唐楷的完善与成熟宣告书体演进结束;另一方面,唐太宗大力推崇王羲之,而初唐时期的书家也多以“二王”为传承。唐代张彦远《法书要录》中即明确记载了晋唐笔法的有序传承:
蔡邕授于神人而传之崔瑗及女文姬,文姬传之钟繇,钟繇传之卫夫人,卫夫人传之王羲之,王羲之传之王献之,王献之传之外甥羊欣,羊欣传之王僧虔,王僧虔传之萧子云,萧子云传之僧智永,智永传之虞世南,世南传之,授于欧阳询,询传之陆柬之,柬之传之侄彦远,彦远传之张旭,旭传之李阳冰,阳冰传之徐浩、颜真卿、邬彤、韦玩、崔邈。凡二十有三人。文传终于此矣。
由于智永的特殊身份,又是虞世南的书法老师,就连唐太宗的书法也归于“二王”门下,因此唐代书法也被认为是出入魏晋的门径。随着时间的流逝,魏晋时期的名家墨迹由于散佚失传等原因而变得越发稀少,人们对于魏晋古法更想一探究竟,唐代所流传的拓本刻帖就成为人们学习古法的主要来源,而这些拓本刻帖的版本问题也更加突出。由于拓本烦琐的制作工序、工匠的技术水平、拓本长久流传等因素,使经典拓本形成了非“书写”因素造成的不同风格。
唐人临王羲之《瞻近龙保帖》25cm×37.5cm 纸本英国大英图书馆藏
唐人临王羲之《旃罽胡桃帖》25.2cm×20.6cm 纸本英国大英图书馆藏
唐人临本服食帖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图9
图10
图11
图12
图13
图14
图15
图16
图17
图18
图19
图20
图21
图22
图23
图24
后世可见到的《十七帖》临本有敦煌出土的《龙保帖》《瞻近帖》《旃罽胡桃帖》和《服食帖》,此四帖被断定为唐人临本;另外还有五代临本《蜀都帖》,宋代苏东坡临《讲堂帖》,元代赵孟頫补书《瞻近帖》《临十七帖》,康里巎巎临《诸从帖》,明代胡正临《十七帖》前十行,项元汴临《讲堂帖》,邢侗临《遗民帖》《虞安吉帖》《儿女帖》,董其昌临《遗民帖》,清代王铎临《瞻近帖》《诸从帖》,包世臣临《十七帖》册页等。各个时期的临本都具有当时书风的特点,对晋人风韵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本文仅以《十七帖》中所见敦煌唐人临摹本、五代临摹本为例,分析这一“入魏晋门径”时期的临作,从而理清这一时期对古法的继承与发展,从他们的得失中反思对《十七帖》拓本的学习。
一、《十七帖》所见敦煌唐人临摹本
20世纪出土的敦煌唐人临摹本中,有《龙保帖》《瞻近帖》《旃罽胡桃帖》和《服食帖》。现今所见的拓本均为宋拓,最早的刻本也是出现在五代南唐时期,故敦煌本四帖所据母本极可能是已经残缺的墨迹本。
此四帖,点画轻松而不拘谨,用笔潇洒自若,想必书写者是以轻松愉悦的心态临摹此篇(图1),《龙保帖》“安”“也”字的节奏韵律、用笔的提按变化十分清晰,似乎有“绞转”的痕迹;《瞻近帖》第一行“有”字最后一笔的出锋方式,在晋人书中比较常见(图2);侧锋形成的强劲凌厉之笔也较多(图3),《龙保帖》“安”字,《瞻近帖》第五行“卿”字,《旃罽胡桃帖》“卿”“以”字,《服食帖》第三行“保”字;转折处顶峰铺毫继而硬折的点画如《龙保帖》“安”字、《旃罽胡桃帖》“近”字(图4);对于开合关系的表达,《服食帖》略有。凡此种种,均是晋人风韵的写照,在敦煌临本中简洁强劲、爽利率性的自然书写仍清晰可见。
初唐时期,用笔干净利落,“绞转”已经不是主流。因此,敦煌本四帖中,除保留了爽利强劲的用笔,晋人笔锋频频变动所产生的形态丰富的点画已经大量消失,有些点画的发力则位于端点。以此四帖与摹本《远宦帖》中相同的字进行比较(图5)〔1〕,《龙保帖》《瞻近帖》中“平安”二字点画衔接处用笔较简单,而《远宦帖》用笔节奏十分丰富;“安”字的发力点大多集中在点画的端点或转折处,与《远宦帖》“安”字有一定差别。另外,如《瞻近帖》“省”“亦”“不”“问”,《旃罽胡桃帖》“知”,《服食帖》两个“为”字、“大”“足下”都与之相同(图6),不赘述。敦煌本点画形态、转折接笔、发力方式都与晋人存在一定差异。
