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学习情境的设置

2020-09-15李晓宁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0年8期
关键词:鲁镇祥林嫂课文

李晓宁

课堂学习情境是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发展和表现的载体。在真实而富有意义的情境中,学生语文实践的兴趣被激发起来,语文实践活动得以发生,语文实践能力得以发展。理论上如是描述,在操作层面应该如何实现完成教学任务为提升学科素养服务呢?我们试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祝福》这节课的教学为例来做个解说与探讨。

一、借“媒”设置情境,抛出“未知”缺口

在《祝福》这节课的教学中,一开课,老师借“媒”设置情境:葛平演唱的《怒放的生命》音乐响起,多媒体展示怒放的花朵。导入语:“我想要怒放的生命,可是我却不得不凋零。这就是祥林嫂,一个可怜的女人。”此时,多媒体切换成大雪中祥林嫂拄着拐杖的图象,并配上背景音乐《二泉映月》。老师抛出“未知”缺口:这篇小说,写的是一个善良本分女子的悲剧,但却以“祝福”为题,妥当吗?

教师在教学导入中借助音乐的渲染,扣住学生的心弦,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把学生带入到特定的意境中,使之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并用情去阅读和欣赏课文,做到情理结合。温婉的音乐使人陶醉,凄美的音乐令人哀思,澎湃的音乐让人奋发,教师通过选择和文章内容情感相配的音乐,创造情境,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特定的氛围,调动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思维,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在适当的情境氛围中进入文本的学习。

接着,老师用多媒体展示大雪中祥林嫂拄着拐杖的图象。图画是展示形象的主要手段,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用图画再现课文情境,实际上就是把课文形象化。语文教材的内容十分丰富,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无所不包。有些是学生熟知的,有些则是学生不太熟悉的。运用图象辅助教学,可以缩短学生和客观事物之间的距离,在学生心中唤起强烈的真实感。

顺势抛出的“未知”缺口“这篇小说写的是一个善良本分女子的悲剧,却以‘祝福为题,妥当吗?”教师以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拉开了一堂课的序幕,给学生带来无穷的思考、探索和挖掘的欲望。用一个这样大的教学缺口让学生来阅读、思考和回答,为的是让学生自己感觉、体验和交流。这样的安排不仅有助于学生把握如何鉴赏小说标题的方法,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建构性地进行学习。

在尊重学生个性理解的情境中,学生就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生命的个性得以彰显。教师不再是一个课堂知识的灌输者、知识的权威者,而成为了一个教学的组织者、知识的引导者,实现了“教的本质在于引导”,做到了“含而不露,引而不发。”

二、以“改”设置情境,填补“未知”缺口

新课标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这堂课,教师接着以“改”设置情境,以填补“未知”的缺口:既然同学们觉得本文以“祝福”為题不当,老师就让学生试试看能否换个更合适的标题。

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被调动起来了,大家纷纷发言。有学生说,课文标题改为“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更合适。理由是:立春之日,丈夫死去;孟春之时,被迫改嫁;暮春时节,儿被狼叼;迎春之日,惨然离世。祥林嫂的不幸遭遇都发生在春天,为此,课文标题改为“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更合适。也有学生说,课文标题改为“一个没有希望的女人”更合适。理由是:祥林嫂惨死在冬天即将结束,春天将至时的祝福的晚上。春天是象征希望的,祥林嫂是一个不能有春天的女人,即她是一个没有希望,或者说不能有希望的女人。为此,课文标题改为“一个没有希望的女人”更合适。也有学生说,课文标题改为“鲁镇的故事”或“祥林嫂的故事”更好……

在这样的情境下,教师顺势引导:鲁镇到底是个什么地方,竟容不下一个善良本分的女子?让我们一起走进鲁镇,从传统民俗看鲁镇文化。鲁镇作为一个秉承着几千年文化传统的民俗村,它有哪些民俗?从这些民俗可以看出鲁镇是个怎样的社会?通过探究,学生明白了:鲁镇有祝福的民俗,准备福礼的是女人,拜的却仅限于男人,可见这是个男权社会,男尊女卑。鲁镇有有抢亲的民俗,女人可以像牲口一样被买卖,没有尊严,没有自由。鲁镇歧视再嫁寡妇,人们嘲笑祥林嫂额上的疤痕,不准她动祭品,可看出人们对她的歧视,对贞节的看重。“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观念深入人心。

还有学生说,课文标题改为“是谁杀了祥林嫂?”或“或祥林嫂的悲剧”更好。师生在这一学习情境下继续探讨,究竟是谁杀了祥林嫂:鲁四老爷,因为他剥削了祥林嫂;祥林嫂婆婆,因为她劫卖了祥林嫂;柳妈,因为她的“地狱之说”加重了祥林嫂的精神负担;“我”,因为“我”的无能,导致了祥林嫂的死亡……

在这样的活动中,教师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打开了学生的思想之门,激发了学生沉睡的潜能。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要求我们除了在语文课堂上和课本中学习语文外,还要从生活中学语文。生活有多宽,语文就有多广。在这里,既有联系新旧知识而创设的学习情境,也是通过背景知识来创设的学习情境,还有通过问题来创设的学习情境。

