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血压慢性病管理模式对于预防并发症价值分析①

2020-09-16王晓涛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病程血压实验组

王晓涛,张 晶

(1.佳木斯市医科学会联合办公室,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2;2.齐齐哈尔市富裕县富路镇中心卫生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200)

高血压是临床十分常见的慢性疾病,具有病程长、病情复杂、发病率高的特点,该疾病不仅需要患者接受长期的药物治疗,同时还要配合以有效的日常管理,以此提高治疗效果[1]。以往临床主要采用常规健康管理模式,但效果并不理想,且针对性较差,难以满足患者的个性差异及需求。笔者认为可应用慢性病管理模式,该管理模式更加科学,其全面考虑患者的个性差异,如年龄、病程、性格、文化程度等,制定的各项管理措施更加符合患者的需求,总体效果更为理想[2]。笔者将2017-06~2019-05在本医院接受治疗的146例高血压患者纳入到研究中作观察与分析,旨在分析对高血压患者应用慢性病管理模式的价值,现做出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7-06~2019-05在本医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中选择出146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均分成两组,即对照组(n=73)和实验组(n=73)。对照组:男44例,女29例;年龄52~88岁,平均(67.46±4.54)岁;病程3~16年,平均(9.84±3.25)年。实验组:男43例,女30例;年龄53~87岁,平均(67.12±4.77)岁;病程2~18年,平均(9.61±3.01)年。以上数据资料做相互对比,得出结果提示两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所有患者均与以下标准符合:1)符合高血压疾病的诊断标准;2)表示自愿加入研究且签字;3)不存在精神疾病、认知障碍与智力障碍;3)不存在严重脏器疾病、恶性肿瘤疾病等;4)积极配合研究。研究上报于医院伦理委员会,且得到许可。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健康管理模式,主要措施为:简单健康宣教、定期测量血压、指导用药、提供饮食、病房护理等。

实验组患者则应用慢性病管理模式,具体管理方法为:①建立个人档案,为更好地了解患者,进而制定与患者需求和实际情况相符的管理方法,通过咨询患者与家属的方式调查其个人信息,包括:体重、身高、年龄、病程、治疗史、性格等。②心理护理,高血压属于慢性疾病,病程长,患者的日常生活很容易受到影响,再加上治疗花费等因素,患者很容易出现不良情绪,因此护理人员要主动接触患者,以交谈等方式引导患者表达自己的感受,通过介绍成功案例等方式使患者树立治疗信心,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③健康教育,高血压多发于中老年群体,其中老年人由于年龄大,其理解能力与记忆能力均较差,因此护理人员要采取符合患者的方法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如讲座、宣传手册、播放视频等,帮助患者认识到疾病的相关知识与注意事项等。④指导饮食,告知患者饮食结构对疾病与治疗的影响,根据其饮食习惯为其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告知其日常饮食要低盐且低脂,每天摄取的盐分量要在5g以下。⑤运动指导,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为其制定合适的运动方案,并叮嘱患者家属监督患者进行,为其介绍运动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如保暖等,根据运动的实际效果调整运动强度及时间。⑥用药指导,严密监测患者的病情,教授患者和其家属测量血压的正确方法,告知其要定期测量并记录,为患者介绍遵医用药的作用及目的,叮嘱患者不可擅自更改或停止用药,同时为其介绍服药期间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处理方式。

1.3 评价标准

①记录管理期间两组患者发生的所有并发症,统计总发生率以相互对比。②测量两组患者管理前与管理三个月后的血压情况,即舒张压与收缩压,统计平均值以互相比较。③测评两组患者管理前与管理三个月后的疾病知识知晓程度,使用自制问卷,包括:用药剂量、用药时间、注意事项、日常饮食等内容,共十分,评分越高则提示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越好。统计平均分以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记录两组患者管理期间发生的并发症,见表1。和对照组15.07%相比,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4.11%更低,且差异显著(P﹤0.05)。

表1 两组患者管理期间发生的具体并发症及差异(n=73)

2.2 测量两组患者管理前与管理3个月后的血压情况。和管理前相比,两组患者管理后的舒张压与收缩压均更低,且实验组比对照组低,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管理前与管理后的血压对比

2.3 测评两组患者管理前与管理后的疾病知识知晓程度。和管理前相比,两组患者管理后的疾病知识知晓评分越高,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管理前与管理后的具体疾病 知识知晓程度及对比

3 讨论

高血压是临床十分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该疾病属于慢性疾病,且是其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患有该疾病的患者会出现心悸、头晕、疲劳、头痛等症状,且长期高血压状态会导致患者的各种脏器管受到损害,很容易出现脑出血、肾病、脑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危及其生命安全[3]。

受到生活习惯因素、药物影响、遗传因素、年龄因素等影响,近些年该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加,其威胁也随之加剧,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与身体健康[4]。该疾病主要发病于中老年群体,因此在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的影响下,患有高血压疾病的人数逐渐增多[5]。此外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习惯与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该疾病的发病群体已有年轻化的趋势。该疾病的病程极长,患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来控制血压,此外还需要对自身的饮食、生活习惯等进行管理,进而保证血压的控制效果。相比于其他疾病,高血压这类慢性疾病的管理中,医护人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在管理期间需要和患者进行互动与交流,发挥引导与督促作用,使患者可以更好地掌握自我护理的方法与技巧,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与饮食习惯,进而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保证血压平稳[6]。以往临床主要采用常规健康管理模式,但效果欠佳,笔者认为可应用慢性疾病管理模式,相比于常规健康管理模式,该管理模式更加先进且科学,其互动性、全面性与系统性均更强,管理效果更加理想,可稳定患者情绪,提高患者的配合程度,使患者可以更加遵守医嘱,有利于其掌握疾病相关知识,进而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提高治疗效果[7]。为分析对高血压患者应用慢性疾病管理模式的具体效果,笔者选取了146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展开对比研究,其结果提示: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和管理前相比,两组患者管理后的舒张压与收缩压均更低,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和管理前相比,两组患者管理后的疾病知识掌握评分均更高,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

综上所述,将慢性病管理模式应用于高血压患者中的价值理想,不仅可以有效减少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同时还可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使患者的血压得到控制,应积极推广。

猜你喜欢

病程血压实验组
鼻负压置换治疗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病程及病情的影响
遮光处理对微藻繁殖及其水质指标的影响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最怕啥
枣庄地区小儿支原体肺炎实验室检验结果及流行特点的研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