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说话训练入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20-09-16梁桂勇
梁桂勇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综合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持续发展。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首先要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文章介绍了从说话训练入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五个策略:营造民主气氛,鼓励学生敢说;创设角色扮演,让学生爱说;常抓课前演讲,让学生要说;创造说话机会,让学生想说;倡导质疑问难,让学生会问。
关键词:说话训练;创新能力;语文教学
一、营造民主气氛,鼓励学生敢说
很长时间以来,教师扮演着权威、严师的角色,在课堂上板着脸孔严肃教学,使学生与教师之间或多或少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学生一见到教师,就莫名地紧张。学生天生好问,却又不敢问教师或者不好意思问教师,那怎么办呢?笔者认为,“成功的教学都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气氛”。因此,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兴趣爱好、思维方式、思想感情,努力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形成民主平等,互相尊重、理解、赏识的关系。对于学生“上课插嘴”,教师应采取宽容的态度,让他们把自己的想法讲出来,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渴求。
二、创设角色扮演,让学生爱说
角色扮演是小学生口语表达训练中常用的形式,也是非常适合小学低年段学生的兴趣特点的一种教学形式,教师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开展角色扮演活动,通过意味性的角色设计的环节,将语文课程的内容融入角色扮演之中,让学生爱说,实现提高口语表达兴趣的目标。
例如,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小公鸡和小鸭子》一课的故事内容生动形象,趣味性十足。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角色扮演的方式,结合小公鸡和小鸭子找虫子的故事情节,由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并进行表演,教师配以趣味的音乐,将玩具小虫放在教室的各个角落,学生边朗读课文内容边寻找虫子,在学生表演的过程中,让学生爱说,提高学生口语表达的兴趣,活跃课堂氛围,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三、常抓课前演讲,让学生要说
课前一分钟演讲是提高说话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训练可按座位顺序,每次一人。内容包括:精彩片段朗诵、成语故事讲述、名人名言演讲、一句话新闻、时事小评等。对于这些训练,学生一开始会感到有些困难,特别是要走上讲台去“说”,学生有些不适应。但习惯成自然后,渐渐地,那些性格内向、腼腆的学生也能够面向大家有条理地、顺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如我班有位学生,成绩很好。但她刚进一年级时,一说话就脸红,第一次演讲时竟然不敢正视全班同学,慌里慌张背了一段名言后就忙着返回座位。那时,笔者没有批评、责备,反而表扬她普通话发音准确,音色不错,且没说错一个字,慢慢地,她克服了胆怯心理。
四、创造说话机会,让学生想说
素质教育要求课堂中要面向全體学生,让学生全面发展。有的学生天生比较内向,不敢举手发言;有的学生面向全班时会显得特别紧张,导致表达效果欠佳;还有的学生就是缺乏发言的机会,毕竟,一节课时间有限,不可能每一位学生都有发言机会。为此,我们可组织多种交流活动,如同桌交流、小组交流、组与组之间交流等,多给学生创设“说”的情境和机会,逐渐培养学生说话的勇气和能力,使学生敢说,有机会说。同桌交流非常方便,也是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发表见解、培养语言能力的好方法。学困生也可以在同桌的带动下,逐步学会表达,敢于表达。小组讨论是课堂中常用的一种交流方式。当学习中有疑难时,可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交流,并选出小组长,带领组员轮流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也有听别人发言的机会。这样的形式对于一些比较胆小的学生来说很有益,可以缓解他们的胆怯心理,锻炼他们说话的胆量。
小组交流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全身心都处于主动学习的兴奋中,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思考,并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倾听别人的发言,使每个学生都有很好的锻炼机会和学习机会,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学网生在与其他学生的合作交流中,也逐步激发表达自己见解的欲望,勇于表达,从而提高学习能力。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组织小组与小组之间的交流和争辩,这样可以更进一步地展现部分学生口头表达的优势,更好地培养他们的说话能力,提高思维水平。同时对于其他学生能起到榜样作用,激励他们自我完善。
五、倡导质疑问难,让学生会问
课堂中,不单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某一问题进行讨论,还应引导学生发问、质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可以使教师的教学更有的放矢,可以引导学生深入地理解课文,可以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越是敢于质疑的学生,其主体作用越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对于学生的质疑,无论是课始的预习性质疑、课中的深入学习质疑,还是课尾的延伸质疑等,教师的态度应该是提倡、鼓励、引导。通过鼓励、引导使学生从不敢提问到敢于提问;从不会提问到善于提问。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当我们充分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从说的训练中学会思考,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感情,他们才会真正乐意参与到讨论过程中来,坚持下去,学生的个性也会得到发展,逐步形成不盲从、讲道理的唯物辩证观点,这样才能长成有棱有角、有主见的新时代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