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教师是一篇大文章
2020-09-15成尚荣
成尚荣
于漪老师是从普通教师队伍里走出来的人民教育家,我们都敬佩她。于老师对“教师”有自己的理解,并进行了自我定义。她说:“做教师是一篇大文章。”这是描述性的定义,用的是隐喻的方式,内涵很丰富,意蕴很美,寓意很深刻,给我们留下的想象空间很大。
“做教师是一篇大文章”,是于老师为师之道的凝练,也是她长期以来对自己的要求,是她近70年为师境界的升华,几近成为她的誓言和座右铭。同时,这一自我定义也在启发我们,对教师专业发展应有更深层次的思考,从事业的深处和人生深沉的精神意义去建构发展坐标,寻求发展的动力机制,写就自己为师的大文章。当每个教师写成了大文章,那么,教育的大文章也就写成了,而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就在这些大文章里了。
一、于漪老师就是她自己写就的“大文章”—做教师
笔者与于老师有好多次接触,每次见面、每次交谈,她都给笔者留下十分美好的印象:淡定、从容、亲和、大气。听她讲话,恰似在读她这篇大文章,读她这本大书—平实,但很有“嚼头”,值得回味。
大约在2015年,江苏省镇江市召开教学改革座谈会,笔者提议邀请当下全国三位语文大家来指导,因为他们都是从镇江走出去的著名特级教师。这三位大家是上海的于漪、南通的李吉林、泰州的洪宗礼。三位大家如约而至(李吉林老师因身体原因,派来了代表)。于漪老师第一个发言。当时她已经85岁了,仍坚持站着讲,她要向家乡的教师们致敬。她说:“我发言一般不事先打草稿,但我有腹稿,这是故乡母校老师教给我的传家宝,我一直带着、用着。”她又说:“教育就是要给学生‘带着走的东西,以及‘能带着走的能力。”接着她讲了几个故事。其中,她讲到抗战时期,日本军队来扫荡,老百姓到乡下逃难,在这紧张的时候,音乐老师给他们上了最后一堂课,教唱的是歌曲《苏武牧羊》。她说:“这一课让我永远记住,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但不屈不挠,这最后一课是我人生最难忘的课;故乡的中小学不仅打造了我一颗爱国的赤子之心,同时塑造了我作为文化人的基本品质。母校镇江中学的校训 ‘一切为民族伴随了我的一生。这五个大字掷地铿锵,镌刻在我心中,成为我铸造师魂的基因。”这五个字,包含着家国情怀、民族复兴,是她写就的大文章的灵魂和主旋律。
2019年9月8日,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举办“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访谈会”,被邀访谈的有于漪老师、李振涛教授,笔者也忝列其中。遗憾的是,于老师因病不能亲自到会,但她发来了视频。尽管由于身体原因,她讲话时略显气力不足,但一字一句,清清楚楚,每一句都是从心里流淌出来的。她说:“我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我坚守的是教师的本分。教师的本分就是我的责任、我的使命。”她认为深入教师骨髓里的东西,可以用四个字来表达:教书育人。育人需要“育知识”,但“育知识”不能等同于育人,“育分数”更不是育人。后来她又说:“立德树人是教师的第一基本功。”
于漪,这位人民教育家,写了一篇大文章,题目就是“做教师”,主题鲜明而坚定—立德树人。我们都应该以她为师,写就属于自己的“做教师是一篇大文章”。
二、“做教师是一篇大文章”的文眼当是学生,教师的肩头要挑起学生的现在
“文眼”,文章的眼睛,是文章要凝练并凸显的主题,亦即文章所要追求的核心价值观。于老师说:“‘做教师是一篇大文章的‘文眼当是学生。”把学生比作文章的“文眼”,准确、深刻而又生动。其一,于老师告诉我们,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教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学生成长服务的,这是教师的天职。其二,于老师告诉我们,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他们应该成为教育的主人,成为自己学习和发展的主人,他们是教育活动的发出者、参与者、创造者。其三,于老师告诉我们,学生还是教育者。在教室里只有两种人—“教师学生”“学生教师”。在“后喻文化”时代,教师应当向学生学习,师生互助,构建民主、和谐、合作的师生关系。总之,教师的核心理念应当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教师的根本任务,就是鼓励学生、支持学生、引领学生,帮助他们先成人再成才。若此,文章的“文眼”有了,文章灵魂的窗户就被打开了;文章的“文眼”亮了,文章也就亮了。
