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下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港航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2020-09-16范霞湖南省中源航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珠江水运 2020年16期
关键词:底模钢筋作业

范霞 湖南省中源航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水下混凝土是基于传统材料经过技术改进后而衍生出的全新形式,泌水性与流动性表现较好,并且具备较为显著的抗色散能力。此类混凝土在制备阶段掺入絮凝添加剂,有助于改善稠度,可避免离析现象,成为港航工程中的重要施工材料。

1.工程概况

某港航工程项目岸线长380m,根据现场环境特点选择重力式沉箱结构,由此在港区的西侧组织码头建设工作。该码头预期年吞吐量约600万吨,发展目标是创建具有地区经济带动性作用的掘入式新港区。

2.水下混凝土施工工艺

2.1 钢筋施工

钢筋架构的优势在于施工便捷,考虑混凝土分层特点,共安排3次绑扎作业。对于钢筋的加工,需注重对加工场地的选择,其大小尤为关键,并合理配置底模。以施工图纸为主要依据,合理组织钢筋施工作业,保证绑扎位置的合理性。部分钢筋存在焊接需求,此时要注重对钢筋接口的设置方式,需遵循错开对接的原则。完成钢筋绑扎且无误后,有必要设1个混凝土垫块,以达到增强钢筋架构强度的效果。

(1)在成孔过程中,钢筋笼同时制作,因本桥桩基深1OOm,钢筋笼长60m,主筋采用由φ28mm螺纹钢,为保证钢筋笼的质量及整体刚度,主筋采用对焊,为了节省连接时间,每节钢筋笼之间采用钢套管连接,箍筋采用电焊连接。钢筋笼分节制作,每节长度为9m,以防止在吊装过程中变形。

(2)钢筋笼的加工采用卡板成型法分段制作,10~20mm厚的钢板制成两块弧形卡板,其孤面直径为钢筋笼主筋中心直径。每隔2m左右预置一块卡板,按主筋位置在卡板上做出支托主筋的半圆形槽。

2.2 底模板施工

胸墙的浇筑作业配套的是吊模设备,在其支持下创建完整的底模体系。选择合适的底模吊梁设置方式至关重要,此处为双拼对称式设计形式,配备2根M25拉杆器材,利用该装置有效承载混凝土荷载,装配顶丝以便实现有效的反压吊梁作业,保证各阶段吊梁受力都具有合理性,以免产生局部受力过度集中的现象。装配间距设为1m,底模支撑要具有稳定性,因此选择的是大骨架结构。面板的设置以δ=5mm的钢板为原材料,按照图纸制作而得。底模骨架或各钢板设置过程中,需借助焊接手段连接,以便形成完整且稳定的整体结构。完成侧模的装配后,易出现底模翻覆现象,针对此问题,可行的解决途径是加深底模的嵌入深度,即该构件进入台体底层的部分需达到10cm。在做好各底模配设工作后,全面检查施工情况,若无误,则绑扎钢筋。

2.3 水下混凝土浇筑

根据现场作业条件选择水下混凝土浇筑方法,本工程选用的是导管法,保证供料充足,浇筑全程要具有连续性,期间加强对混凝土的防护,以免与水接触后出现质量不达标的情况。施工平台搭建在模板顶,并于该处设置水下砼灌注架,正式施工时选择φ25cm的钢管,各阶段长度控制在2~2.5m,组成完整的导管并用于浇筑施工。考虑到不同区段对导管长度需求的差异化特点,配备适量长度为0.3m、0.5m的短节,以便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连接。伴随施工作业的持续推进,当进入到第3次混凝土浇筑时,考虑到各段交接处易发生质量问题(如开裂)的情况,需定位混凝土顶层下方的200mm范围,在该处布设适量抗裂筋,具体可采取植筋的方式,保证其与混凝土结构形成极为稳定的连接关系。并且,首次与二次两部分的施工结构也要得到有效的处理,具体方式是在交界处设钢筋网片。对于第3次浇筑作业,应配置适量圆台螺母器件,作用在于高效完成装配作业。关于圆台螺母的具体情况,见图1。

图1 圆台螺母示意图

3.高温环境中的砼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1 砼拌制和运输

(1)混凝土拌和过程中要注重对原材料的控制,要保证有足量的粉煤灰,并使用适量减水剂,作用在于减少水泥用量,此外还可适当加大骨料的粒径。

(2)考虑到混凝土运输距离远的特点,在长时间的运输过程中易发生混凝土凝固现象,对此需掺入适量缓凝剂,但要确保用量的合理性。以不影响混凝土质量为前提,掺入适量的外加剂,尽可能优化混凝土的性能。

(3)对于夏季施工阶段,期间温度相对较高,在拌和过程中可适当使用冷水,以免高温对拌和物料性能造成不良影响。对于混凝土运输,要尽可能缩短运输距离,考虑延时拌和的相关需求,以便运输全程混凝土状态不发生变化,使其依然处于拌和阶段。

3.2 砼浇筑和修整及温控措施

(1)浇筑时加强温度检测,视实际情况采取温度控制措施,保证温度在容许范围内,若存在较大的温度偏差则容易产生裂缝。

(2)创建温度控制体系,根据检测所得的温度结果采取调控措施,维持温度的合理性。加强对骨料的保护,防晒措施至关重要,不可出现烈日直筛混合料的情况,否则会出现质量问题。

(3)胸墙施工中,其工程量相对较大,为保证施工质量,必须在前期形成浇筑计划,用于指导实际浇筑作业,使各环节有条不紊地开展。根据实际情况在合适位置设UEA混凝土膨胀带,并加强养护,正常情况下养护时间不可少于15d,必要时可延长时间。

3.3 砼的养护

(1)做好修整工作,满足要求后进入到养护环节,期间混凝土应保持相对湿润的状态,若较为干燥则要加大洒水频率,以免混凝土干缩而产生裂缝。

(2)对于胸墙施工,较为适宜的是养护剂养护的方式,现阶段的可选类型较多,以白色养护剂为宜,其优势在于形成的薄膜具有反射光照的能力,从而减少混凝土吸收的热量,以免发生快速升温现象。

(3)若出现养护剂应用效果欠佳的情况,还需辅以麻袋包裹的方式,目的在于使混凝土表层始终维持湿润状态。

(4)做好养护作业后,经检测若各项指标都满足要求,即可拆模。为避免混凝土质量问题,需在表层设覆盖层,以免混凝土遭到阳光等因素的影响,发挥出覆盖层的优势,保证混凝土具有足够的湿度。

4.结束语

本次研究以港航工程为背景,围绕现阶段较主流的水下混凝土施工技术展开探讨,提出钢筋的加工,混凝土的生产、浇筑及养护等各阶段的技术要点。工程实践表明,本文所提的技术具有可行性,能够有效保证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可作为类似工程的参考,也值得相关技术人员在此方面深入探讨,实现技术创新。

猜你喜欢

底模钢筋作业
D10mm热轧带肋钢筋五切分生产工艺开发
自冲铆接中底模对压铸件裂纹影响的试验分析*
移动模架底模折叠设计
截钢筋
作业
这批没收钢筋该如何处置
高桩码头大型墩台施工底模拆除方法探讨
四切分Φ12mm热轧带肋钢筋轧后穿水的实践
底模类型对砂浆抗压强度的影响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