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刍议

2020-09-15况颖

读天下 2020年17期
关键词:教学有效性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摘要:历史在高中阶段的学校教育工作当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学生人文素养、历史观念的提升与健全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推进作用,其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因此,教师必须肩负起教好历史与带领学生学好历史的重任。但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却由于种种客观因素的限制,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较低,导致教学有效性难以提升。那么,教师应当采用怎样的教学策略去改变这一现状,提升教学有效性呢?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根据个人教学经验与近年来层出不穷的理论研究成果,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展开论述。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教学策略

众所周知,与初中阶段的历史知识相比,高中阶段的历史知识更有逻辑性,强调历史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即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与历史事件为历史进程带来的影响,比初中阶段的历史知识更为复杂,也就导致了部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吃力,成了阻碍教学有效性发展的因素之一。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全面掌握教材内容、活化核心概念、完善课堂体系私房面入手,并以此作为提升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方法。

一、结合影视材料,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生产生学习行为的基础动力来源,也是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非智力因素。因此,教师想要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便可以结合影视材料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历史课堂中,很多教师却不能看清学生学习兴趣能够为课堂教学带来的积极作用,一味地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单向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这种教学模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提升书面成绩,但将目光放长远,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上看,这种教学模式非常容易导致学生对历史的学习过程产生抵触情绪,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这种牺牲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式,其本质是对学生不负责任的“竭泽而渔”。因此,只有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投入学习过程中,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投入课堂。

例如,教师在执教“鸦片战争”的相关内容时,教师便可让多媒体教学设备成为教学活动开展的辅助工具。在课前,教师从互联网中搜索谢晋导演指导的电影《鸦片战争》,在课堂上播放。学生在观看电影片段的过程中,便能够对这部分历史产生初步的认识,进而在教师讲解的过程中,将课本内容与电影情节一一对应,进而使学生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由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对电影有着浓厚的兴趣,这种“投其所好”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促使学生快速地进入状态,提升教学有效性。

二、放眼世界历史,全面掌握内容

高中历史知识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知识与知识之间存在很多的内在联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却不能在脑海中形成完整的历史知识框架,学习到的知识具有明显的碎片性,这也是导致教师教学有效性难以提升的原因。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地调整教学顺序,将存在关联的历史内容整合在相同的单元内,让学生以对比、对照的方式进行学习。

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时还可以将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进而帮助学生在课堂中学到更多课本中没有的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为今后更加深入的历史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例如,教师在执教“英国君主立宪制”部分的内容时,可与“美国三权分立”的部分进行整合,让学生在学习英国君主立宪制“君主统而不治”,而内阁、议会、首相之间以各种形式互相牵制的同时,认识分别掌握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的国会、总统、联邦最高法院如何互相掣肘。再由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英国君主立宪与美国民主共和之间的区别于内在联系,帮助学生掌握课本内容

再如,教师在执教“太平天国”的相关内容时,为学生拓展西方著名的“扎克雷起义”,并深入的分析东西方农民起义为何会存在产生原因、规模、结果上的不同,有效地为学生拓展知识面,树立学生更为立体的历史观念。

三、整合教材内容,活化核心概念

核心概念的教学是历史教学工作中的基础,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若是将历史知识的学习过程比作一座大厦,而核心概念,也就是基础知识的积累便是“万丈高楼平地起”所需要的砖瓦。脱离了基础知识积累的教学活动就会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将基础内容的教学摆在课堂教学工作中的第一位,让学生在掌握基础内容的基础上完成更进一步的学习。

例如,教师在执教“秦朝中央集权制”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让学生明确,君主专制的出现是诸侯割据后走向统一的必然结果,正所谓“分久必合”,并在讲解的过程中,将君主集权制的概念分解,让学生从维护封建统治的经济需求、巩固统治,维护統一的政治需求两方面去认识君主集权形成的原因,同时,要进行深挖知识点,让学生掌握影响秦朝君主集权的思想根源与地理条件,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认识君主集权形成的原因,进而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有效提升教学有效性。

四、提升备课质量,完善课堂体系

教师备课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课堂教学体系,对教学有效性产生深远的影响。但在现实情况中,很多教师却由于备课工作较为烦琐,而不愿意全面、细致的备课,是教学有效性较低的另一诱因。

首先,教师需要备好教学内容,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深入的挖掘教材,精准定位教学内容中的重点与难点,同时合理的利用教辅书籍、互联网等工具,并在必要时向其他经验丰富的教师“取经”,寻求突破教学重难点的方法。

其次,教师需要备好学生,制定班级中大部分学生能够有效吸收知识的教学计划,并给学有余力的学生“上难度”,对学力不足的学生进行适当的辅导,体现教育的公平性原则。

最后,教师要备好教学流程,避免在教学的过程中出现教学环节衔接生硬,必要环节缺失等现象,让课堂环环相扣。

综上所述,教师想要提升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首先,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让学生的学习行为受到兴趣驱使;其次,要通过同类知识之间的对比与拓展内容,帮助学生形成立体的历史观;再次,要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为学生打下良好基础;最后,要提升备课质量,让学生享受到更加精彩的课堂以及更加优质的教育。

参考文献:

[1]赵秀红.新课标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20(8):56.

[2]李英.基于学科素养培育谈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措施[J].名师在线,2019(29):26-27.

作者简介:

况颖,江西省宜春市,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中学。

猜你喜欢

教学有效性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