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体绿化分区控制管理中新技术的应用及发展策略

2020-09-16熊彩灵王凯璐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20年4期
关键词:温江区绿道成都市

熊彩灵 王凯璐

1.四川省花卉协会,四川成都

2.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四川成都

1 立体绿化

1.1 立体绿化概念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热岛效应、绿化用地紧张和建筑密集的问题日趋突出,城市立体绿化逐渐成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特殊的绿化方式。立体绿化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争议,有非行业人士认为垂直绿化等同于立体绿化。垂直绿化多指植物生长在建筑物或墙体的一种绿化形式。而城市立体绿化是指在城市范围内运用现代建筑及园林手段,在建筑物表面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的绿化和美化,以改善局地气候和生态服务功能、拓展城市绿化空间、美化城市景观的生态建设活动。由此可见,不论是从形式还是作用大小等方面,城市立体绿化包含了垂直绿化。

1.1 城市立体绿化的形式

城市立体绿化是一个整体概念,它的形式及载体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屋顶绿化、墙体绿化、阳台绿化和桥体绿化四大类型,其形式的多样化可以有效地衔接城市建筑或构筑物与城市环境,缓解城市绿化用地紧张的问题。

屋顶绿化:屋顶绿化主要是在建筑的顶部或天台上进行的一种绿化形式,适宜选择根系穿刺性较弱,土层厚度不需太多,又可粗放式管理并且生长缓慢的花卉和植物。

墙体绿化:墙体绿化在城市中较为常见,且实用观赏性很强,主要是依靠植物攀援性来实现的一种绿化方式,较多应用在公共环境中。

阳台绿化:阳台的绿化较多是在居住区进行,所以选择适宜的花卉和植物时,需要注意其是否为能够适应阳台长时间的光照,因为光照的情况直接会影响到植物的存活率,而不同的植物对光照强度的要求也不一样。

桥体绿化: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桥体绿化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环境绿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桥体绿化的主要载体是高架桥的桥壁、桥帮和立柱。适宜选择吸附类的攀援植物,缠绕类的植物则需要借助铁丝网来辅助。

国内针对立体绿化的相关研究中,研究尺度主要集中在城市宏观和中观的居住区、公园、道路、园区,以及微观的住宅、护坡、立交桥等,较少有针对城市某个分区进行现状分析及发展探讨,本文对温江区的立体绿化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控制管理规划策略和建议。

2 温江区立体绿化发展历程及现状

2.1 发展历程

我国城市立体绿化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屋顶绿化,四川省成都市是最早开展屋顶绿化的地区之一。成都市屋顶绿化从开始探索到21世纪初全面推广期间,从最初的屋顶绿化种植蔬菜瓜果到现在城市整体空间进行立体绿化,不论是相关建设经验还是应用技术都有所提升。在此期间,继国家出台相关规范和标准后,成都市把城市立体绿化作为园林绿化建设的重要部分,也提出了相关的技术规范,为完成成都市对各区立体绿化的要求及目标,成都市温江区规划局根据区域范围内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成都市温江区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8)》。

2.2 现状及问题

温江区是成都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曾获得“国际花园城市”“国际生态宜居典范城市”“美丽宜居城区”等殊荣,其中温江区绿道已成为温江区的绿色名片之一。温江区绿道立足于“南城北林”的空间格局,截至2019年已打造160 km,并且绿道体系还在不断延伸,因此选择温江区绿道及两条重要的城市道路(南熏大道一段、光华大道)作为温江区立体绿化建设的调查对象。发现绿道中使用立体绿化总量较少,且形式单一。绿道中建有较多廊架,只有部分廊架栽植了攀援性植物。部分绿道需要经过桥体,但不论是桥的底部还是桥壁、桥帮及立柱都未有人工立体绿化的痕迹,只有少数野生的爬山虎攀援在立柱上。在两条城市道路两侧未见针对墙体、灯柱等构筑物的立体绿化,少量商户建筑外墙有装饰植物,部分的临街商业街顶部天台和少量住户阳台有种植植物。为加强温江区立体绿化建设及管理,建议温江区针对各区块实际情况进行细化管理规划。

3 成都市温江区立体绿化分区控制管理

针对温江区的立体绿化现实情况,对温江区立体绿化风格、总量等内容进行分区控制管理。根据温江区的区位、交通条件、基础设施、现状开发条件,以及“学到温江”“健康到温江”“舒适到温江”的品牌定位,参照《成都市温江区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中建筑规划控制分区及温江八大功能片区,将温江全区划分为四级立体绿化控制分区。

一级分区:依据光华片区内不同地块的功能定位、交通条件、基础设施以及开发现状,将光华片区分为四类风格分区。

二级分区:依据科技园区、现代农业重点项目区的功能定位以及现状条件,分别将其分为三类风格片区(见表1)和两类风格片区(见表2)。

三级分区:依据科教园片区地理位置、功能定位、交通设施以及现状发展,将其立体绿化风格定位为现代、大气、简洁、典型。该区域建筑物及构筑物立体绿化均要按照该定位严格执行。人均绿化面积达到3 m2及以上,绿化覆盖率达到45%及以上。

依据文化产业园重点项目区的区位划分、功能定位以及基础现状,将该片区的立体绿化风格定位为现代、创意、文化。该区要求立体绿化与建筑物及构筑物的结合必须要有文化创意。人均绿化面积3 m2及以上,绿化覆盖率达到45%及以上。依据医学城片区的区位划分、功能定位以及基础现状,将医学城片区分为三类风格分区。

四级分区:依据北部产业新城片区的地理区位、功能定位以及基础现状,将北部产业新城片区划分为两类风格分区。

表 1 科技园区立体绿化风格分类控制表

表 2 现代农业重点项目区立体绿化风格分类控制表

4 成都市温江区立体绿化发展策略及建议

4.1 加强立体绿化宣传工作

城市立体绿化不仅关乎城市生态问题,还关乎城市形象问题,需要城市居民共同参与建设与管理,可以通过举办立体绿化相关的社区和校园的知识问答、家庭立体绿化作品等有奖活动,加大对居民的宣传力度,提高居民维护立体绿化的意识,从而激发民众自发参与到城市立体绿化建设与管理中。

4.2 优化立体绿化技术手段

立体绿化的技术发展日新月异,针对城市立体绿化过程中不同的问题,已有新的技术被应用。部分地区立体绿化的植物生长环境相对恶劣或者人工难以长期精细维护管理造成的植物缺水情况,可以运用自动灌溉、水肥一体化灌溉等节水灌溉手段来解决。此类节水灌溉技术不仅节约资源,也可通过终端设备进行远程控制管理。部分绿化形式如屋顶绿化可采用无土栽培技术,便于清洁卫生,也可保证植物健康生长。除运用以上新技术以外,还需要设计管理者采用更科学的植物排布方案,以获得最优的立体绿方案。

猜你喜欢

温江区绿道成都市
绿道上的“风景”
中共成都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委简历
成都市青羊区:推行“一网通办”下的“最多跑一次”
成都市温江区用心用情做好退役军人工作
温江区高效解决某酒店涉众型劳动纠纷的启示
温江区:做优“五大工程” 惠民生增福祉
骑行绿道“潮”玩成都
2019年1~6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8年1—12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依托百里汾河工程构建体育健身绿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