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020-09-15杨明金

读天下 2020年17期
关键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小学语文教学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需要引起关注的重点问题,对于语文教师来讲,就需要在教学活动中认清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积极作用,对教学活动进行不断优化,让学生在提升语文水平的同时,实现创新思维得到不断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一、引言

现代社会对于创新的呼声很高,各行各业都要顺应新时代的发展,不断进行创新。所以,在当前的教育活动中,教师有必要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尤其在小学教学中,这一阶段的教学作为学生的启蒙阶段,只有从小培养他们的这种意识,才能够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而且这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正所谓是一个国家的创造力核心就是人才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学校作为培养有用人才的摇篮,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其重要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核心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仅可以提升学习质量,而且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不仅要带领学生学习书本内容,还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实际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兴趣爱好及学习情况制订合理的教学方案,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提高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措施

(一)鼓勵学生大胆质疑,培养批判思维能力

质疑是创新的源头,学生有了问题意识,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因此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发表独立见解,引领学生的思维向更深层次发展。比如在教学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西沙群岛在哪里?你去过吗?哪处风光最美丽?为什么西沙群岛这么富饶?”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深入思考,发散思维,与教师互动探讨,得出问题的答案。在分析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进行通读,画出段落中重要的句子,在阅读笔记中记录自己阅读的感受和问题,然后通过查找资料、向教师求助等方式,尝试自己解决问题。作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教师在课堂上要重点引导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兴趣,不要仅限于教师向学生提问,而要激发学生主动提问的积极性,提升问题的层次,注重锻炼学生思维,促进其思维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能用自己设置的问题代替学生的思维,而要重视对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折射的是自身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教师要认真剖析、科学引导,引导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激发学生提问的兴趣,让学生提出有内涵、有深度的问题,实现问题价值的最大化。比如,可以让学生互相出题,将自己读懂的地方转换成问题考考其他同学,让每个学生都有问题可提。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不断碰撞,能有效地启发和促进他们对语文课文的深度理解。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到提问的价值和成功,也建立了主动发现问题、积极提问的信心和勇气,有利于掌握正确的语文学习方法,建立正确的语文学习思维习惯。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提问的好习惯,让学生在问题中思考、探究、发现,提升自身的思维品质和综合能力。小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探究新鲜的事物,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教学内容实际,科学地引导学生进行提问,给学生创设民主、平等的学习环境,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提问。通常情况下,喜欢提问题的学生都是对课文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问题也是学生积极思维的结果,因而不论问题质量如何,教师都要认真对待,及时肯定,正确引导,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对有难度的问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拓展和延伸,自己查找资料加以解决。学生以问题为中心,主动思考、探究和解决的过程,即是他们思维能力不断强化的过程。

(二)采用韦恩唤醒策略

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是一个长期过程,教师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能让学生进行低效耗时的死记硬背,而要引导其探究问题、找出规律,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分析前因后果,挣脱传统思维束缚,培养自身的高阶思维能力。以《木笛》一课的教学为例,为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自主思考、总结归纳、推理分析水平,深化学生的认知,强化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笔者采用了韦恩唤醒策略,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全面理解,提高课堂教学的综合性与有效性。

(三)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往往以教师为主体,教学质量较差,因此,教师需要优化和改善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引导者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控好教学时间,除了教授课本知识内容,还要合理地预留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时间,为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从而增强学生的信心。在教学活动开始前,教师可以制定学生的自学内容和目标,预留出一部分时间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将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遇到的难点记录下来,等待教师讲解,或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对于小组讨论未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再进行统一讲解。这一方式不仅可以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而且能够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提升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和探索能力,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结语

小学语文教育对于学生本身来说,其意义不可忽视,教师应该认清自身的责任,认真地开展语文教学,不断增强自身的创造性思维,不断发现新问题,探索新的领域,为学生拓展自己的世界,还可以不断研究教学的新方法,掌握新技术,精心设计语文教学课堂,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罗文华.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路径思考[J].学周刊,2016(8):171.

[2]马晓冬.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路径思考[J].科学与信息化,2016(18):113.

[3]王春丽.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路径思考[J].新教育时代,2017(24):19.

作者简介:

杨明金,甘肃省陇南市,甘肃省陇南市文县城关第一小学。

猜你喜欢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小学语文教学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创新产品、优化布局,让传统主流媒体传播更具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