怎么让“文眼”亮起来?于漪老师讲过两个故事。第一个故事是,高中学生喜欢流行歌手、流行歌曲。于老师总在想,那些流行歌曲好吗?她没问学生,而是自己选择流行歌曲,还认真学唱起来,细心地体味。当她和学生一起唱流行歌曲的时候,学生向她敞开了心扉。于老师说,学生喜欢的总有他们的道理,不能简单否定,只有和他们一起去喜欢,才能走进他们的世界,也才能相机融入教育,用正确价值观引领学生,才会有“月亮打捞起,晕开了结局”的教育效果和教育意境。第二个故事是,学校要把一个屡次逃学、偷窃、打群架的学生放到她带的班级,学生们(包括班干部)都反对。此时,于老师说:“生命本来没有名字,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坏习气不是胎里带出来的,而是社会上的污泥浊水侵蚀的结果,我做教师的责任是帮助他们洗刷污垢,要像对其他学生一样满腔热情满腔爱。”后来故事的情节是:每天早上有同学陪同这位学生上学;这位学生回家后,与家人发生争执,离家出走;找到他以后,于老师让他住在自己家里……于老师以心换心、以情激情、情理交融、心理疏导,学生终于安静下来,走上了正道。于老师说:“对学生丹心一片,师爱要纯真,要不断清除杂质,就像眼睛一样,容不得半点沙子。”
于老师告诉我们,要珍惜、保护文章的“文眼”,不能掺进半粒沙子,有了沙子也要及时清除,这样,“文眼”永远是明亮的。要“文眼”明亮起来,师者的眼睛就要纯真、明亮,心灵要纯洁、高尚。擦亮“文眼”的秘诀在于两个字:尊重。于老师说:“要从思想上、感情上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教师要练就敏锐的目光,善于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长处与潜力,长善救失,把隐藏的种种潜力变为发展的现实。” 尊重的背后是大爱,尊重的深处是责任感、使命感。
于老师还有一句话:“在教室里,我一只肩膀挑着学生的现在,另一只肩膀挑着民族的未来。今天的教育质量就是明天的国民素质。”学生是民族的未来,有什么样的学生就会有什么样的民族,有什么样的学生的现在,就会有什么样的民族的未来。只有着眼于国民素质,教育质量才会是素质化的、是科学的,才不会仅仅是试卷上的一个个分数,而是国民的私德、公德,是一颗颗的爱国心,才是所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以,于老师将学生当作“文眼”,是为中华民族塑造眼睛、塑造生命、塑造灵魂、塑造时代新人。这,才是“做教师是一篇大文章”的深刻、深远之意所在。
三、“做教师是一篇大文章”的底色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心中要亮起一盏中国灯
有底色的文章定会鲜亮、灿烂,且永恒。“做教师是一篇大文章”的底色是什么?于老师说,她的成长有两个基因,一是血缘的,二是文化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了她的文化基因,铸就了她热爱祖国的信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于漪老师“做教师是一篇大文章”的厚重底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色和底色就是伦理道德,伦理道德的血脉一直在于老师的脉管里流淌,也自然流淌在她的课堂里、她的学校管理中,铺就了大文章的底子。她的为师之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德,她的心中永远亮着一盏中
国灯。
这盏灯照亮了于老师的理想与信念,让她挺起了精神脊梁。她说“树中华教师魂,立民族教育根”是自己终身奋斗的目标、忠贞不渝的信念、深刻的精神内核,最终让她在信仰中站得更高、立得更坚定、看得更远。而这种信仰化成朴实的誓言和燃烧的激情—“教育青少年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之才,是极其伟大的事业。不热爱教育这多情的土地,就不能完成世界上的伟业”,这是朴实中的坚定;“一走上讲台,我的生命就开始歌唱”,这是激情中的深刻。无论是朴实的誓言,还是燃烧的激情,都是理想、信念的表达,是信仰生发的澎湃的力量。信仰之灯照亮了她的心,照亮了她的课,照亮了她的学生,照亮了教育未来的前程。
这盏灯照亮了于老师的爱国情。爱国,是于老师朴素的良知,更是于老师的命脉。她忘不了战争年代的苦难、一家的颠沛流离、童年的害怕恐惧和破碎的祖国山河,她从小就与祖国的命运连接在一起,“心中第一次闯进了‘祖国‘气节‘亡国奴这些大字眼,似乎一下子长大了许多”。她深悟的道理就是:祖国必须强大,而每一个人,尤其是每一位教师要为祖国的强大作出自己的贡献。
这盏灯也要照亮我们的学生。于老师忘不了改革开放让祖国富起来的伟大历史进程,但她发现价值的多元,让少数教师产生了价值困惑以至迷惑,娱乐、享受、追求时尚潮流,正在侵蚀青年教师的价值观。培养教师的爱国心、强国志、报国行是一名校长最根本的道德领导;让学生牢记自己是中国人,有浓浓的爱国情、坚定的爱国志、切实的爱国行是教师最根本的教育职责。只有让这盏中国灯亮在学生的心里,“做教师是一篇大文章”才有永不消逝的底色,才会闪耀出中国的亮色。