三、借“他”设置情境,拓宽“未知”缺口

学习情境的创设是灵活多变的,丰富的教学情境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锻炼机会,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意识和组织能力,开发了学生的多元智力,赋予了课堂教学极大的生命力。本课教学接下来水到渠成地借助“他山之石”来设置情境,以拓宽“未知”缺口。

用媒体出示“他山之石”:丁玲评论:“祥林嫂是非死不行的,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样把她往死里赶,是一样使她精神上增加痛苦。”老师引导学生,你们的观点和大作家丁玲的看法基本一致。如果祥林嫂的两个丈夫不死,如果祥林嫂的儿子不死,她有无活下来的可能?有学生说,如果贺老六不死,祥林嫂肯定生活得很幸福,如果儿子不死,她可以守着儿子过下去。为此,学生需要重新审视丁玲的解读,看是否存在着漏洞。有学生觉得应该在结尾加上“再加上老天爷也不让她活,她是非死不可的了!”这里,学生对丁玲的解读作了进一步的完善,以此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不迷信权威的观念。又有学生发现了新问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封建礼教禁锢着每一个女性,而普天之下茫茫人海中,子死夫亡,被婆家所卖所典的又何止祥林嫂一个?看看柔石的《为奴隶的母亲》,作品着力刻画的一个被压迫、被摧残、被蹂躏的贫苦妇女——春宝娘的形象。因生活所迫,春宝娘不得不忍痛撇下5岁的儿子春宝,被丈夫典到邻村一个地主秀才家当生儿子的工具。当地主的目的达到之后,她又被迫和另一个儿子秋宝生离死别。她拖着黄瘦疲惫的身体,带着痴呆麻木的神情,离开秀才家,回到自己那间破屋的时候,已经奄奄一息,而分离了3年的儿子春宝又陌生得不认识她了。可是为什么同是这类妇女,有的能坚韧地活着,有的却如祥林嫂般惨别人世?奥秘何在?对于这些问题的深入思考,学生感悟到:人物自身的性格、心理对自身命运的影响。从多角度思考祥林嫂悲剧的成因,学生于是意识到封建礼教是杀害祥林嫂的主要原因,而不可抗拒的自然力和祥林嫂的自身性格、心理因素也不可忽视,通过这些思考探讨,学生思维的全面性、独立性和创造性都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这里借助“他山之石”来设置情境,以拓宽“未知”缺口。学生联系文本阅读与思索,寻找解决的路径。联系阅读,就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从课内外材料中提取信息、获得意义并影响其非智力因素的活动。一节课是否优秀,我们要看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否围绕目标,对相关知识进行纵横联系、互相贯通,以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这正好体现了真实、富有意義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是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发展和表现的载体。

在课堂学习情境中,教师要有一双慧眼,适时地鼓励、引领学生去发现新问题,去深入探究文本所蕴藏的丰富内涵。最后再回到标题本身,还是以“祝福”为题更好。研习“祝福”为题的好处。师生合作,明确:1.“祝福”是小说情节的枢纽,故事起于祝福,终于祝福,中间一再写到祝福,情节的发展与“祝福”密切相关;2.祥林嫂的悲惨遭遇是在祝福的欢乐气氛中展开的,鲜明的对照深化了小说的主题。作品如果用“祥林嫂”“鲁镇故事”等等为题,就没有上述效果。

课堂结束时,《怒放的生命》音乐再次响起。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不仅把握了如何鉴赏小说的标题,而且领悟到环境描写的作用,同时通过对悲剧人物的分析,探究了祥林嫂悲剧的根源及社会意义,体悟到对生命的敬畏。生命之花神圣而美丽,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止它的绽放。时光荏苒,礼教的桎梏,严酷的宗法……那一段浸满了妇女血泪的黑暗历史,将永远定格在历史的时空,若我们真正懂得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祥林嫂的悲剧将不再重演!

如果说开头的艺术是为了将学生引到教学胜境之中,以求收到最佳效果的话,那么结尾艺术,就是要将教学小课堂带入人生大课堂,将最佳效果从课堂之点辐射到社会之面,达到余音绕梁、回味无穷的境界。这堂课,从开篇《怒放的生命》的选择,结尾的《怒放的生命》配乐再次响起,教师找出一个与情境最吻合的音乐,或对比、或烘托,每一个问题的设置,环环相扣,力求张弛有度。

披文以入情, 循路而入境界。一切为了学生,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是情境教学的要求,更是课改核心的要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创设良好的情境,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这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情感,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课堂上以饱满的热情,自觉自主地融入课堂学习中,共探“未知”的深邃,以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本文系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省级课题“基于学科素养下生命课堂的学习情境设置”(课题编号:20ZXYB04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通联:江西南丰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鲁镇祥林嫂课文
论鲁迅小说中的鲁镇空间
《祝福》教学经验分享
重释鲁迅笔下“鲁镇”
端午节的来历
论祥林嫂悲剧人生中的笑与哭
背课文
论鲁迅小说中对“鲁镇”的民俗描写
柳妈的善良是把刀
《祝福》的女性视角解读
《祝福》中祥林嫂的抗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