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结核性脑膜炎患儿生化指标及脑脊液检测结果和病情预后的相关性
2020-09-15万霞
万霞
【摘 要】 目的:本次实验将针对结核性脑膜炎患儿实施生化指标以及脑脊液检查,进一步对病情改善和预后控制提出建议,分析指标与疾病发展的相关性。方法:实验选取了2019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的结核性脑膜炎患儿作为我们所研究的对象。通过回顾式分析,在征得患者同意的基础上,按照预后情况分为良好组和不良组。观察患儿的生化指标和CSF细胞学检测差异。结果:从良好组中看,在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表达以及淋巴细胞表达上,数值结果低于不良组。此外,在血浆生化指标中,良好组与不良组部分数据存在差异,即在白蛋白、总蛋白、谷草转氨酶以及谷丙转氨酶上以良好组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血浆生化检验能够对结核性脑膜炎患儿的预后做出诊断分析,更好地判断患儿的病情,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和支持。
【关键词】 结核性脑膜炎;生化指标;脑脊液检测;病情预后
【中图分类号】 R52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7-259-01 结核性脑膜炎属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也是肺外结核病中较为严重的一种,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结合分歧杆菌入侵,据悉,该疾病的发生率约为肺外结核病的10%,而小儿病死率最高的疾病,受到了患者家属的高度重视[1]。病情的恶化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包括药物滥用、不规范治疗等,由此产生了结核多药耐药株,在延误治疗下导致不良结局。实验选取了2019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的结核性脑膜炎患儿作为我们所研究的对象。先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实验选取了2019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的102例结核性脑膜炎患儿作为我们所研究的对象。通过回顾式分析,在征得患者同意的基础上,对数据信息进行搜寻,按照预后情况分为良好组和不良组。其中,男性59例,女性43例,患者年龄在1-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6±1.3)岁,平均病程则为(6.1±0.5)d,在平均体重上则为(18.2±0.8)kg,所有患者在入院后登记一般资料,以便查阅和全面病情分析,组间对比上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所有家属对检查项目表示知情。
1.2 检查方法 对患儿脑脊液进行抽取,共3ml为样本。随后使用脑脊液细胞玻片离心沉淀仪,对患儿CSF细胞进行采集。随后,实施MGG染色处理,在金相显微镜油镜下观察,实施细胞学诊断,并作出脑脊液细胞分类。
在生化指标检查中,其空腹采取患儿8小时静脉血3ml,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针对白蛋白、总蛋白、谷草转氨酶以及谷丙转氨酶等指标含量进行具体确认。
1.3 观察指标 本次实验将观察患儿的生化指标和CSF细胞学检测差异,通过数据与预后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
1.4 统计方法 对结核性脑膜炎患儿的治疗结果进行讨论,以SPSS19.0专业计算软件为基础。在本次实验中针对脑脊液细胞计数、血浆生化指标采用计量统计,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从良好组中看,在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表达以及淋巴细胞表达上,数值结果低于不良组。如表1所示。
此外,在血浆生化指标中,良好组与不良组部分数据存在差异,即在白蛋白、总蛋白、谷草转氨酶以及谷丙转氨酶上以良好组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2所示。
3 讨论
结核性脑膜炎患儿其主要病情会反馈为尿急也异常分泌,且分泌量大,这会使得脑部区域产生交通性脑积水,从而增加颅内压。在晚期,患儿的脉络丛和蛛网膜黏连[2],最后形成梗阻性脑积水,颅内压过高,这会导致脑底受损,结核结节渗出,扩散,并最终导致患儿死亡。
CSF检测是针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病情诊断的主要方式,随着MGGA染色法的出现,在疾病的诊断上则有双保险,更为准确,并可以为治疗提供参考。就研究表明[3],纤维蛋白网络内有不同数量、种类的细菌,随着病情的发展,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的表达出现异常。通过专业分析,为患儿预后提供支持,也是医学研究的重要方面,具有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采用血浆生化检验能够对结核性脑膜炎患儿的预后做出诊断分析,更好地判断患儿的病情,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和支持。
参考文献
[1] 吴长金,陈兵. 脑脊液生化指标对结核性脑膜炎诊断效能评价[J].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9,47(08):935-937.
[2] 王玖紅. 脑脊液生化指标对中枢神经系统性疾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16(20):3043-3045.
[3] 周丽华. 脑脊液C反应蛋白及免疫球蛋白对儿童感染性脑膜炎的临床诊断意义[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6):123-124+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