其次,初唐书风受王献之影响,字形体势趋于纵长,横向发力的点画减少,这一点在敦煌本中较为明显。如《龙保帖》(图7)“龙”字右边部分,体势纵长,手腕左右发力的动作较小,以上下顺势连接的方式完成;《旃罽胡桃帖》“希”字是典型的纵长结体,第二笔戈勾和最后一竖画较长,且左侧的空间呈纵长,故字的体势偏长;《服食帖》“以”字“厶”部起笔处拉长,故虽为左右结构的字,却依然偏于纵长。另外,一些左右结构的字,左右两部分处理的较近,或某个偏旁部首不够开张,这也使得这些字在视觉上趋于纵长。如《旃罽胡桃帖》(图8)“缘”字右侧一弯勾笔势向内收紧,再加上与左侧偏旁距离较近,故结字上中宫收紧,需要说明的是,唐以后强调“内收外放”“中宫收紧”,而魏晋时期则以“离心”为特征,即字的中宫散朗,外部又能将整个字环抱、团结起来,张力十足。与之相似的还有《服食帖》的“何”“复”“保”“论”“但”。而一些独体字的处理,由于横向点画左右发力的笔势不足,或是纵向点画偏长,都存在相同的问题,如《龙保帖》“等”“平安”“甚”,《瞻近帖》“平”“言苦”,《旃罽胡桃帖》“言”“卿”等(图9)。
图25
图26
此外,李世民评王字为“势如斜而反直”〔2〕,是指字的体势,从一个点画的位置、角度、长度到一个偏旁部首的位置及避让关系,处处都有细微的变化。正因这些变化,使原本平正的字生动起来,既没有做作刻意的修饰,也非平正呆板的状态,不偏不倚,此为中正平和之大美。关于馆本《十七帖》中《远宦帖》与唐代钩摹本《远宦帖》字形结构、偏旁部首位置等方面的比较,我在《晋唐笔法初探 以〈远宦帖〉摹本、刻本比堪为例》一文中已阐述过,发现字形结构与王字原貌差别不大,故以上图本为辅助,简要说明敦煌本在“势如斜而反直”方面的缺失。
《龙保帖》“龙”“等”(图10)〔3〕,上图本“龙”字右边部分第一个横画较平,第二个斜竖画虽向左侧倾斜角度较大,但后两笔横向拉开且最后一笔位置靠右,用笔也较重,故将斜竖画所造险势“复归平正”,既有矛盾冲突,又能一一化解,敦煌本“龙”字右侧与其相比,则只有平正而无造险了。上图本“安”字“女”部起笔位置靠近横画左端,“女”部的体势向右上倾斜,而最后一个转折向右下方倾斜且用笔较重,将重心归于平正。而敦煌本体势平正(图11)。
《瞻近帖》“有”字如(图12),上图本最后一个弯笔点画向右弧度较大,较开张,字的体势向右倾斜,而左下方的空间以下一个“悲”字两点填补,用笔较重,使此空间不显突兀,亦不使“有”字重心不稳。敦煌本“有”字中心线垂直,字形呆板无生气。“安”字如《龙保帖》所述。“喜”字虽然都是横向排叠的点画,但上图本中点画错落有致,每个点画的间距都有自然的变化,而敦煌本排叠有序,点画间距基本相同。上图本“果”字竖画与第一笔的起笔处对齐,且向右倾斜,最后一笔收笔处略短,故重心不偏,而敦煌本“果”字太过平正对称(图13)。“当”字第二笔与第一笔的距离远远大于第三笔与第一笔的距离,且此挑点向右上方倾斜角度大,下半部分较平正,弯勾的处理张力较强,①处点画用笔重,敦煌本上下两部分都较平正,无变化(图14)。此外,“节”“气”“来”三个字中心线垂直,结体平正,不生动(图15)。
《旃罽胡桃帖》“未许”两字(图16)〔4〕,上图本“未”字最后一笔与“许”字第一笔连接,在整个字组中是主笔,其他两部分收紧且体势倾斜,灵动而有生气。敦煌本体势正,亦缺少疏密开合的变化。“者”字(图17),上图本上部分两横画距离较大,下面两点收紧,又与“希”字相连,而所形成的三角形空间与“者”字两横的空间呼应,使整个字有所支撑,不至于重心不稳。敦煌本没有这种字组关系,且结体对称,空间均等,正而不欹。“言”字(图18),上图本两点较正,中间一横向左伸展,下半部分重心右移,一正一欹。敦煌本体势平正无变化。
在上图本与敦煌本《服食帖》比较中,这一点更加明显,敦煌本基本字字平正,字组关系也较弱(图19)〔5〕,“如何可言”四字,上图本“女”部与“何”字“亻”一组,另外部分一组,字组关系清晰,错落有致,敦煌本布如算子。另外敦煌本“吾”“为”“劣”“可”“足下”“论”“书”“但”都缺少欹侧的变化(图20)。
