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校园礼仪教育的有效途径探究

2020-09-15邹荣

读天下 2020年17期
关键词:礼仪教育教育策略农村小学

摘要:礼仪教育是一种道德修养、健全人格的教育,也是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笔者学校在礼仪教育方面的一些实践,从制订制度、开展活动、树立榜样、学科渗透、家校联动等五方面阐述校园礼仪教育的方法、策略。

关键词:农村小学;礼仪教育;教育策略

礼仪教育是一种道德修养、健全人格的教育,也是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和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途径。下面结合我校近几年在校园礼仪教育方面的工作实践就如何加强礼仪教育谈几点体会。

一、用制度强化礼仪教育

我校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三礼教育》为准则,结合实际,制订了《石坑镇中心小学校园礼仪教育实施细则》,分别从上学与放学、上课、课间与场所、交往、集会等五个方面着手,分年级分阶段,分学月重点训练,分周具体落实,对学生进行校园礼仪教育。

(一)注重礼仪知识的学习,普及礼仪常识

各班科任先指导学生对礼仪量化内容的学习,班主任利用班會课指导学生学习文明礼仪,提出具体要求。然后班主任根据学校安排的近期教育重点和针对班级实际情况,具体细化礼仪教育内容,每天把重点训练项目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细读每一条细则的要求。

(二)强化礼仪训练

把礼仪教育和养成训练结合起来,从点滴入手,从小处着眼,严格要求,持之以恒,培养文明礼仪意识。例如,我校针对午膳生排队打饭时个别学生的插队现象,开展“我排队,我文明”的活动,各班先讲解排队的意义及要求,每天安排值日老师、值日学生负责组织管理,各班也指定二名学生协助组织本班学生排队打饭,每周评出表现最好的二个班级在显示屏通报。通过两周的强化训练,学生均能做到自觉排队,秩序井然,逐步养成了良好的礼仪习惯,强化了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及能力。

(三)以评促教

开展班级礼仪量化评比,依据每个月重点训练项目的相关细则组织学生自评、互评,对存在的问题老师及时进行提示、教育,乃至依照礼仪量化评分表给予“扣分”。对于涌现出的好人好事实行1~5分/次的加分,对于违规违纪的实行1~10分/次的扣分。通过评比机制引领,每学期有目标,每学月有重点,每周有评比,每天有检查,让学生认识自我,规范自我,完善自我,不断提高文明礼仪教育的成效。

(四)加强督导

我校根据礼仪实施细则,加大日常检查力度:①由专门检查小组、值日行政、值日老师、值日学生依照值日评分标准及礼仪量化内容进行检查、评分,值日评分每天予以公布。②检查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对各班落实礼仪教育情况进行专项督查。检查情况及时记录在文明礼仪检查登记本上,向有关班级反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温馨提示并督促教育改正。

二、开展各项“文明礼仪”教育活动

(一)开好主题班会

文明礼仪教育的主要阵地是班级教育。主题班会是文明礼仪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式,通过学生们的亲身体验,规范学生们的语言与行为,使学生的感情进一步得到升华。每学期各班都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的主题班会,模拟日常生活场景,讨论哪些语言和行为是文明的,哪些是不文明的,加深学生们对文明礼仪的认识,积极推动文明礼仪教育的深入开展。

(二)开展好系列活动

通过组织好各种礼仪教育活动向学生展示规范的文明礼仪,促进文明礼仪习惯养成。如:文明礼仪知识竞赛,“书写文明,翰墨飘香”创文杯书法比赛,以“文明礼仪伴我行”为主题的黑板报、手抄报、演讲比赛,“创建美丽庭院,共筑文明家园”征文比赛,“我爱我们的校园”绘画比赛等等。各班还组织“课堂礼仪”“升旗礼仪”“就餐礼仪”等情景展示,让学生们对各种常用礼仪有更深入的理解。

三、及时总结,树立榜样

坚持正面教育原则,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并作评价,组织学生自评、他评,对存在的问题老师对学生进行提示、教育。注意随时发现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肯定,增强其自信心,激励其进取心。根据量化评分成绩和学生的平时表现,各班每学月、每学期评选出文明之星、礼仪之星、行为规范示范员、进步之星、守纪之星等奖项,对获奖学生及时予以公布表彰,如颁发奖状奖品,红领巾广播站播报,学校显示屏公布等。

此外,用教师的言语行动陶冶学生。教师的行为是学生的一面镜子,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对教师的文明礼仪也提出明确的要求,其目的是通过教师的言行去感染、熏陶学生,做到“其身正,不令而行”。

四、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礼仪养成教育

学校教育是养成教育的主阵地,而课堂教学则是礼仪养成教育的主渠道。教师在开展礼仪教育时根据学科特点,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礼仪教育因素,把养成教育贯穿于每科教学之中。各学科教材蕴含着丰富的礼仪教育资源,教师可以挖掘教材中有关文明礼仪教育的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共同探讨,内化为学生的情感认知。例如,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第一课《我们爱整洁》,通过教学,让学生养成整洁、文明的好习惯,使学生关注自己的仪态、仪表,逐步产生良好的自我认同感。

五、家校联动,形成教育合力

文明礼仪教育还须向家庭延伸,需要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我们通过家访、召开家长会等形式,多次向家长宣传礼仪教育,使其明确礼仪教育的目的、要求和家庭礼仪规范,让家长懂得良好的行为养成教育对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以取得家长的支持和理解,并向家长提出学生家庭礼仪的具体要求,让家长协助督促学生在家表现。在学校,老师还教育引导学生在家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学会感恩。这样,调动了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学校教育的积极性,提高了家长教育孩子的水平,形成家校教育的合力,共同督促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礼仪教育是一项养成教育活动,需要我们投入满腔的工作热情和爱心,不断去寻找培养学生良好品德习惯的一些科学方法,礼仪教育仍有很长的路要走,需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培育更多文明有礼、自信自强的农村优秀学子。

参考文献:

[1]赵雪.农村小学礼仪教育实施情况调查与对策研究:儒家礼育思想及其实施方法的启示[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5.

[2]李永涛.以文明礼仪教育为抓手深入推进农村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6(10):12-13.

作者简介:

邹荣,广东省梅州市,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石坑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礼仪教育教育策略农村小学
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浅谈英语课中的礼仪教育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中职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略论整体性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体育课堂中融入礼仪的重要性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农村学校构建书香校园的有效策略探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