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师大新校初上讲台
2020-09-15顾明远
编者按
顾明远先生1949年进入北京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北师大”)学习,1956年留苏回国入职北师大任教至今,参与、见证了北师大的发展。我国的许多教育政策、北师大的许多创新都有顾先生的智慧贡献与亲身实践。新冠疫情期间,顾先生整理旧照片,写成回忆录。我们荣幸地得到顾先生授权,选择部分内容分期连载,以飨读者。
1956年7月回国,我们学教育的三个人,周蕖分配到北师大、迟恩莲分配到东北师大,本来把我分派到华东师大,但由于我已和周蕖结婚,就改配到北师大。当时学校校长是陈垣,党委书记是何锡麟,1958年后是刘墉如、程今吾。
学校已经搬到现在的地方了。据说1952年与辅仁大学合并后,教育系还在原辅仁大学上过课。1954年建新校。于是北師大就有三个校址了,老师大校址叫南校,辅仁大学校址称北校,现在的校址称新校。新校盖好后,南校就交给北京市了。那时主楼还没有盖起来,图书馆正在建设中。整个校园据说是当时副校长傅种孙提议的,建成北京四合院的格局,教学区、生活区都是四合院的样子。现在四合院的南楼就是办公楼,西楼是卫生所,东楼北楼是集体宿舍。我们开始住在东楼,后来搬到北楼,一直住到1960年。主楼是1958年才盖的,据说用的建材都是建设人民大会堂余下来的材料。楼高八层,是当时北京市比较高的建筑,站在楼顶上可以看到半个北京城,可以看到故宫、北海白塔,所以楼顶上造了一个警报器。每到“五一”“十一”晚上天安门放烟火,不少职工就会带孩子到楼顶上去观看。整栋楼没有一根钢筋,完全是用砖砌起来的,墙壁很厚,有半米多。1976年唐山地震,北门口的墙被震裂了,成了危楼。20世纪90年代初,我们去问当时的建筑师梅葆琛,他说,当时设计的使用年限就是30年。此楼一直到2002年校庆100周年前才拆掉。
到北师大教育系报到,主任彭飞什么也没有说,就让我担任地理系教育学公共课老师。当时教育系总支书记是姜培良。教育学教研室主任是王焕勋,副主任是黄济,秘书是黎铮。第二年我又担任物理系教育学公共课老师。当时教育系在教2楼。教2楼和教4楼是师大最差的两栋楼,是“反冒进”“反大屋顶”时盖的,每年夏天雨季下大雨,地下室都要积水。当时师大最好的两栋楼就是物理楼和数学楼,盖得比较早,非常坚固且庄重美观,1979年唐山地震时纹丝未动。
我和周蕖在备课上课之余,就为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译报》翻译苏联的教育理论文章,赞科夫的《论教育和发展的问题》就是我在1958年第一次翻译过来的,刊登在《教育译报》1958年第3期上。我还和外语系的潘欢怀老师共同翻译了乌申斯基的《人是教育的对象》,与宣武医院的苗兰卿医生一同翻译了苏联索维托夫的《学校卫生学》。苏联教育系设有这门课,我们“文革”前教育系也设这门课,教育系还专门派沈适菡和施承斌到武汉医学院去学卫生学。我觉得师范生学这门课很有必要。《学校卫生学》分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主要是讲几种流行病及预防,下半部分讲学校建筑、设备如何符合卫生学的要求,如教室的照明、课桌椅的高低,等等。 我们在苏联教育系还学习生理学、解剖学,这都是教育学的基础课。教育少年儿童,首先要了解他们身心发育成长的规律。
1957年,教育系在西城师范(又称“北京二师”)建立实习基地,郭笙挂职担任副校长,金元逊任教务主任,我任教育学教研组组长兼教育学教师和二年级一班班主任。那一年一面在物理系上教育学公共课,一面就在西城师范工作,带领教育系58届的学生在那里实习。58届的学生中就有郭福昌、孙喜亭、曹剑英、刘硕等。
在地理系讲公共课同时,还跟着学生一起到北京的中学去指导他们实习。在中学听课、评课。指导实习生上地理课主要是地理系的老师。我曾经听过王均衡教授的评课,很有收获。
讲授教育学的过程中,我发现,我国教育界学习凯洛夫《教育学》比我在苏联学的要深和细得多,似乎把它当作教育的《圣经》,字字句句都在研究它。我在苏联学教育学,并没有一本固定的课本,老师只是让我们阅读许多文献和参考书,甚至没有读过凯洛夫的《教育学》。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
责任编辑:胡玉敏
huym@zgjsz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