这盏灯要亮在中国教育的自信上。于漪老师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看待中国的基础教育,她认为“中国的基础教育质量是上乘的”,要克服思想矮子的心态。她说:“我们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中国教育必须有中国人自己的灯火,走中国人自己的路。”2014年,她吐露了夙愿:“我这名年已耄耋的教师,心中翻腾着一个强烈的愿望,那就是急切盼望能创建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这部教育学有磅礴之气、和谐之美……这部教育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高度整合,投射出民族智慧的芳香,充满育人、成人、成才的活力。”底色,就是底气,是民族自信,是精神发育、专业发展永不衰竭的动力源泉。
四、“做教师是一篇大文章”的主题当是立德树人,让学生成为时代新人
于漪老师急切盼望当代能创建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不是写在书斋里,也不只是由少数专家、学者来撰写。这部教育学应当是写在学校里,写在课堂里,写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是由每一位教师来写。要写成这部教育学,每位教师要首先写好“做教师”这篇大文章。无论是教育学,还是大文章,主题就是立德树人。
于老师曾经讲过自己亲身经历的两个故事。第一个故事是,她刚开始改教语文的时候,一天在办公室备课,坐在一旁的一位老教师突然对她说:“于老师,你备课笔记上写错字了,写错字是会影响学生一辈子的。”于老师仔细一看,果真把“着”写错了—把“羊字头”写“断头”了。从此,她牢牢记住,写错字会影响学生一辈子,说错一句话呢?做错一件事呢?抑或是一个错误的表情呢?……这些都会影响学生一辈子。于老师更加坚信,“做教师”这篇大文章,绝不能有“错字”。育人就在每一个细节中。
第二个故事是,于老师曾经邀请一位劳动模范为高中生作报告,内容具体,事迹感人,她想,这次报告的效果一定会非常好。散会后,她问一位学生听了报告有什么收获,学生竟然拿出一个小本子,上面写着许多“正”字。原来,他边听边统计劳模说了多少个“这个”“那个”,结果有数十个,重复、啰唆,他感到报告的内涵都被这些口头禅遮蔽了,也就谈不上什么认识上的收获,更没有真正的感动。于老师意识到,教师的语言表达多么重要,“做教师”这篇大文章,绝不能有“病句”。育人就在教師所有的言行
之中。
立德树人这一主题还要体现、落实在学科教学中。20世纪70年代末,毕业生来看于老师,说:“于老师,您以后应多教《文天祥传》,让现在的小青年懂得什么叫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文天祥‘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啊!”她听后突然又一次想到,语文教的不仅是字词句篇、听说读写,更是在字词句篇里、在听说读写中透射出思想、精神、情操、品德,透射出核心价值观,语文不仅是工具,更应是人文关怀。1979年,于老师发表《既教文又教人》一文,首先提出语文教学的“人文说”,将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起来。也就是说,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于老师就提出了语文育人,为当下课程育人、学科育人、教学育人作了最有学术性的铺垫,树立了践行的表率。
于老师不仅注重细节育人、学科育人,还提出了整体育人观。学生是一个整体,即思想素质、人文素质、智能素质等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促进,不可分割,更不可对立,只有从整体入手,才能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而全面发展,又要与个性发展统一起来。她坚守这样的观念:在充分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个性发展才会更充分。因此,需要各学科、各方面、所有教师形成育人的合力。整体育人观让教师突破了学科边界,共同携手,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寻找育人的切入口和生长点,探索育人的实现方式。于是一篇大文章写成了,大文章上,“立德树人”四个大字闪耀着新时代的光彩。
老师们,让我们用一辈子去写“做教师是一篇大文章”吧!
(作者系国家督学,原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工作小组成员)
责任编辑:孙昕
heartedu_sx@163.com