敦煌唐人临摹本中,《龙保帖》接《瞻近帖》之后,这一点与馆本顺序不同,但所缺“卿舅可耳至为简隔也”九字与《淳化阁帖》同,因此“估计宋人摹勒《阁帖》中的《龙保帖》时,其所据母本已缺字。属于敦煌本《龙保帖》一类的临本或摹本”〔6〕。也可以说《阁帖》中《龙保帖》所据底本应与敦煌本《龙保帖》属同一时期,故有必要将《龙保帖》的两种版本进行比较。
通过对摹本与刻本的比较,我们已经对晋人风韵有了清晰的认识,而墨迹与宋代拓本的差别亦清晰明了,即使对于《十七帖》的最初版本无从知晓其貌,但对于唐摹本《远宦帖》的分析,以及对唐人临《龙保帖》利弊得失的认识,已经可以最大限度地接近原貌。
如《阁帖》(图21)〔7〕中“龙”字与敦煌本类似,前三笔的位置、笔势、点画形态都有敦煌本的影子,第五笔的角度也十分相似;“等”“平”二字在字形体势上也接近敦煌本,两个字的竖画都较垂直,字形平正,“谢”字左右两部分都直上直下,而非王字“势如斜而反直”;此外,在字距的处理上《阁帖》与敦煌本如出一辙,字字距离均等,字组关系更是无从谈起。《淳化阁帖》是宋太宗令出内府所藏历代墨迹,命翰林侍书王著编次摹勒上石于禁内,赐宗室、大臣每人一本,因此可想而知,摹刻技术不会太差,也就是说,对于所据母本的字形体势不会有太大差别。而《阁帖》中《龙保帖》的字形体势已与王字特点相去甚远,再加上拓本碑刻表达的局限性,用笔、笔势、节奏韵律等方面更是有所缺失,因此单以《阁帖》中所收《龙保帖》而论,已是点画、用笔、结字、体势、章法皆失之,因此其他拓本也是有待商榷。
敦煌本四帖的出土无疑是目前所见《十七帖》最早的临本资料,其用笔率性简洁,又兼具晋人爽利强劲的特点。但毕竟是唐人临本,书写多少都会有当时书风的影响,就其影响的程度来讲,可以大胆地将四帖作时间上的排序:《龙保》《瞻近》二帖较早,其次是《旃罽胡桃帖》,《服食帖》应该较晚。
二、《蜀都帖》五代临摹本
关于《蜀都帖》墨迹本学者有所争议,主要集中在:1.是勾摹本还是墨迹本;2.断代问题。很多学者认为“此帖宋、明两朝皆在民间”〔8〕,另外根据日本杉村邦彦先生《王羲之游目帖考》一文所述,认为《蜀都帖》(又称《游目帖》)墨迹本乃为临本,推定约成于五代南唐至北宋淳化三年(992)之间,亦即成于馆本《十七帖》行世以后至《淳化阁帖》问世之间〔9〕。祁小春先生也将此墨迹本断代为五代临摹本,笔者亦同意此观点,并以馆本与《远宦帖》摹本为参考,分析其利弊得失。
此本形成于五代南唐时期,强烈的风格意识还没有形成,因此依然用笔率性强劲,特别是转折、接笔处,如图22〔10〕,第二行“雄”“都”字,第三行“悉”字,第六行“时”字等,雄强凌厉。其次,笔触干净细腻,不拖沓,偶见“隼尾波”一类的点画,以及“笔锋频频变动”带来的形态丰富的点画,如图23,第七行“岁”字一横,十一行“此”字的竖折笔。另外,晋人用笔的凌空取势、笔断意连亦有所保留,如图24,第一行“诸”字右半部分第一笔的起笔处,第七行“为”字起笔处,第八行“动”字竖画起笔,十一行“矣”字第一笔起笔。除此之外,作品整体的虚实关系也十分清晰。
由于此本处于唐宋交替之间,故用笔习惯,结字体势、章法布局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唐法的影响。
由于每个字都趋于纵长,故注重一行中上下的连接,纵向“行”的意识明显,而少了向左右伸展的点画,每行的边沿线的变化也大大减少了。如图26〔12〕,为上图本与此本边沿线的示意图,一目了然。
另外,与敦煌本四帖一样,此本字形端正,缺少险而不坠、惊而不覆的体势变化,亦缺少“字组关系”的概念,点画间距排列均匀,略显呆板。如图27)〔13〕,第四行“奇”字,统而观之,第一印象便觉每个空间都是均等的。其次,“奇”字的中心线将其平分,左右两边基本对称,而第一点、“可”部竖画的起笔、最后一笔的收笔均在这一对称线上,整个字缺乏灵性,体势呆板,与上图本相去甚远。又如第六行“主时”二字,上图本能够打破单字的界限,“主”字一点与“王”部距离较远,反而“王”部与“时”字“日”旁连接较紧,体势摆动明显,五代临本仅以“主”字最后一笔与“时”字“日”部相连,但空有其行,字组关系不甚清晰。
章法上除行的边沿线无变化外,字间、行间的距离亦是如此,如上图本第一行“具”“彼”的距离较大,“山”“川”距离较小;第二行“杨”“雄”“蜀”三字较密,而五代临本略有变化但不清晰(图28)〔14〕。
图27
图28
通过上图本与此本的比较可以看出,虽然摹本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唐法的影响,但在结字体势、节奏变化、虚实关系的处理上大致还是接近上图本的。另外在《蜀都帖》墨迹本产生的时代,馆本系《十七帖》已经存在,因此此墨迹本所据母本,极有可能为上图本一系的馆本《十七帖》。而从王羲之真迹到墨迹本《蜀都帖》,这中间经历了“真迹 以真迹为母本的各种临摹本 以各临摹本为母本的各种拓本 以各拓本为母本的临摹本”,且不论墨迹本《远宦帖》已是唐代勾摹本,而我们现在无法见到王羲之的真迹,更无从知晓《远宦帖》与真迹究竟差别几何,单就《蜀都帖》与《远宦帖》比较,在用笔习惯和一些细节的处理上已是大相径庭,何况真迹?五代时期还没有经历宋代强烈风格意识、元代赵孟頫书风笼罩、明代高堂大轴、清代碑学兴起的熏染,就已经有太多改变和缺失,何况我们在经历了种种以后,面对种类纷繁的拓本,应该何去何从?这已是我们现在急需认清楚的问题。
注释:
〔1〕 姚建杭编《中国书法典集·晋·王羲之尺牍上》,中国书店2009年6月第1版,第34、45页、32页。祁小春编《王羲之〈十七帖〉汇考》,上海书画出版社2011年12月第1版,第33页。
〔2〕 李世民《王羲之传论》,《历代书法论文选》第六版,第123页。
〔3〕 (图3.1 11 3.1 16)《艺苑掇英·宋拓王羲之十七帖》,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79年1月第1版;姚建杭编《中国书法典集·晋·王羲之尺牍上》,中国书店2009年6月第1版,第34、45页。
〔4〕 (图3.1 17 3.1 19)《艺苑掇英·宋拓王羲之十七帖》,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年1月第1版;祁小春编《王羲之〈十七帖〉汇考》,上海书画出版社2011年12月第1版,第130页。
〔5〕 (图3.1 20 3.1 21)《艺苑掇英·宋拓王羲之十七帖》,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年1月第1版;祁小春编《王羲之〈十七帖〉汇考》,上海书画出版社2011年12月第1版,第33页。
〔6〕 蔡渊迪《关于敦煌本〈十七帖〉临本的几个问题》。
〔7〕 姚建杭编《中国书法典集·晋·王羲之尺牍上》,中国书店2009年6月第1版,第45、34页;水赉佑编《淳化阁帖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9年12月第1版,第333页。
〔8〕 祁小春《王羲之〈十七帖〉汇考》70页。
〔9〕 祁小春《王羲之〈十七帖〉汇考》69页。
〔10〕 (图3.2 1 3.2 3)姚建杭编《中国书法典集·晋·王羲之尺牍(上)》,中国书店2009年6月第1版,第28、29页。
〔11〕〔12〕〔13〕〔14〕姚建杭编《中国书法典集·晋·王羲之尺牍(上)》,中国书店2009年6月第1版,第28、29页;《艺苑掇英·宋拓王羲之十七帖》,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79年1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